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18日电 在中国体育圈,谢亚龙这个名字虽称不上响当当,但也绝对算得上一号人物。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尽管近年来的沉寂,让谢亚龙没有了过去的那般风光,但昨天当国家体育总局正式任命谢亚龙接替阎世铎出任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后,谢亚龙也将迎来自己体育人生“风光”的一刻。
谢亚龙更像个书生
相对于王俊生和阎世铎这前两任足管中心主任在酒桌上的豪爽以及喜欢称兄道弟的江湖做派,熟悉谢亚龙的人说:“他在很多方面更像是个书生,他在总局机关里有时像个另类!
谢亚龙在去足管中心之前,惟一呆过的一个项目管理中心是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在那里他的工作习惯至今都让人觉得有些特别。在体育系统,一个中心的领导要是想让自己手下的“三军将士”全心用命,他必须和这些将士们完全打成一片,最后在赛场上如同兄弟般地去战斗。但谢亚龙却和别人不同,他昔日在田管中心的一位同事告诉记者说:“也许可以说那是他喜欢‘摆架子’,也许可以说是他的个性使然,总之谢亚龙在田管中心工作的时候,他和中层干部之间总好像隔着一层什么东西。而彼此之间也顶多只能算是君子之交,非常普通的工作关系。这在体育总局所有中心里都是不多见的!
熟悉谢亚龙的人说,他喜欢考虑问题、钻研问题,也喜欢写文章,将自己的观点记录下来,同别人共同分享。他是一个典型的知识分子,甚至有时候像个学究。而在总局内部,他更被认作一个典型的理论型干部,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当你翻开他的简历时,你会发现他的工作岗位会跟体育大学、体科所、信息中心这些理论型单位联系在一起的原因。
秘书出身的他是总局最年轻的局级干部
之所以说谢亚龙在体育总局内部算得上一号人物,就要从他仕途的起点说起。他是原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同志的专职秘书,由于在秘书岗位上出色的工作成绩,以及自身表现出的出色的工作能力,尚不到40岁的谢亚龙便被任命为当时的体委群体司司长,他也因此成为了体委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局级干部之一。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谢亚龙称得上体育总局的“少壮派”领导之一,在出任群体司司长后,他曾经出任体委很重要的一个项目中心———田径管理中心主任,足可见当时体委领导对于他的重视和工作能力的肯定。但是随着中国田径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中的战绩不佳,以及国内田坛当时连续出现兴奋剂违纪事件,谢亚龙作为主管领导也受到波及。
他的名字逐渐开始淡出大众的视线,而在此后的一系列工作岗位中,他所从事的工作也开始同理论研究越来越紧密。年轻时曾经在仕途上风光无限的他,也逐渐失去了光泽。
足球使他重新坐上“火山口”
多年的沉沦总会酝酿着爆发。谢亚龙接替阎世铎出任足管中心主任的同时,也意味着他将坐上一个“火山口”,在这里他将获得过去从未有过的曝光率和关注度,但他也将面对从未有过的压力、责难和沉重的责任感。
中国足球已经进入了过去从未有过的低潮期,谢亚龙和自己的前任相比,也将面对着更加艰难的任务,但这对于他也许更是一个机遇。
谢亚龙简历
谢亚龙,男,中共党员,1955年12月出生。1985年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此后在国家体委工作:
1992年任北京体育大学副校长(副司级);
1996年任国家体委群体司司长;
2000年任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正司级);
2002年任体育科研所副所长(正司级);
2002年任陕西省安康市委副书记(正厅级,挂职锻炼);
2004年任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党委书记(正司级)。
主要奖励及成果
曾获得国家体育工作荣誉奖章、陕西省体委系统先进工作者、有杰出贡献研究生等荣誉称号。
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国家体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中央国家机关青年优秀论文奖一等奖1项、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党建优秀成果奖等十余项研究成果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6本。他是我国第一个在国际奥委会会刊发表论文、第一个被台北奥委会邀请赴台讲学的体育学者。
主要工作业绩与贡献
1.谢亚龙是《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主要制定者,担任群体司司长期间具体组织全民健身计划1995-2000年一期工程的实施,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群众体育的基本框架,在国民体质监测系统、社会体育指导员、全民健身路径建设、社区体育开展、晨晚练点组建、县级体育工作等方面有突出建树。
2.担任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期间,在备战2000年悉尼奥运会工作中表现突出,为夺得奥运金牌做出贡献,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体育工作荣誉奖章。
3.2002-2004年在陕西安康任市委副书记。挂职锻炼期间,提出建设“绿色文化”,形成“一县一品”地方特色文化格局的目标,为贫困山区构建文化品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杜锐 胡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