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重庆6月14日电(章莹 宋方灿)新兴的国际大机场、大型的越江穿山通道、蜿蜒盘旋的高速公路……这就是今日之新重庆。从昔日穷乡僻壤的山城到今天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的年轻直辖市,重庆以其特有的姿态迈上了国际化的发展道路,而这一脱胎换骨的“变脸”,与其在建设初期的科学性总体规划密不可分。
重庆的历史性发展建设中,统共经历了三次总体规划,而一九八三年和一九九八年的两次经国务院批准的总体规划对新重庆的实现有着决定性作用。
据悉,这两次规划均采用“多中心组团式”的布局结构,提出组团与组团之间以河流、绿化和山体相分割,既相对独立又彼此联系,以做到组团之间的就地平衡,同时还进一步强化城市多极中心的结构体系,建立城市副中心。
在总体规划中,重庆市其独特的地势条件决定了交通规划的适用性和灵活性,重庆除公交普及外,大型穿山、越江通道成了新重庆的一大亮点,而遍布的桥梁更是为重庆赢得“桥都”之名。
据重庆市总体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三峡库区建设在提升重庆水运承载量的同时,其便利的交通环境、优惠的经济政策吸引了众多外来投资者的加盟,因而增加了专业码头的需求量。重庆市规划局在考虑供需平衡的情况下,结合当前生态环境的总体要求,尽量在规划中将这些工业建设偏移市区,以保障沿江居民的生活环境。
所谓城市总体规划,其主要任务是通过综合研究和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空间发展形态,统筹安排城市各项建设用地,合理配置城市各项基础设施,处理好远期发展与近期建设的关系,指导城市合理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