中新社香港六月十五日电(记者晓萍)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暨大公报创刊一百零三年,香港大公报今日举办“抗战中的大公报”大型座谈会,邀得逾百名香港社会各界人士出席,共同缅怀大公报在抗战中走过的艰辛历程及始终坚持抗战到底的爱国立场。
熟悉中国新闻史的人士都了解,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大公报和全国人民共赴国难,自津、汉、渝至沪、港、桂,六易其址,六度放弃馆址机器财产,六度撤退工作人员及家属,没有在日寇占领区办过一天报纸,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抗战决心。周恩来总理曾赞誉“大公报是一份爱国的、抗日的报纸”。
中国著名新闻专家方汉奇教授、大公报老报人赵鸿均、香港树仁学院历史系主任吕元聪教授、原大公报总编辑杨祖坤在座谈会上作专题演讲,他们以各自亲身经历和深切体验,讲述抗日战争时期大公报艰辛的办报经历以及为抗日救亡进行宣传报道的动人事迹。
方汉奇教授以“大公报在抗战中的历史地位”为题发表演讲指出,一百多年来,大公报纪录历史,克尽言责,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祖国独立解放的原则。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公报始终坚持不在日占领区办报,坚持“我们是中国人,办中国报,一不投降,二不受辱”的立场,坚持效忠国家民族,与日本侵略势力斗争到底,以及对不利抗战的言行进行口诛笔伐,唱出时代的强音,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良知,“大公报炽烈的抗战热情,将永远载入中国的新闻史册!
曾在上海大公报任职的大公报老报人赵鸿均则回忆了自己一家在抗战中的命运。父亲惨死于日军屠刀之下的赵鸿均说,日寇侵华带给中国人的灾难,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而大公报不私不阿的风格令他终身受益。
香港树仁学院历史系主任吕元聪教授、原大公报总编辑杨祖坤都以自己的深切体验回顾了大公报在抗战中所作的贡献。
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曾宪梓、黄保欣、杨孙西、胡鸿烈,研究大公报历史的专家、香港大专院校师生、媒体人士等出席了今日的座谈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