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3月11日电 最新一期的《瞭望》周刊刊载文章指出,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将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毛寿龙认为,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关键是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转变政府职能。如果政府职能不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市场经济也很难得以完善。这是十多年来建设市场经济的经验教训。
文章说,十六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特别强调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具体提出了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和举措,提出了划分中央和地方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基本原则,确定了政府职能转变的具体方向。这标志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已经到了具体实践的阶段。也可以据此预料,中国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政府职能转变将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政府行为的法制化、政府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政府信息的公开化、政府职能的有限化、政府管理权力的多中心化(地方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将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毛寿龙预测,按照这个思路,中国的政府改革的基本走向是这样的:在未来的20年里,中国政府还将进一步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进行机构改革,精简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部门,把内阁级的机构继续逐步精简,并实现机构和编制的法定化,但是这需要进一步实行政府职能转变,并需要实质性的政治体制改革。
今后10年里,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将转向职能转变和职能配置的领域:从投资性的经济发展型政府,走向公共服务性的经济促进型政府。政府的主要工作不是通过直接投资来发展经济,而是通过提供公共服务,改善公共管理,解决公共问题,制定公共政策,为市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继续减少微观管理职能,强化执法职能。进行综合执法改革,解决执法层次过多、职能交叉、人员臃肿、权责脱节和多重多头执法的问题。改进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的职能和权限,处理中央垂直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关系,即条块关系。
在企业改革的基础上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实现政事分开,让现有的事业单位,或者恢复政府机构的身份,或者走向企业化改革,或者保留事业单位身份,但与政府分开。进一步改革财政制度,逐步提高人代会在财政预算方面的权力,以建立公共财政制度。进一步改革人事制度,在起草和公布《公务员法》的基础上,着眼于预防和惩治腐败,着眼于人才兴国,进一步推进党政领导干部和一般公务员的制度变革。
文章分析说,为了给组织效率的改革进一步拓展空间,并顺利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职能在不同层次和不同部门的合理配置,必须提高政治效率,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是中国政治文明发展的关键。在推进改革的进程中,政府应该关注如何在多个层次推进改革,在操作、集体和立宪三个层次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协调中央与地方关系,并继续推进政府实现从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型。
文章指出,在未来10年里,政府体制改革的动力基本上是来自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标,除了自身组织效率目标和政治效率目标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从而更好地为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发展服务。(黄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