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20日电 最新一期的《瞭望》刊登文章说,虽然欧盟最终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是大势所趋,但由于解禁问题本身的复杂性和一系列因素的制衡,最终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尚需时日。
欧盟在外交和安全事务方面的决策是遵循“一致通过”原则,欧盟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上也不例外。按照各成员目前的表态,基本可分为三类:少数积极支持、大部分有条件支持、少数不支持。
法、德出于全球战略、自身利益出发积极支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去年伊拉克战争引发的美国与“老欧洲”的分歧至今没有完全弥合,法、德靠紧中国实际上也是其全球战略的一步棋,意在增加其在跨大西洋关系中的分量。另外,一旦解除军售禁令,法、德,特别是法国必然是最大的受益者。
大部分欧盟国家在支持解禁的同时,都试图把解禁与人权问题、甚至台湾问题挂钩。其深层原因是欧洲一些所谓“代表民意”的组织,仍然不断在谴责中国的人权状况,各国政府往往从所谓“民意”出发,不得不考虑增加解禁的条件。而少数国家因国内政治原因仍然反对解禁。
今年年初的欧盟外长会议决定让欧盟理事会工作层面审议对华军售禁令问题后不久,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就呼吁欧盟在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问题要慎重行事,要与美国协调立场。9月的联合国大会期间,美国国务卿鲍威尔与一些欧盟及欧盟成员国领导人见面时就不断敦促欧盟不要解禁。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也公开反对解禁。
美欧因伊拉克战事、欧盟发展独立防务等问题上有分歧,但是,由于文化的同源和相同的价值观念,欧美的分歧不会走得过远。虽然有欧盟官员对美国的呼吁嗤之以鼻,不予理睬,但是美国的影响力不可低估。另外,不甘心的台湾当局也不时使些小动作骚扰解禁进程。
解除军售禁令对于中国来说,政治意义重大,中国政府当然希望尽早解禁。然而,对于欧盟本身来说,解除对华军售禁令并不是件紧迫的事,解禁不能给欧盟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从欧盟处理分歧的惯用手法来看,即使最终解除军售禁令也会附加一些条件。
欧洲议会来自捷克的左翼议员最近就提出了一个折衷方案也表明了这种妥协的趋势。他建议,欧盟应该“放松”军售禁令。也就是说,不是百分之百的解禁,而是在解禁的同时对出口武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限制。
解除对华军售禁令符合中欧共同战略利益,是大势所趋。因此,可以预料的是,欧盟在照顾各方的意见后,会在不远的将来宣布解除对华军售禁令。但是,这肯定是一个妥协的、折衷的解禁方案,其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吴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