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20日,阴雨绵绵的南京城夹着初冬的冷风,似乎在为朝鲜老妇朴永心当年的遭遇哭泣。中午时分,坐在推车上的朴永心来到等待她指认的南京利济巷2号。
这位目前唯一幸存的南京慰安妇喃喃自语:“就是这儿了!”话音未落,老人已泣不成声。
1937年到1942年期间,朴永心在这里度过了近3年的痛苦岁月;如今,她要撕开心中的伤痕,也要理清关于她的那页历史,因为只有找到当年的这一慰安所,才是对日军暴行最有力的证明与控诉。
然而,南京利济巷2号,这个日军在华暴行的铁证,这个令不知多少人刻骨铭心的地方,如今,在各方的反对声中,却仍无法逃脱被拆的命运。
同样是2003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赠一个“镇馆之宝”——迄今已发现的唯一一本“日本军人所摄、本人作注、时间连续、尸体最多”的再现南京大屠杀暴行原版照片集。
又悉,美国新泽西州抗日战争史实维护会,计划把日军侵华暴行列入全州公立学校的历史课程内,使更多学生了解二战期间,日军在中国大陆实施细菌战,并在南京进行血腥大屠杀,以及强迫民妇为日军慰安等侵华暴行。
日本国内的右翼分子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因此,每发现一个日军侵华的重要证据,就是对这种理论的有力驳斥,然而,现在,一意孤行要“销毁”证据的,却是中国人自己。令人费解之余,还要加上可悲。
青砖古瓦,似乎难挡现代城市化建设的步伐。但无论是行政意志,还是经济行为,在慰安所的历史意义与见证价值面前,实在微不足道,更无法为任何破坏行为开脱。
提倡“以史为鉴”的中华民族,拆毁这些承载着民族之痛,中华之耻的建筑,丧失的将绝不仅仅是几幢房屋。
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作者: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