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政坛披肝沥胆
在蒋氏父子严密控制下的台湾,孙科以衰老之躯,积极发挥“余热”。1966年10月30日,蒋介石寿辰之际,孙科特撰文《总统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为蒋介石祝寿,颂扬蒋介石“继承国父的遗志,完成不竟的事业”,“以中国文化为基础,其事母孝,对国父忠,于国家民族则显露出大智大仁大勇的德行”。以后凡蒋介石寿辰,孙科都要撰文祝贺。
在台湾,孙科的另一主要活动是主持和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1966年夏,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运动,红卫兵在“四人帮”唆使下,大肆毁坏中华历代文物、古籍,残酷迫害革命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其野蛮行径举世震惊。与大陆长期处于对峙状态下的台湾当局对此迅速作出反应。1966年11月12日正值孙中山先生诞辰101周年,位于台北阳明山中山楼的中华文化堂恰于此日落成,蒋介石出席落成仪式,并宣读纪念文,并于同日批准孙科等所提“定国父诞辰日为中华文化复兴节”,由此正式拉开了“中华文化复兴运动”的大幕。
不久,由孙科领衔,王云五、孔德成、张知本、陈大齐等1500多人联名发出一份建议书。在这份建议书中,一方面表现出孙科等人对中共及其意识形态的强烈对立,对文革活动的谴责,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彼等对恢复保有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强烈关心与责任感。
在孙科的主持和推动下,在全台湾普遍设立了“文化复兴运动”机构,并在总会下设各种专门委员会,台湾商务印书馆等出版单位也随即整理翻译出版了大量的中华古籍,受到读者的普遍欢迎。
孙科晚年另外一项主要活动就是督促、协调台湾文官考试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在他担任“考试院”院长期间,制定、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公务人员考试、任用、俸给、考绩等法令及施行细则,如1967年实行的“分类职位公务人员考试法”、“分类职任公务人员任用法”、“后备军人转任公职考试比叙条例”,1969年颁布的“聘用人员聘用条件”,“派用人员派用条例”、“政务官退职酬劳金给予条例”等等。这些法令及条规对台湾行政机构人事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969年8月,孙科应韩国邀请参加韩国国庆纪念,在韩国访问了十余天,并被韩国中央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同年12月末,奉派参加菲律宾马科斯总统就职典礼。这是孙科返台后,以台湾官方身份出访的仅有的两次。1970年4月,孙科应当年就读的母校——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邀请,前往旧金山参加母校建校102周年纪念活动,并被校方选为外籍优秀毕业生代表,接受了加州大学颁授的哈斯国际奖。随后,孙科重游美国旧地,对嬉皮士运动蔓延青年间深感不安和不解,他以所见美国嘻皮青年的某些反叛行为表象,认定这场运动具有“复古”的形态。
1970年孙科已年届80岁,这是他返台定居再任公职的第五年。10月17日是孙科与其夫人孙淑英八秩双寿日,王云五等发起筹备孙哲生博士学术基金以为祝寿,蒋介石夫妇等台湾政要2000余人亲往孙科住所致贺,宾客络绎于道。台湾60多个团体并为孙科发起祝寿晚会,假中山堂“光复厅”举行,场面之热闹,为孙科晚年生活中最富色彩的一幕。进入70年代后,孙科继续参加各种会议,发表演讲,配合蒋氏父子在台湾推行的各项政策。1971年10月28日,孙科主持国民党第十届中央评议委员会临时会议,就台湾国民党政权被驱逐出联合国一事作出两项决定。孙科在开幕词中强调“庄敬自强,处变不惊”,表示要坚定“殷忧启圣”、“多难兴邦”的决心,与蒋介石保持完全一致。
1973年2月5日,孙科邀台湾国民党国史馆馆长黄季陆到其住宅,将一大包文件郑重转交黄。孙科对黄季陆解释,这包文件是不久前从香港带来的孙中山生前给他的家书、手令等真迹。孙科说,他要有一个交待,请黄代为整理,并全部送交国史馆保存,以了其多年的一桩心愿。这包文件共有五类:
孙中山手令遗墨25件,孙中山致外国友人英文信6件,中山先生手绘民生主义图说一件,中山先生致孙科家书4封,孙科与各方函电一束。
1973年3月,孙科最后一次参加公开活动,是日为孙中山先生逝世纪念日及台湾植树节,孙科亲到台北中山公园,手植一株连翘树,此后即闭门静养。8月23日,孙科因胃部不适前往台北荣民总院治疗,住院一天后返家。8月26日清晨,突感胸痛,呼吸困难,再入住荣民总院,经医生诊断为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脏衰竭,至9月13日,病逝于台北荣民总院,享年83岁。
孙科逝世时,蒋经国等政要也在场,蒋经国等并亲自参加孙科遗体移灵活动。次日,蒋介石特颁治丧令,称孙科为“革命元勋,器量恢宏,才识远大,力行三民主义,学术造诣渊深”。蒋介石夫妇并合送黄色菊花所缀成十字架一座以致挽,蒋并特派严家淦、蒋经国等主持治丧。
1973年9月29日,台湾当局为孙科举行了隆重的主祭大会,除蒋介石夫妇未到场外,台湾全部政要自严家淦、蒋经国以下数千人参加了治丧典礼。一年后,1974年6月1日,孙科灵柩从台北殡仪馆移至阳明山双重溪墓园,入土为安,实现了孙科叶落归根的夙愿。孙科作为一个曾经显赫一时,活跃于中国现代历史数十年的重要政治人物,从此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来源:《海内与海外》月刊2005年第3期 文/刘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