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乌鲁木齐十月十三日电 题:受命于特殊的历史条件
中新社记者 杨东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一兵团二军、六军十万官兵,一路西进,来到新疆,与通电起义的陶峙岳部整编为新疆军区,扫除战乱,建立人民政权,拯救各族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新疆军区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粮以供军用。
刚迈入新中国的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广大农村异常贫困,平均每三户农民仅有一头耕畜,二户农民一把砍土曼(一种新疆特有的农具);全疆人均占有粮食一百九十五公斤。各族农民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所剩无几——就地解决近二十万军队粮饷绝无可能;从苏联进口,经费困难;从内地调运,路途遥远运输困难……
鉴于此,毛泽东借鉴历代经验,要求军队屯垦戍边,确保西陲边疆长治久安。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针对新疆军区发布了《关于一九五零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动员全军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粮饷问题。
继而,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
于是,全军指战员投入开荒生产。当年开荒播种五点五八万公顷,养牛养羊,实现了全军粮食自给七个月,食油、肉、蔬菜全部自给,改善了部队生活,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负担——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此后,垦荒和播种面积、收获成倍增加;与此同时,王震代司令员号召全体官兵:每年两套军衣节约一套,两件衬衣节约一件,一年发一套棉衣改两年发一套;鞋、袜自备;帽子去掉檐,衬衣去掉翻领,军衣口袋由四个减为两个——集中由此节省的经费,加上从粮食、菜金、马饲料、杂支、办公费用等挤出的一部分资金,用来建设工业。
一九五一年兴建的项目有: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现十月拖拉机厂)、新疆机械厂、八一面粉厂、木工厂等十多个工矿企业(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现在仍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骨干,发挥着功效);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作坊七十六个……
至此,新疆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
一九五三年五月,新疆军区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二、六、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整编为十个农业师、一个建筑工程师、一个建筑工程处、一个运输处,约十一万人。
一九五四年十月,生产部队全体官兵集体转业,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农场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化生产代替了军队的自给性生产。
一九五七年七月,取消供给制,复员、转业人员实行工资制;各师、农场完成了总体规划——中国在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掀开了崭新一页。(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