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魏书生应邀在河南省体育馆举行了两场主题为“教育与人生”的全国20个城市名校巡回讲学。魏书生因淡泊名利而美名远播,但此次郑州之行,魏书生下榻在裕达国贸总统套房,每晚费用竟高达6000美金。(见《东方今报》4月11日)
魏书生下榻价值6000美金的总统套房——此消息一出,很多人“吃了一惊”。按理说,现在能住得起总统套房的人多了去了,作为一个知名教育专家,魏书生住一晚总统套房原本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只不过,魏书生本人一向厉行节俭反对铺张,这个连喝水都要喝白开水的朴素之人,突然住进了总统套房,强烈的“反差”又岂能不令人吃惊!
原来,这并非是魏书生本人所愿。报道说,主办者安排他入住华贵的总统套房后,他感到“不自在”,很晚都不肯休息。由此看来,不是魏书生改变了“作风”,而是意外地“享受”了一次。对此,有人质疑主办者是在利用魏书生的名气炒作,主办方郑州某文化传播公司则如此“反驳”:教师在得到社会的充分尊重外,物质也应该丰厚,也应该有好的物质待遇。我们就是要这样,用实际行动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这话听起来让人感动。然而,刻意安排一向“甘于清贫”的教育专家魏书生住一住总统套房就是“尊师重教”吗?
不可否认,我们要正确认识教育工作者的价值,从而给其一个较高的社会认可。应该说,无论是教育人士,还是其他行业的从业者,其个人价值、群体价值、职业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这个人、这项事业本身对于社会的作用、贡献,而不是物质享受的“差异”。一个人只要有钱,都可以住总统套房;可一个人的价值却不能用“是否住了总统套房”来加以类比。
相反,对于魏书生本人而言,笔者以为,其“价值”不仅在于先进的教育理念、系统的教育理论在国内素质教育领域的领先位置和推动作用,还在于他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外在教育理论的传播和内在美德的辐射,共同构成了他的整个“价值”。而这般“强制性”地把他安排进了总统套房,一晚上就花掉了四五万人民币,不但过于铺张浪费,还势必让他此次的讲学活动为之“失色”,甚至可能有损于其个人形象。请问,这是“尊重”还是“戏弄”?
因而,我认为安排魏书生入住豪华的总统套房就是提高了他的“待遇”,就是尊重教育的体现——这是一种荒谬的心理逻辑,也是对“尊师重教”本质的异化。
(稿源:红网;作者:陈一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