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稽小品《一串钥匙》落选央视“春晚”,成为这两天媒体报道的一个热点。
据报道:这次“春晚”在审查节目时,其中一个标准就是以观众掌声的多少来取舍。入围的滑稽小品《一串钥匙》在新一轮审查中,由于语言障碍致使现场观众鼓掌次数不够而被淘汰。
把落选的原因归结为语言障碍,这倒让我想起了相声大师侯宝林说过的一段相声《戏曲与方言》。在侯大师的作品中,语言不仅没有成为观众的欣赏障碍,而且变为搞笑的手段。段子里有这么一个令人至今难忘的“包袱”:“我去一家理发店理发,师傅对我说,先生,侬要‘氵大氵大头’?怎么上海人理发前还要先打头?这是什么规矩?”台下发出一片笑声。在这个段子里,侯大师还利用“麒”和“戚”的同音,将京剧的麒派唱成了越剧的“戚派”,又博得了观众的笑声。这就是大师驾驭语言的能力。说学逗唱是滑稽艺术的魅力,如果丢弃剧种优势,艺术特色也不复存在了!霸绞敲褡宓脑绞鞘澜绲摹,这句经典的老话,我想对地方艺术也是适用的。为了进“春晚”,《一串钥匙》改成了上海普通话,丢失自己的语言特色,喜剧效果当然减弱了许多。
其实,大可不必把不进“春晚”看成什么灾难,就当作一次上;叱錾虾、走向全国的“投石问路”。如果把落选的理由全部推在语言障碍上,恐怕未必全面。央视让上;胙 按和怼,并通过了六次审查,本身就考虑到了滑稽艺术的地域性。一台“春晚”要覆盖全国,面向各地,其中一部分观众是南方人,应该有地方艺术一席之地。如同央视戏曲晚会,32个剧目中,一半是京剧,另一半则是地方戏曲。这就是点面结合,既要覆盖到面,也要兼顾到点。落选虽说有点可惜,但我们不要单从“南北语言差异”这个角度看问题,这会让我们走进创作的误区。如果我们能够跳出“语言障碍”这一框框看问题的话,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这对提高上;∑返恼逅绞怯邪镏。
平心而论,现在许多滑稽演员荧屏出镜率很高,笑星在情景喜剧中,又用熟了罐装“笑声”。因为罐装“笑声”带着创作者的主观色彩,用得不好,犹如隔靴搔痒,荧屏笑声一片,观众却无动于衷。情景喜剧演多了,缺少在剧场演出那样与观众面对面的交流,就会搭不准观众“笑”的神经。
《一串钥匙》不进“春晚”却可以在上海春节的荧屏亮相。不妨搞两个版本,一个是“送审版”,一个是地方版,让上海观众品尝两种不同的风味,到底是哪种版本更诱人;届时也可以请大家来评头论足。(解放日报 吴为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