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公屋居民卢少兰申请法援与港府打官司被拒,经上诉最终得直,在复活节假期后可获法援资助继续就领汇上市的官司提出上诉,领汇上市更遥遥无期。领汇原本在去年12月上市,当时经济开始复苏,利率低迷,认购反应不俗,可是官司没完没了,最有利的上市时机已错过了,现在美国连续加息,香港银行开始跟随,领汇有百分之六至八的回报率的吸引力已大不如前。领汇今年内上市机会很微,若再上市时需要重估资产,租金上调更可能增加认购成本,吸引力更大减。
房委会出售辖下180个商场及停车场,预计套现约300亿,有助;翰普,领汇成立接手以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作,取代房屋署的官僚管理,节省开支,提高商铺升值潜力。有关安排既符合小政府大市场的原则,亦为数十万小股民带来一个发小财的机会。上市不成,不但不能套现,高成本低效率的管理继续维持,领汇未上市也要开支,双重财政损失。更重要是,投资者对公营部门私有化的信心动摇,海外资金不容易再流回香港,损失巨大,无可挽回。领汇事件中没有人是赢家,政府、房委会、领汇、股民、商户、公屋居民固然是输家,就连卢少兰背后的政客也输了民望,千夫所指。
领汇这场官司由始至终出于政治目的多于出自关心私有化对公屋居民的影响。支持卢少兰的政客一方面指摘房委会贱卖资产,另方面却认为出售商铺会导致租金高企,转嫁公屋居民,影响他们生计,究竟赞成卖还是不赞成?还是认为价钱卖得不够高?他们从来没有提出足够理据指屋苑货品和服务比私人商场街市便宜。苏屋村的茶餐厅一个早餐要18至20元,和旺角私人商铺价钱有分别吗?屋苑商场医生收费比街铺医生收费便宜吗?现时屋苑的商铺绝大部分以市值租金租出,停车场收费和租金也跟私人停车场没有分别。政客高高在上,并不了解屋苑居民的实际生活,只是想当然。如果真正关心公屋居民,他们早应反对房委会的商铺租金政策。
理性讨论集思广益本来是好事,彰显公民社会的特色,可是香港社会变得愈来愈政治化,理性讨论不足,冲动破坏有余。法律本是为伸张公义,任何人不满政府政策都有权提出司法覆核挑战,但是拥有这个权利是一回事,是否有必要行使又是另一回事,行使这个权利前要慎重考虑。香港人近年已习惯从政治层面去解决问题,游行请愿争取权益,或议员在立法会内雄辩滔滔为民请命,大家都很懂得这个游戏规则。但若以法律作为政治斗争工具,便是滥用法律,摧残法治。卢少兰最初输了官司有人认为法治已死,赢了有人又认为法治精神得以彰显。但没有领汇官司,香港便没有法治吗?
领汇事件教训深刻,政府更应以此为鉴。导致目前的后果,房署主事官员思虑欠周,欠缺政治敏感,实有不可推卸之责任。今日之香港,任何问题都可能变成政治问题,因此在推行任何政策前必须考虑周详,对各种可能性全盘推敲,广泛咨询,谨记以民为本,务必堵塞法律漏洞,尽可能避免别有用心的人钻法律空子,好的政策始终获市民大众支持,如何得以顺利推行则需要政治技巧。(摘自香港成报3月25日社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