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大学‘必须大’,‘必须有医学院’,‘研究生人数必须超过大学生’,‘必须有一流人文学院’……这些观点都不适用!11月20日,在中国科协2004年学术年会的主会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副主席、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教授在报告中抛出了自己的“一流大学观”,引发了全场热烈的讨论。
在这场题为《从2004年诺贝尔奖看一流大学》的报告中,这位曾在国内名牌大学担任校长、现在又担任国外大学校长的著名科学家,剖析了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条件。
好铁+好炉=好钢
“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所好像是一个旺盛的炉子,好学生就如好铁。好铁进了这样的炉子就会被炼成好钢,有了这样的炉子,有了好铁,我们离诺贝尔奖就不远了!倍杂诖笱Ш脱墓叵,杨福家作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他认为,一流大学必须要有优秀的学生,还要能激励他们去创业、去创新、去发现!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最终归属,再次证明了诺贝尔奖的历史是年轻人的创业史,许多科学家的重要发现和发明都是产生于风华正茂、思想最敏锐的青年时期。这是一条普遍性规律!毖罡<医樯芩,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美国三位科学家所得,获奖的依据是1973年发表的两篇论文,其中一篇由当时在普林斯顿大学任助理教授的32岁的葛洛斯和他的博士生、22岁的威塞克所写,另一篇为当时在哈佛大学做研究生的24岁的普利泽所写。
“这三名获奖者在做出关键成果时都很年轻,其中两位是研究生。至今获奖者最年轻纪录保持者是英国的小布拉格,在1915年获奖时仅25岁,是剑桥大学学生……”杨福家说,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之所以称为一流,除了有大师外,最重要的是有一批从世界范围挑来的优秀博士生。他们在充满好奇与激情、充分发挥民主的欢乐集体中,沉醉于科学前沿,日夜奋斗,才得以做出一流的成果。
人数多+面积大+专业全≠一流大学
对于国内许多大学不断合并、不断扩招、不断增设专业,杨福家并不认同。有报道说,某某大学的研究生人数超过本科生,正在向一流大学迈进,他认为这很可笑:并不是人数多了,面积大了,专业全了,就能成为一流大学。
“2004年三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涉及的大学共五所: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达巴勃拉分校,它们都是世界一流大学,前四所更是世界顶尖大学。含医学院的综合大学只有哈佛大学。学生人数均在2万人以下,其中三所更不到1万人,普林斯顿6500人,麻省理工9500人,加州理工才2100人。其中研究生人数有比大学生多的,也有少的!
“这五所大学的占地面积也不大,除圣达巴勃拉由于地理环境因素而圈入较多面积(近6000亩)外,其余四校均少于2500亩。高楼也稀少,更没有超高层建筑。但不论哪个学院,都人才济济!毖罡<乙约又菔ゴ锇筒中N赫馑>拖钟信当炊被竦谜7名,还有美国科学院、工程院等院士71名。
学术面前:教授=副教授=讲师
杨福家说,美国高等教育的一个亮点是:教授、副教授、讲师在学术上是平等的、独立的,谁也不领导谁。
“葛洛斯在做出重大成果时只是一个讲师。要成为一流大学的讲师并不容易,一般是从全世界招聘,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讲师不是终身职务,但只要向国家有关部门,像自然科学基金会或国家健康研究院等单位申请到研究基金,讲师就可以独立开展科研,就可以招博士生、博士后!毖罡<姨乇鹬赋,美国并没有“博导”这一称呼。教授是永久职位,但是如果申请不到研究基金,那么就难以生存,恐怕也不好意思再呆下去。讲师要升副教授,就面临与全世界各地希望得到这一职位的人们的竞争,同样是百里挑一,千里挑一。
“成为名校的研究生也好,讲师也好,副教授、教授也好,都面临同样的竞争。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活力所在!世界一流大学的教授都是世界上同一领域内公认的杰出专家,副教授则是本国在这一领域公认的佼佼者!
听到杨福家充满激情的报告,理论物理学家杨振宁也有些坐不住了,他主动向大会主席要求发言!澳昵崾贝欠⒄箍萍甲詈玫哪甏,现在国内博士生导师这个制度不好!毖钫衲苯优懒宋夜苯竦牟┑贾贫龋骸拔裁匆桓鼋彩筒荒艽芯可?讲师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这样在最前线冲锋陷阵的年轻人是带研究生最好的人,而像我这个年纪已不是最好的人,因为我所作的研究已不在最前线!毖钫衲俅蚊魅返厮,“这种制度使冲锋陷阵的人不能带研究生,这是错误的!(人民日报/赵亚辉 贺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