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4日电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省政协委员李惠德等提出《遏制学术腐败,防止人才选拔中的“逆淘汰”现象》的提案。近日,该省教育厅作出答复:对于重点学科和学位点的评审,要分别由本省及外省专家评审,结果上网公布;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者,除给予严肃教育外,还要对将来的项目申请、学科建设、学位点申报等方面作出限制。
据委员们指出,目前在科技、文教界中有一些人剽窃他人成果,在职称评定上每每蒙混过关,学术地位也青云直上,有的还被遴选为“学术骨干”、“研究生导师”,甚至被提拔为领导。这些缺德的导师也会将其“拿手绝技”传授给其学生,以致祸害一方。
考试历来被认为是严肃、公正的,直至今天中国在升学和各种人才选拔上仍借助考试以甄别优劣,一旦连考试也失去应有的公允,在人才选拔上就必然出现“劣才驱逐良才”的“逆淘汰”现象。去年,某高校在职研究生班某科考试,采用各种方式作弊者竟超过80%。
因此,李惠德等委员建议:学术腐败和作假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防止人才选拔中的“逆淘汰”现象。在人才的选拔中,应将道德因素放在其他条件的首位。要尽快完善科技、文教部门的监督机制,在群众中选拔监察员,实施党内外多方位监督,下决心遏制学术腐败。
另外,根据“有权就有责”的原则,对因工作疏失而出现的严重违纪事件应追究有关负责纪检、监察工作的领导的责任。
广东省教育厅在答复中说,为防治学术腐败及不正之风,在科研立项评审上,尽量做到通讯评审与会议评审相结合,而且会议评审时做到申请者完全回避;在重点学科、学位点评审上,也是先送到外省进行通讯评审,再由省的学科组专家会议评审,最后经省学位委员会讨论通过,并将评审结果上网公布,接受各方面的监督。
对于各种专业学位的全国、全省统考,他们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如请厅纪检、监察的同志一起到各考场巡考,尽量防患于未然,对于发现的违纪事件,则坚决查处,绝不手软。
省教育厅提出,对于剽窃他人成果、弄虚作假者,除给予严肃教育外,还要在项目申请、学科建设、学位点申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改进科研管理考核办法,从注重论文和专著数量,向论文、专著、成果和专利等并重转变,加强学风建设,鼓励原始性创新。(林亚茗陈逸群刘国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