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广州一月二十二日电(记者 陈建)广东省加工贸易进出口总值占全国比重呈下降趋势,同时加工运营方式依然是以代加工、代设计为主,亟待升级。正在举行的广东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副主任龚维钊建议广东省加工贸易抓本土化,实现“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大陆直接出口”的转变。
从规模上看,广东加工贸易“块头”大,但“体魄”不够强壮,加工贸易运营方式还是以代加工、代设计为主,自创品牌生产较少,缺乏“品牌、品质、服务”等核心竞争力。广东加工贸易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山区和东西两翼发展薄弱,区域结构失衡;加工贸易进口以香港、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出口对美国、日本、欧盟市场依赖性极高,贸易对象失衡;企业主体外资企业所占比重过高、内资企业所占比例偏低,加工贸易带动力较弱。这些情况使得广东省加工贸易在与长三角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龚维钊建议,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一方面,引导外资企业开拓内地市场、使外资企业本土化,实现“海外接单、大陆生产、香港出口”向“大陆接单、大陆生产、大陆直接出口”转变,使“候鸟”经济成“榕树”经济;另一方面,改变目前单纯依赖外资发展加工贸易的模式,消除民营企业从事加工贸易的障碍,促进内外资企业共同发展和相互促进。同时,省政府要发挥桥梁的作用,制定相对优惠的产业政策,引导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密集型向山区和东西两翼转移,使珠三角地区可以腾出宝贵的土地等资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重化工业和装备制造业,又使山区和东西两翼通过承接产业转移获得工业化机遇,实现不同地区产业结构的“梯度调整”,同时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构建的平台,增强广东加工贸易发展的腹地和后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