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日电 近年来,诺奖作品成为出版业纷纷争抢的对象。据悉,今年将有8至9家出版社“争抢”诺贝尔文学奖新贵———奥地利女作家兼诗人埃尔弗里德·耶立内克的作品,但这些大师们的作品市场情况却令人堪忧。
中国青年报报道,近年来出版社争抢诺奖作品近乎白热化。去年,诺奖得主库切的代表作《耻》2002年9月即已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彼时库切还未获奖。当宣布他获奖后,其作品立即在中国出版界引发图书版权争夺大战。国内10多家出版社纷纷伸出橄榄枝,寻找各种通道联系库切作品在南非的代理机构,准备“轰炸式”地推出库切作品。最终,浙江文艺出版社获得库切作品中文版版权,今年4月该社一并推出5种库切作品。
市场走势前途未卜
诺贝尔文学奖在国人眼中,一方面是不自觉地看重尊崇,另一方面是对获得者越来越陌生。因此,诺奖作品能否真正征服读者腰包?其市场情况令人堪忧。
从近年出版的诺奖作品销售情况看,大多都是宣传动静大,销售量小。据业内人士分析,其销量远不如上世纪经受时间检验的经典名著。据悉,三联书店出版的奈保尔作品,印数1万套,迄今只卖出了8000套?馇凶髌烦恕冻堋、《青春》销量稍好之外,其余书籍销量平淡。有销售人员表示,当今关注诺奖作品并肯掏钱购买的读者,大多数是文学院教授或中文系学生。甚至有些业内人士也不怎么关心了,因为觉得很隔膜,这种情况更遑论大众。
据专家分析,外国文学作品的销量普遍不如中文原创小说的现象早已显露出来!巴夤难持蔚氖贝缇凸チ恕,人民文学出版社策划室主任孙顺林分析说,“诺奖有着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这些诺奖得主的作品未必像国内作家作品那么符合我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此外,对国内知名作家的崇拜心理,也使得他们比外国作家拥有更多和更稳固的读者群!
有业内人士指出,诺奖得主作品未必好卖,而出版社的“疯抢”现状反映了出版社缺乏想像力!耙灿幸恢智榭,出版社出版诺奖作品不一定是为了市场,而是承载一种使命。总要有人来推介当代国外作家的精品吧!蹦切┲蝗弦胝叩亩琳咴蛉衔,没有了那些老译者的翻译,诺奖译作的质量实在不敢恭维。所以也不怎么看新的诺奖得主作品了。(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