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
原本以为让在校大学生当众索取安全套,会令他们含羞而去。但4月14日在四川美术学院却出现意料之外的效果,几百盒安全套和避孕药被一抢而空。组织发放安全套的并非是校方,而是学生们自己。其中一位同学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是女生,但她并不觉得有什么难为情,反而觉得自己很光荣,并认为这一活动能带动更多的同学来主动了解生殖健康知识(据《重庆时报》)。
大学生性行为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四川美院学生发放的安全套被一抢而空这一事件受到媒体关注是很自然的,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一事件反映了如下几个问题:
首先,这一事件从侧面表明大学生的性行为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客观存在,不容我们忽视,我们应以一种正常的眼光面对这一事实,而不能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
其次,这一事件表明社会行为准则的宽容度在日渐提升。人们对这一事件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也表明我们还处于社会文化准则转型的过渡期。一般而言,社会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经济生产方式会最先发展,随后引发社会文化准则的变迁,其变迁通常是原有的社会准则被突破,新的准则逐渐生成。过去,我们一直将大学生的此类行为看做一种越轨行为,不符合主流文化规范,这主要是从道德和伦理的角度来定位的,实际上法律并没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前不久教育主管部门颁布新规,不再禁止在校大学生结婚,这一举措表明社会伦理准则的日益开放和个人自由度的逐步扩大。其中也包含着对大学生性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的认可。
第三,这一事件还表明很多大学生已经意识到性行为是带有社会后果的行为,不仅是个人自己的事情。从社会学的角度看,性行为不仅是一种生理表现,而且是一种社会行为,可以对别人造成影响。它牵涉到许多问题,如自己和别人的健康、生育以及生育可能带来的相关责任等等,这些责任或后果经常不仅影响发生性关系的双方,还经;嵊跋炱渌芏嗳,而避孕实际上是减少性行为的社会影响的一种手段。当然,这一事件不能表明大学生已经对个人的性行为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但学生们至少已经意识到自己应当减少性行为可能对社会造成的直接影响。
向大学生发放避孕用品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对其意义也不能估计过高,不能将其当做解决大学生婚前性行为问题的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法。实际上,它只能避免最坏结果的发生,;ご笱纳硇慕】,而并没有从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层面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有关性、恋爱与婚姻的问题。因此,这种事情不值得当做性教育成功的标志或是其他什么工作成果之类的东西来大肆宣扬。而且还要避免大学生们将这一做法解读为对性行为的提倡,从而导致客观上大量的不负责任的性行为的发生,造成更多的问题。发放避孕用品并不能取代高校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性教育的必要性,通过性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对待性问题的社会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安全套会被大学生一抢而空?我以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发放者和领取者是一个群体的成员,他们之间没有那种异样的眼光和感觉。实际上以前有些高校的医务室也发放过避孕用品,但很多学生都不好意思去领取,原因就在于发放者可能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领取者。因此,这一事件从侧面提醒相关服务机构应对自己的服务对象有清晰的认识,并以客观、尊重的态度提供服务。
作者:王宏亮(中华女子学院)
新闻来源: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