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总在变化,总也没有固定的套路可寻,总是不断有新电影、新电视剧、新人物、新娱乐现象交替上阵,或撼人心魄,或走马观花,或就只是看个热闹。但从今日起,专挑经典下手的乱弹时代来了,本报文化版“锵锵三人行”正式亮相,此栏目借“王二小”“叨郎”“安南”三人之“毒眼”,看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娱乐圈,针对最热门的影剧、最新鲜的娱界动态,发出我们不一样的声音,打上我们的独特标记。
乱弹1谁来拯救《实话实说》
从小崔变成老崔,继而抽身离开后,就很少看《实话实说》了。最近的一次接触,还是在朋友的手机彩铃声中,那首四川老乡搞的《实话实说》仍然铿锵有力,但和晶的面孔实在是有些模糊。不幸的是,连模糊的和晶也要暂时说再见了。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对和晶的关注,可能最闹腾的还是在《手机》上映后崔永元与冯小刚的“影射恩怨”。从这点来看,曾是中国电视最早的“脱口秀”,此时已退步到和“八卦”同行了。也许这样的话有中伤之嫌,但来看一组央视栏目调查数据,就不难发现《实话实说》的确已远离它最初的热乎劲儿了。观众对其中一期的评价46.74%认为差劲,4.49%表示凑合看,这就意味着,超过一半的观众已不满意现在的《实话实说》!
对一个栏目的评价,观众最有发言权!蹲垡沾蠊邸饭馊傧赂,《实话实说》会否步其后尘?尽管我和大家一样不情愿,但外国运动员都可以把子弹打到别人靶上,故“一切皆有可能”。(王二小)
乱弹2就认这张脸
播了N年的几百期《实话实说》到底做了些什么内容,但哪怕只看过几期的观众,对“笑起来比哭还难看”的小崔和“有着亲切笑容”的和晶是忘不了的。
相对只需严肃端坐字正腔圆的新闻主播,谈话类和综艺类主持的要求似乎更高———现场的驾驭、调动观众热情的亲和、让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幽默和玩笑……每一项都需多年磨砺方成。对观众来说,做什么节目、深到什么样的度、评到什么样的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屏幕上那张引领全场的脸,会否一如既往地带来惊喜和欢笑。小崔走了,和晶回家生孩子了,接班的不管是谁,起码应该是一个有趣的人,能让我们认这张脸。(安南)
乱弹3还有多少实话没说
一直很奇怪,“始作俑者”崔永元竟然舍得离开自己的“发迹地”。其实想想也正常,国内的电视栏目从来就没出现过像美国那样的“常青树”,一般红个两三年就开始“人老珠黄”!蹲垡沾蠊邸仿渎,《欢乐总动员》技穷,《艺术人生》不让明星哭简直就像炒菜没放盐……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美国最成功的脱口秀主持人,能不断翻新节目,成为民众的生活旗标,这样的节目是人们永远需要的。国内的主持人是否能在混个脸熟、写本流行书之余,也可以脱出方寸荧屏的拘泥,让观众接受到更多“开机有益”的东西?《实话实说》做得越久,怎么感觉实话越来越没说够呢?(叨郎)
来源: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