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2月5日电 《21世纪经济报道》载文指出,2月2日,从国家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获悉,原定2005年审计中国证监会的计划,已经正式取消。同日,从中国证监会机构监管部得到证实:审计署前期进驻证监会的审前调查人员也已经全部撤出。
临时决定取消审计
“审计署最终决定,2005年将首次把中国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以下简称‘三会’)三家正部级金融机构确定为审计对象!鄙蠹剖鹂蒲兴囊晃蝗耸克。审计署内部早在去年11月左右就确定要在今年审计上述金融“三会”。审计署的相关官员也证实了将进驻证监会的消息。然而,对证监会的“审计风暴”却迟迟没有降临。
直到2005年1月初,由李金华审计长亲自主持召开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在厦门召开时,才突然传递出了2005年金融审计“风向”有变的信号。这一切,正如风暴的独有属性那样,来去突然。
证监会自查报告已上报
2005年2月1日,《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国九条”出台1周年前夕,沪综指和深成指已经分别跌落至1189点和3045点附近,这是自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也正是在这一时刻,转机似乎来临。
文章指出,自始至终,处于风暴口的,除了审计署,还有证监会。2月2日,“国九条”出台1周年,股市随即上演了绝地反击:这一天,沪深股市大幅暴涨,沪综指由1189.50点涨至1252.50点,上涨63.57点,涨幅之大,两年来从未有过。
审计署科研所的一位人士介绍,自证监会成立以来,还从未接受过审计署的审计。而证监会信息中心的一位官员透露,“在王小石的问题曝光后,高层就已经责令证监会内部自查,现在,这些自查报告已经直接送到国务院了!薄昂廖抟晌,如果真正审计起来,这次审计将是对审计署的一个挑战!2月2日,审计署科研所的一位人士直言不讳地表示。
审计署权限难匹配
文章指出,从证监会的收入构成来看,对证监会的审计,审计署明显缺乏权限。根据著名的市场投资人士皮海洲的分析,证监会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三大块:一是印花税,这部分钱在上缴国库后再以国家财政拨款的形式拨给证监会;二是审核费,在递交上市申请的时候由申请上市的公司缴纳,这部分费用明面上是明码标价,但现在的问题是相当多的企业为了顺利过关,暗地里会有一些情况;三是?钍杖,现在一般的?畋曜即笤荚5万—50万之间不等,这部分收入按理应上缴国库,但问题是?畋曜嫉闹鞴坌蕴,缺乏客观量化的标准。
但是,根据审计署的职责和权限,只负责审计国家预算和财政拨款这部分资金的使用情况!岸灾ぜ嗷岫,这部分资金,也就是国家印花税的财政拨款,不仅数量不大,而且也难以审计出什么问题,因为这部分资金是明账!逼ずV薹治鏊,“证监会可能存在的最大问题,出在对市场的监管行为和过程上。因此,最需要审计的是这一部分,而恰恰是对这部分最核心的审计,目前看审计署明显缺乏权限!(李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