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6日电 《中国经营报》载文指出,“国家首都、国际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这就是已获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中明确指明的未来北京城市功能的四大目标。北京方面已经有意识地淡化‘经济中心’的表述,跨行政区产业链已经浮出水面。
淡化“经济中心”:北京展示了一种政策取向
文章指出,目前北京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也已经放在了北京的东南部。在传统产业上,北京其实已经开始了产业外移的尝试。特别是一些传统重工业,如钢铁业和传统制造业,已在进行着不同程度的梯度转移。在“十五”期间,北京首都钢铁公司炼钢厂、北京焦化厂、第一机床厂铸造车间等一些大型企业,已经或整体或将部分生产环节迁移到了河北省的周边地区。如首钢200万吨钢铁项目落户河北迁安,投产后将为迁安市每年增加税收7个多亿,从财政收入上来讲,这等于再造了一个迁安。
此外,据北京社科院魏书华介绍:北京第一机床厂铸造车间已经迁移到了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北京内燃机总厂铸造车间迁移到了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北京白菊公司洗衣机生产基地也迁移到了河北省霸州市。
“对于北京来说,近期的外迁领域还将是传统制造业,如食品加工、印刷包装、木材加工和服装加工业等。因为像印刷包装业和家具制造业等在河北三河、香河和廊坊等地已成为支柱产业,不仅成规模,而且技术在升级换代,相对低廉的成本使其比北京的同类企业更有竞争力!北本┦猩缈圃撼旅掀浇淌谒。也许,“规划”只是一个契机。北京产业外迁仅仅是一个开始。
跨行政区产业链已经浮出水面
北京越来越注重“大北京”经济圈了。
文章提到,关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今年北京两会期间,北京市副市长张茅明确指出:“要重组区域发展空间,引导和鼓励区域内产业的分工、转移和调整;建立能够实现多赢的区域协调与合作新机制!
首先,在产业配套方面。北京的一些制造业在京津冀经济圈内展开了一定的区域合作。例如,在北京现代汽车刚刚入驻北京顺义时,除了21家配套厂商落户在顺义外,有13家在平谷,还有部分配套厂商直接落户到了河北省。另外,随着北京奔驰戴-克公司入驻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奔驰配套的德资企业维倚特公司也把地址选在了廊坊市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同时,在香河港龙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生产的汽车底盘中,有近1/3是为北汽福田生产的五十铃商务和五十铃皮卡两种车型提供配套。
另外,在产业链空间布局和企业内部产业链延伸方面,总部在北京,生产基地设在天津、河北的产业链双向延伸现象愈发明显。例如,2003年12月,北汽福田企业及其旗下的福田环保动力有限公司与河北宣工集团,联合上柴股份等50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的福田重工集团,将总部设在北京,生产基地分别设在北京昌平、河北。
能否走出“诸侯经济”的影子
文章指出,由于缺乏一个稳定的利益协调机制,京津冀经济圈内的“同构化”竞争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例如:在机场、港口建设方面,北京首都和天津滨;∫丫迪至丝缜虻牧,但是,2004年北京又在兴建首都机场第三条跑道和第三候机楼;北京与河北共同开发建设了京唐港,北京与天津港口口岸开始直通,实现了港口功能一体化,但河北唐山又计划在距王滩京唐港区几十公里的曹妃甸另外新建港口,此时京唐港吞吐能力仅利用了2/3,且地处沧州市的黄骅港也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这其实都是诸侯经济思想引发的无序竞争!蔽菏榛淌谌衔。
有专家指出,在京津冀经济圈内,北京汽车产业实际上已经和天津汽车业发生了撞车。而从客观上看,北京也应该有大量和城市功能定位相矛盾的产业向河北省扩散。但事实并非如此,原因就在于财政的“分灶吃饭”,症结就在于区域经济和行政区划这两个变量之间发生了利益博弈。
文章指出,看来,北京产业要真正实现外移,还需要在制度层面上建立一个长期利益协调机制。否则,未来北京第二机场的选址就会遇到同样的难题。(梁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