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中国企业竞争力的态势
时间:2004年9月27日
地点:中央国家机关党;疃行
主持人:朋友们,我们今天下午的演讲,分两个部分,第一批有四位教授,第二批有五位先生,现在我们首先请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曹教授演讲大家欢迎。
曹和平:各位来宾、各位领导下午好,因为每个人只有15分钟,我准备的东西可能讲不完,我的题目叫世界行程中,产品份额是价值份额的大(不清楚),希望大家通过我几个数字的对比,能够得出来产品份额和价值份额的大氛围现象。我们的产业政策,对经济发展过程的理解,做一定的调整。
首先给大家几个宏观性的数字,去年中国生产了8.6亿吨水泥,去年全世界的水泥产量是18.2亿吨,换句话说我们国家的水泥产量是世界水泥产量的47%,去年的时候,我们生产了2.3亿吨钢,同时我们进口了3千万吨钢。去年世界的钢产量是9.7亿吨,换句话说我们生产了全世界24%的钢,我们使用了全世界27%的钢。在你的脑袋做一个实验、画一个图,你把水泥和这些钢筋搅拌一下,变成钢筋混凝土工地,想象一下统计学上的建筑业有多少的份额是发生在我们国家这块国土上?
我再举一个例子,去年全世界如果用这堆钢筋混凝土修街道的话,每三条街道当中至少有一条是建在中国的。如果用这堆混凝土修房子的话,每三栋建筑至少有1栋或者是一栋半是发生在中国的。一百年前的时候,美国的经济等于当时经济霸权英国比法国英国的总和还要多。十几年二十年过去以后,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经济霸权。是不是我们国家的生产也处在一百年前挑战当时或者是时代经济霸权的相对民族经济竞争的位置上?我们可能没有这个意识,西方的中国威胁论恰好是基于这样的理论提出的。美国的经济论还引用这个话来说,如果我们认为产业的发展是成比例话,可以想象,沿着这堆统计学积极上的产业走,走到采矿业、重工业、能源、电力等等,再向下游采购看,主宰客运日常产品的运输,货运第三产业,你就可以想象,全世界有多大的制造业份额是发生在中国的!去年我们良好是两千亿吨,是世界产量的24%,去年我们的水果是7千万吨,是世界产量的27%。去年我们的肉类6千万吨,世界产量的25%,去年棉花5百万吨,占产量的25%,如果把彩电、冰箱、微波炉这些具体的产量数字加起来的话,单产占世界的50%以上。我们说一百年前的时候,世界上的生产部门大概只有传统第一产业上的农业和第二产业的制造业。美国当年挑战英国经济霸权,就是因为这两个产业挑战的,那个时候第三产业服务业还不存在,或者还不是经济的主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恐怕确实走在了挑战世界经济霸权的意义上!仅仅在产品生产份额的意义上。就是说我们国家的农业和产品制造业的份额占世界产量的1/4到1/3之间,为什么我们自己的低气不足,不认为我们在挑战世界的经济霸权,因为我们有一个数字常常的缠绕着我们,什么特?去年的GDP是13500亿美元,12万亿人民币,的总产量是36亿万美元,我们的GDP只占世界GDP的3.75%,全世界成大类的产品有50万种,把50万种产品的价格加起来简单平均一下,抽象出来一个抽象的单位产品,我们中国的单位产品价格是世界抽象单位产品的1/10,为什么?生产了大体同样的产品,而价值实现只是产品实现的1/10?换句话说人家生产一个产品,你的产品只是人家产品平均价格的1/10!我把这个现象叫世界或者当代世界生产中价值份额或者物质产品生产份额与价值份额实现,价值实现份额的大分流现象,我想对这个现象做一个经济学分析。
刚才告诉大家的是一组宏观的经济学数字,现在告诉大家一个具体的微观经济学数字,今年2—4月份的时候,北京大学在我们泛珠江、长江、渤海地区有一个调查,主要调查的是物流、服装、鞋业和零售四个产业供应链管理的情况,调查服装的时候是我负责的。去了以后东莞这一个市生产了全世界三大蓝领男人品牌衬衫是40%的份额,是POPL,第二就是(英文),我们女同胞很可能知道(英文)这个化妆品,其实男用衬衫是一个更大的名牌,叫TOMRLY,非常好听的男孩子的名字。就跟男孩子要听见女孩子的名字叫牡丹或者是桂花一样,美国把它传统的名字看的着重,我们对牡丹的理解往往是贬义,因为翠花上酸菜成了我们民族调侃的语言了。东莞这些生产三大男人品牌的时候,一件衬衫出口价格是7—8美元,拿到美国是70—120美元,为什么?生产了这件衬衫100%的物质心态,0%的物质形态,价值实现不到这个衬衫价值实现的90%呢为什么因为占据了世界40%的市场份额,而在价值实现上不到3.6%呢?多好的微观数字和宏观数字比例微合,这不是在微观意义上的价值生产份额和物质产品份额的大分流现象吗?问题出在何方?原来过去15年间世界经济经历了新一轮的结构变迁,变迁的结构特征是大工业时代的赤金经济,衍生出了一个新的生产环节物流和采购,媒体都明白,现在这是一个热门的报道话题,产业的链条生长延伸出了一个供应链系统管理。今天我们真正知根知底了解了解它的产业环节,媒体学术届、企业届和政府并没有形成一个及格水平的公式。产业每延伸一个环节,价值成两倍、三倍的向上翻。不是说生产了名牌就能够实现高价值!刚才东莞的三大男女品牌是高质量,是品牌型的,但是并不能实现高价值。所以一味的告诉企业说,一流企业做标准,做名牌;第二企业再研发;三流企业做产品。你们要创名牌,你们要搞高附加值的东西。这种道理告诉给企业是无意义的!因为生产了名牌同样有市场的命运。供应链管理环节并没有停止,又延伸了一个整合信息技术,产业链条沿着车间信息物流采购和整合性信息技术延伸以后,在新的形态上形成了闭合。在这样的业态上才是一个创造名牌和制造标准的经济流程。所以当我们把我们国家的经济定位在车间经济的水平上的时候,就别想创造名牌。就像一汽、二汽和上汽。它们的车间是企业级的,但是它们不能长期品牌,他们在不断的丢失品牌!出在什么问题上?微观的数字给大家以后,我给大家一个结构性的数字,去年的产业结构农业是2%,制造业18%,服务业80%。去年的时候我们农业15%,制造业53%、服务业32%。我们的服务业和美国差距48%个百分点,不在于我们的旅馆、饭店,这种传统服务业比美国少,而在于我们后三个产业链条没有在经济中呈业态形式出现,这才是竞争力的根本。
所以当东莞把自己的三大男衬衫品牌运输到世界上的时候,会产业的链条上会发现,车间环节,采购、供应链系统管理和整合信息,你会发现东莞人一劳永逸的把自己的产业政策,用在了世界产业链中的蓝领段。我们能不能做一个分配,我们的民族产业政策是不是也定位在了世界产业链中的蓝领端吗?你们担心我们自己作为一个蓝领社会而丰产不丰收的经济吗?你愿意生产GDP在几千美元长期徘徊吗?不是的!该怎么办呢?提高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提高竞争力某种意义上也是宏观产业政策的问题。
刚才讲了这几个问题,讲最后一点!怎么改?其实很简单,以农业为例子,农业占GDP15%,可是良好世界4%,棉花25%,肉类25%,水果27%,根据现代产业经济学的理论,一个产品在市场上超过11%的市场份额,你就有了定价权利。每一个农产品都具备世界产品的定价权,可是你们看看我们世界粮食生产车间具备不具备定价的产业构成呢?不具备。因为我们只有两个农产品交易所,在今年出的我们两个期货交易所只上市两个半产品,郑州只上升小麦,大连是大豆。去年生产1620万吨大豆,同时我们进口2千万吨大豆。广东一个集团每年进口每年6百万吨大豆,我问这个老总你进口的时候雇的是哪里的船队,是国家的船队,还是国外的船队?他说是美国,视觉上我们把采购让给了美国农业参加的延伸部分。榨油以后油放在了家乐福超级市场上,形成交易中心的前提性的和要素性的产业和产业环节,这部分生意让法国人赚了。榨出的油拿到大连交易所销售了,农村卖回来喂猪了,太漂亮的产业政策了。高价值,而且把我们的市场主动让给了国外的被动产业,让人家把车间以外的经济链条延伸到我们国内来,农民的车间是什么?天和地,自己的体力和一个间的机械,生产出来的衬衫就是粮食,他的大都到我们周围的饭碗里豆腐丝和豆腐皮,真正的延伸环节我们让给了国外的产业发展。这种产业政策合适吗?不合适!怎么办?我们应该尽快成立7—12个期货市场,每一个交易所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上市十几个,最高70—80个农产品。这样的时候每个期货产品下跌,交易使用的整合信息技术,中央公司是世界的生产车间,用的是供应链系统管理,农民参与到这里面来,农业产值的价格才会成十倍一样,向衬衫的角度迈进。为什么?那才是我们给世界产品定价,而不是世界给我们定价。当然证券交易所也是这样,证券交易所应该尽快形成7—12个证券类的交易中心,而不是我们规定的股票。而是期货交易,为什么?因为我们的泛金融业,我们是说到银行汇款,收取手续需,到期货交易收取万分之二的手续费。这些是产业之三,而不是真正具有指数经济产品的产品倒价值产品,我们在金融产品上同样把我们国家的企业强行按在了世界金融产品的车间经济一段,把农业强行按在了大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车间一段。我们不允许他延伸。所以我说产业的竞争力,不仅仅是企业IT产业所有,不仅仅是是流水线的多少,不仅仅是是企业出多少生产名牌不是这样的。而是在3个领域中形成世界交易中心,同时具有定价中心,那个时候你是有车间、市场,命运是非常滋润的,这就是美国。如果我们国家的产业形成竞争力,哪怕摆脱这个蓝领产业社会发展市场,自觉跟上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形势,这样中国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产业竞争力。
谢谢!
主持人:曹院长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中国甘心不甘心做一个蓝领社会,我们要不要继续用发展传统的产业办法来发展现代经济。
下面请国资委研究中心主任经济学博士王忠明先生。
王忠明:
我想回答一下曹院长刚才非常具有探索意义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大概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只能当蓝领社会。因为我们在世界工厂的结构分布中,中国不是像原先的世界工厂英国、美国、日本那样,是在世界产业调整中的领先力量,我们今天的世界工厂是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转移出来的一部分,不就是加工业吗?不就是服装吗?不就是家用电器吗?还能做什么?你能有多少原创能力?中国在原创领域中的竞争力是非常非常微弱的。五千年文明的中国,1949年毛泽东说一穷二白,1978年邓小平说国民经济濒临崩溃,我们今天依然只能回到四大发明,所谓的儒家学说,当今13亿人的竞争力在哪里?竞争力就是我们,只能是蓝领而已,你还能做什么?13亿中国人据第五次人口统计,8千多万的文盲,那是经典文明,几亿中的科盲、电脑盲,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中越来越感到沉重的负担。我们当然有二星、两弹上天,包括纳米技术。但是总体上我们都在被这么一个低素质人口比重过大摊薄。所以在今天世界结构产业调整中,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中,真正的领先地方在哪里?还是在美国,还是在美国的硅谷,不可能在中关村。你跟都很吃力。原创能力作为竞争力最核心的或者叫核心专长、核心竞争力,我们都赶不上发达国家,比如说瑞典、北欧这样发达这样的小国,他贡献的是什么?安全火柴是他们发明的,滚轴轴承是他们发明的,外壳手术刀是他们发明的,我们还发明什么?想来想去只有袁隆平的杂交水稻而已,还有什么?所以到现在,在短期内或者是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能当一个蓝领就不错了,能当世界工厂。有些学者认为当世界工厂多悲哀,这么大的国家悲哀都有没有了,你还有怎么尊严,你的尊严早被计划经济践踏到了零点,被文化大革命糟蹋到了零点,现在是一个抚绥阶段,我们当然要有雄心壮志。走向更强的国家,我们要当强势国家,我们现在争取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这都绝对是好事,全民拥呼、欢呼的事情。但是这不是靠一般的动员就能够换来的,经济的发展最重要在于时间的积累。到2020我们年还只是全面小康社会,到2050我们是中等收入水平的国家。一方面我们要瞄准很高的目标,在世界领先的科技领域中必须占有中国的一席之地,但是在普遍的面上,基本面评估,中国大概只能是蓝领社会。到上一世纪5、60年代,美国首次出现蓝领超过白领人口,中国没有几十年下不来。
因此讨论竞争力今天为什么击破,只能靠提高竞争力来求得生存和发展,促进企业在这竞争和觉醒,还需要我们这样的中介机构推进,所以还要搞第二届、第三届甚至第四届中国竞争力论坛!
也正是因为着眼于中国的国情和现实,我们难以逾越的一些发展阶段,再超越,超越是发展,有一些基本规则和规律是无法避的,那么多人口摆在那里怎么消化?我们国资委监管企业,中央产权制度改革说基础非常非常简单,一句话,在几十亿的中央决定中一句话带过,他们操作起来,如果产业结构工人分流,弹劾如一。光企业兼并破产还要三五年,这是一个非;郝募嘟,并不是你想超越就能超越的。有些东西是自然组合的过程,生产力按照固有的发展规律在往前走。像温州到了今天,单打独斗民营企业已经难以在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所以几家民营企业联合组成财团,这就是生产力发展的自然规律。不像以前政府那样拉来配,强行归并,那是扭曲的。而这种觉醒,这种自然的组合发展,它是需要有一个时间方向,包括舆论的推进。
中国社会今天讨论竞争力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看到,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简明的理论问题,错综复杂,因企业而异,每一个企业的状态都不一样。一个简单的可以概括的结论就是任何企业都有竞争力,都有或这或哪的竞争力,或多或少的竞争力,或深或浅的竞争力,今天领先的企业总是少数,是因为拥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总是少数一样。竞争力的源泉在哪里?怎样培育竞争力,像什么要竞争力?这些说来话长。向细节要竞争力,向经营魅力要竞争力,要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搞的非常漂亮,要精美,向平常心要竞争力,不要因为你赚了一点钱,几百万几千万,上亿就觉得了不得,要对你的国家、人民你的员工、你的伙伴心存感激。像竞争力要竞争力,因为竞争力是一个连锁的不断相互发展的积累过程。特别是核心竞争力,今天都没有时间展开了,只能点到为止,谢谢各位!
曹和平:我觉得王忠明讲的我非常同意,但是有一点,我想澄清,并不是我们今天的条件无法超越蓝领社会,我们就不能想怎样超越蓝领社会,并不是在实践分工上我们不允许超越蓝领社会,我们就不审视过去的错误。
第二就是是不是西方的今天就一定是原原本本我们的明天,是不是西方走过的路我们就要一个脚印不差,我想王主任肯定也不同意。
其实中国现在是一个大发展阶段,很多地方是可以和西方竞争的。举一个例子,去年杭州的时候,义乌一块地,一平方米拍了22万块钱,1亩三分地卖1.3千万。建设部说我们吵地皮是上海的事,上海怎么管。世界的小商品,女同志头上的发卡和手上的一些小礼品,都是义乌生产的。他原来不仅是世界的生产地,而且是世界的交易中心,到那儿去。东欧的一些村、伊斯兰的一些村那里都住着洋人,都成了世界交易场所的时候,连带把其他生产的价格都拉上去了;痪浠八狄逦谌瞬唤鲎髁耸澜绲纳行,还做了世界交易中心,我想如果在小商品领域里,我们能做世界的交易中我们也做,疑问能做的我们城里人应该做,要不然要城里人干什么?我基本不同意目前安于现状,我觉得这种政策是不可取的。
主持人:请对外经济取向中国对外贸易大学卢进勇教授演讲,大家欢迎。
卢进勇:
我给大家讲一个题目叫《中国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分析》。
前面两位专家包括王主任和曹院长讲的都比较理论,我也是搞理论的,我也爱听,我稍微讲的具体一点,因为今天来的都是企业届的,我看了看名单,大部分是中小企业,所以我按照会议组织者的要求,围绕中小企业的主题谈一点自己的研究心得。
我记得第一次论坛的时候我来了,我当时觉得论坛搞的非常好,现在到了第二届,希望这个论坛能搞下去,好像第一次论坛搞了以后在国内一些地方又有关于竞争力的论坛和研讨会。我们是最早搞的,现在搞了第二届,以后还要继续。而且这次的主题非常好,叫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现在作用越来越大,我觉得这个选题很独到,还有意义。我分析一下中小企业怎么提升竞争力。我本人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讲八个问题,好像时间不允许,有的问题一点就过了,介绍八个问题:
一、现在中国的中小企业需要不需要竞争力?
很多人认为中小企业主要市场在国内,没有必要搞竞争力,我的回答是肯定的,中小企业也需要竞争力,为什么是肯定的回答?原因有这么几个:
1、现在中国的市场已经相当开放,世界各国的产品服务、技术甚至企业,都到中国的市场来了,国内的市场已经国际化了。因为我们中国的市场已经国际化了,已经成为国际市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国际竞争者也到中国来了,国际竞争也变成过的竞争了。国际竞争国内化。所以中国的中小企业即使不走到其他的国家去,就在国内发展也需要与外国的企业开展竞争,所以也需要竞争力。
2、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企业结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现在开始了走出去战略,走出去的企业中也包括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去,要想到国际市场去,没有竞争力怎么行?!
3、大家都知道现在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现在要成长壮大,离不开国际市场。想借助国际市场发展,没有竞争力不能够参与竞争,就无法发展。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来看,即使现在主要在国内发展的中小企业也需要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中小企业现在具有国际竞争力吗?国内这么多中小企业有没有竞争力,我的回答是既有又没有!为什么这么说?做一点解释或者说我是怎么理解的?
(1)首先我们国家大部分中小企业还没有国际竞争力,绝大部分都没有国际竞争里,这是我的第一个观点。
(2)有一部分中小企业具有了国际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主要表现在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中国的制造业现在在世界上数一数二。我们现在有一个外号,叫什么?现在都有争论,刚才也包含了这个意思,叫世界加工厂、世界贸易制造中心,有人说这个外号非常好,别的国家想争都争不过来,很多国家羡慕我们这个外号,世界加工厂,世界的什么什么中心,世界的生产车间,很多国家想当当不了,我们当了,当了以后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说当一个玩意儿给我们丢脸,有人说当一个不容易,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我们的优势主要还在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另外在商业、服务业、进出口贸易行业,这几个领域的中小企业具有一定能力的竞争力。具有了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哪几个具体方面
1、成本优势。
也就是说生产同样的产品和服务,我的成本比别人低,我就有优势。第二是产品和服务的优势。我的产品有畅销或者我的产品有优势。
3、品牌优势,中小企业有独特的品牌和商标,就竞争力。
4、管理优势,有独特而有效的管理能力。
在这四个方面有管理所表现,这些中小企业我们就说他们具有了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为什么中国一部分的行业中小企业有竞争力?原因在于我们的中小企业宁愿创造出一些专、精、新和优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具有批量小、灵活性强,以及易于从事配套生产的长处。别看企业小,批量小可能是一个优点。灵活性强可能是优点,另外比较容易从事配套生产,也是我的长处。从这几个方面看,中小企业也可以有竞争力,而且也可以有国际竞争力。
所以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所以我们的中小企业要有走向国际市场的雄心,要有这方面的雄心壮志,要有这的目标。我记得入世的谈判代表龙永图讲过,中小企业要想走出去,给的第一个建议先要有走出去的雄心和眼光,自己都不想走,无法走出去!我觉得我们习惯叫做老龙这个观点赞同,要有这方面的雄心壮志和目标,要敢于参与国际竞争。既然有了这样的目标,就要主动培养自己的国际竞争力。而且我有一个观点,我认为我们国家的中小企业今后还要成倍的增长。分析一下,企业三大类,国有企业在重组、收缩、调整,外商企业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增长,增长最多的可能就是大量的中小企业,现在有多少人都想个人创业,个人创业怎么创?就办一个中小企业,十万块钱注册一个。我前段时间到日本和韩国去了两次,日本和韩国有大量的中小企业,原来我们了解韩国就那几个大企业,比如是三星、LG等等,日本就是东芝、索尼等等。但是一到哪里一看,遍地都是中小企业。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国家未来若干年中小企业将大量增加。因此研究中小企业有非常好的意义。
第三个观点:现在讲要国际竞争力,要往哪里走,哪些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走出去?现在国内在讲走出去,讲参与国家竞争的时候,只要提出这么一个观点和战略,恨不得大家都要想试试,但是我一直强调,有些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走出去!哪些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走出去。
(1)一个是以国内市场为主的中小企业没有必要走出去,比如说纯粹的农业企业。
(2)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中小企业,供水、供电都没有的。
(3)国有垄断企业马路、港口、铁路这些,也没有必要走出去。
(4)还有就是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比国际市场价格还高的企业,现在企业自己搞经营,你还出去干什么?这又是一个。
(5)市场主要局限在国内特定区域的企业也没有必要走出去。为当地的特定民族和区域做服务,我认为这类企业没有必要走出去,不要都赶这个潮流都跟风。要进行仔细的分析,出去要赚钱,出去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当然我们也会相应的分析,并非所有的企业都能够走出去,这个不展开了,我也有一些介绍,比如说没有优势的企业,没有熟悉国际业务的人才,如果建立现代世界制度的企业,不可能走出去。走出去也是出去走一走,交点学费又走回来,也许有的都走出去走不回来了!
第四: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到底有什么困难?
我们看看内部的困难。作为国内的中小企业,在提升竞争力方面还有一些混乱,比如说在经营管理方面,粗放和家族式的管理,在技术方面技术落后,没有研发资金、没有财力购买技术。现在中小企业要提升竞争力,在技术方面内部来讲,在管理方面有一些困难,从有一些困难,在人才方面数量少,也有一些困难,现在中小企业数量少,而且层次比较低,大家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去了也留不住,而且中小企业的一些产品和服务也是没有特色的,如果有了特色也没有竞争力。
外部因素一个是融资难。现在中小企业要想上市想贷款都比较难。虽然我们现在在深圳,为中小企业开了一个创业板,但是数量还比较少。现在在深圳股市上给中小企业开了一个板块。中小企业板块,也叫创业板。但是总的来讲,在贷款、在上市、在担保困难还比较多。另外政策倾斜对中小企业困难也比较大。现在国内有这么一个情况,对外资有一些优惠,对中小私营企业有一些优惠,但是对中小私营企业优惠不多。我原来总在问,为什么不喜欢私营的中小企业,喜欢外资,不给民资优惠给外资优惠,不怕外资怕民资,为什么会是这样?我原来总是在问这样的问题,但是这种情况近两年有所改变,特别是中国入世以后要搞国民待遇,现在有所改变了,但是还没有安全改变过来,政策方面的歧视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变和调整,外部的困难还有提升技术水平方面的困难。缺乏指导和获取技术的渠道。
另外就是聘用专业人才方面也有困难,比如说户口和待遇,还有社会舆论。比如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学生我几乎没有听说有几个到中小企业去的,如果去也觉得不光彩,如果形成了一种社会舆论,走到中小企业去,中小企业就不缺乏人才了,中小企业也有很快的发展速度,这是一个方面。另外政府在信息咨询和培训方面也没有跟上。
第六就是中小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措施和方法。
中小企业怎么提升竞争力,有什么措施和方法?第一个就是加快建立现代世界制度,中小往往是粗放式经营,在初期有一定的优势,但是随着竞争力的加大,要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现代企业制度主要是公司制加股份制。
关于中国企业改革,原来我概括为三个五,现在不展开说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在下边谈。今后企业和政府的关系有五句话可以概括,所以我们要搞现代企业制度。另外就是以后我们的企业都是“五无”的,企业无官员,企业无等级,企业无上级主管部门,企业无主见,企业经营相对无界限。另外企业还要进行五个方面的创新,在管理、技术、营销、战略方面。
第二就是加快技术创新、技术改造和技术升级。
第三就是实施品牌战略。
要经营品牌、创立品牌,既要重视品牌又要创立品牌又要利用品牌,又要;て放,这是围绕品牌战略要做的四步,不重视它就不可能创,重视以后就开始创,创完了以后不用没用,创完了要用。忙着用的时候要注意采取一些防范和;,品牌的价值才能延续和扩大,才能发挥效益。
第四就是进一步保持和扩大品牌效应和成本优势,这是一个观点。我认为中国作为世界的工厂应该是一种荣耀,是我们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得到的。短期内,就像刚才专家讲的,可能还不能完全放弃这个目标。现在需要的一方面做世界工厂;另外一方面我也想成为世界的制造产地,我们有自己的品牌,再往外面出口的时候是打着自己的牌子去的,那一步我们是需要努力的。两方面结合起来比较好。
可能中国这个社会是一个立体的社会,可能中国的社会在未来世界分工中出当的角色也不是一个单一的角色,可能立体的,多方面的。我们有世界最先进的产品,也有世界上最一般化的产品,是立体的,我一直是这样的观点多方面的。
我们要重视人才。另外要积极参与国际专业化分工,与国外的大企业建立协作配套关系,现在发展比较多的OEM,还有服务外包等等,要发展配套性的中小企业,另外一种中小企业叫独立型的中小企业,我们可以分为独立体型的,还有一种是为大企业配套,为大企业协作,我们叫做配套型的中小企业。所以在这方面要多做一些工作,要参加到全球的生产链和供应链中去。
现在国家发改委有一个中小企业司,原来在经贸委,我们建议中国有这么多的中小企业在就业和经济发展贡献非常大,我们建议国家尽早成立国家中小企业服务管理局,专门成立这么一个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光弄一个中小企业远远不够,拉出一个贸委中小司。好在有一个省市已经成立了本地的中小企业局,有几个省市成立了。
第二就是资金扶持。研究中小企业融资难,现在中小企业有三大难:融资难,还有就是获取技术难,技术提升比较难,还有一个就是引进人才难。
第三就是在税收方面给一些减让及国家现在在研究,以后为中小企业收受再一些减让。
第四就是提供信息服务,现在有了一些中小企业网,我们建议尽快设立国家级的中小企业咨询服务中心及专门搞这么一个。
第五提供专业技术培训,我们建议组建一批中小企业学院,专门为中小企业培养培训人才。现在这个势头已经有了,包括在北京、上海,专门组建这种中小企业。
第六就是营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和发展氛围,平衡或略优惠一些对待中小企业。第七、协助和促进中小企业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我提了七条建议,最后一点就是外国政府对中小企业“走出去”采取哪些政策?这个不展开说了,他们的做法是六个方面:
1、成立专门的机构为中小企业服务,美国有小企业管理局,我们叫(SBA)。
2、完善中小企业立法。
3、金融信贷扶持政策。
4、税收扶持政策。
5、信息咨询扶持政策。
6、从事对外经济贸易方面给予一定的扶持。
我的发言就到此结束,可能稍微多花了几分钟时间,表示歉意。再见!
主持人:感谢卢进勇教授。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走上去。所以说千万不要把“走出去”理解为很简单的三个字。现在请中国钰泰集团CEO、国际营销大师范文议先生。大家欢迎!
范文议:今天的主题应该是围绕竞争力,什么叫做竞争力?
我个人感觉,竞争力就是生产力,什么叫生产力?我想学生有学生的生产力,教授老师有教授老师的生产力,工人有工人的生产力,企业家有企业家的生产力,各位同意吗?什么叫做生产力,学生的生产力叫做把学习成绩搞好,他才可以考好的高中和大学,才可以到美国留学,工人的生产力就是把生产的东西做好,卖出去的东西不会被退回来。什么叫企业家的生产力?企业的生产力很就是不要让公司倒闭!讲师的生产力就是讲出来的东西有掌声。
我个人是钰泰集团的CEO,我刚刚完成了两天的课程,这个课程叫《顶尖CEO的奥秘》。什么加CEO?就是主管。小主管就是小的CEO,中型的主管就是中型CEO,大型的主管叫大型的CEO,要造成一个企业的竞争力,基本还是要那个企业的领导带领让这个企业活起来。现在世界上有么一个潮流,所有的事业都是表演事业,全美最顶尖的商业演说家是这样说,他是这样说的,他说所有事业都是表演事业,想要成功必须在自己与观众、与客户、与员工之间创造出一种情感的连接,如果你是领导,你在台上讲话,底下的人根本没有人听你的,你的股票一定根本不可能上涨。一个优秀的领导之所以能带领他的团队、带领他的员工,能创造很好的绩效是因为他懂得表演。我们看一看,中国这些年来,有一个非常年轻的领导,他是表演起家,表演早就他辉煌的事业,他就是毛主席。
毛主席很会表演,很会的!记得不记得我在台湾的时候,还看过毛主席游长江,那时候还是冬天,请问那时候毛主席多少岁?70多了,70多了还在长江游泳,你相信吗?我相信。问题是不管他游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毕竟他下水了,你敢下水吗?你不敢,因为你不是毛主席;褂胁际,美国总统,布什总统到了伊拉克,他干吗?抱了一个小孩,抱起来,战火连连,这边炮声那边炮声,而这个小孩是挑选出来的,白白胖胖的,表明布什很好,布什不爱打仗,他的目的就是为了精选,他懂得什么叫竞争力,他要把他的对手干掉!
一个企业的领导无论是小企业,无论是中企业,无论是大企业的领导,我告诉各位,这里有一段话:想要销售产品,训练和告诉员工,首先必须要做到有趣,不管你从事哪种行业,你总统都在自己的舞台上,你的演出必须让员工和顾客一同发出,太棒了,我的老板太笨了,我们国家国务院的领导太棒了!请问他有没有生产力?请问毛主席演讲的时候各位是多么的精彩呀!我看过无数的演讲,没有一个比他厉害,他懂得作秀,他太棒了。
我告诉各位,中国人最容易作秀。在东方表演从来都不能代表能力的一环,代表的是娇柔造作、埋头苦干、沉默是金,这是正统的中国价值观,然而在西方,从孩子们开始就被鼓励要勇于发展,勇于秀出自己及在东西方有不同的教育逻辑,在全球化浪潮来临之际也造成不同的表现手段。
从来不积极推销自己或者是争取董事的职位,谦虚的希望自己的努力工作能被发掘造成的结果,希望自己一天努力工作也会被群众看到,胡说八道!不可能的!所以要勇敢的秀出你自己。我今天的语言可能跟各位的期望值有差距我告诉各位,中国已经加入WTO,已经不是清朝时候的中国,已经不是50年前的中国,今天中国碰到的不是八国联军,80国都进来了,那些很会做作秀的企业都进来了,今天中国处的位置比八国联军来的时候还厉害!
根据美国的统计报告,在一场演讲会过后一个小时之内人们已经忘记一半了,除非你还拿着你的笔记本。一个小时之内已经忘记一半,一天以后忘记80%了,一个礼拜以后95%都忘记了,所以我可以告诉各位,今天我要跟各位分享一个重点。今天的国际市场包括国内市场,你们已经没有时间学习、深思、熟虑。要懂得秀出你公司的产品,当然要懂得秀出你公司的专业,当然要懂得秀你公司的团队,当然更要秀出你对这个企业的未来远景。因此范文议作为钰泰的CEO跟各位分享,永远记得一句话:所有的事业都是表演事业。一个国家的希望是建筑在年轻人的教育上,教育是改革一个人思维模式,训练是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一个企业能够在国际上、在市场上跟别人竞争,是因为这个人懂得交易合训练,今天的训练,问问北大的学生赞同不赞同传统的刻板教育,他肯定说不赞同,因此我曾经在北大的光华学院里跟MBA、跟EMBA的学生们上课,他们非常欣赏我的上课方式。国内一旦要找到这样的老师才可以教你们,有朝一日你才可以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能够建造一个有远景的公司,所以我想,今天范文仪用很少的时候跟大家分享,所有的事业都是表演的事业,懂得表演的领导会带领懂得表演的集团和主管,走到国际市场上,这时候如果你是企业的领导,如果你是企业的员工,如果你是企业的主管,我相信你因为同我的话,最后祝各位心想事成,美梦成真,谢谢各位,
主持人:现在进入互动阶段,大家可以提出问题。
提问:请问国资委的王忠明先生。企业管理层收购MBO模式,近几年在国有企业中有一个趋势,或者是有过这个案例。我想请问你,MBO企业管理层收购,能否在国资委监管的196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实行?你认为推行股权变革有没有阻碍或者是难度?谢谢。
王忠明:可以告诉你,196户中央企业不可能实现MBO,MBO相对于比较适合国有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很难,也收购不起。一个上百亿的大型国有企业拿什么收购,收购不起,而且风险很大。建立健全产权制度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一个方向性的任务,国有企业改革,从宏观层面上,要对实行布局与结构上的战略性调整,一个是对国有企业来讲,主要就是产权制度创新,这没有太大问题。谢谢你关心国资委的工作。
提问:向卢院长提一个问题,如何提高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就以浙江为例,浙江今年公路运输费用提高了70%,各种原材料方面分别提高30%—40%,货物的减让和上涨,工人工资也相应提高了,再加上金融部门宏观调控银根的紧缩,再加上国家配税率的下调,处于这种情况应该说是内忧外患,这种情况下价格补可能增加,如果增加价格,他宁可把订单下到地方去,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卢进勇:你说的是现在浙江中小企业总体的情况,并不一定专指运输行业。现在贷款比较难,出口退税也少了,价格又不可能一下子上去,中小企业困难比较大。应该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企业自己内部消化一些和想一些办法;另外就是生产某一种产品或者是提供的某一种服务,价值比较高了,或者是成本和收益不太合算,看能不能转产到其他的方面;褂衅笠荡葱碌,这是一个大的方面,浙江国有企业不太多,比较成功的就是中小企业、私营企业,现在跟福建那边差不多,这是最有活力的一块。省政府应当做一些工作,应该对企业眼前遇到的这些困难做一些工作,比如说出口退税的问题,出口退税是中央的一个大政策,这个政策定下来以后不可能随意给调了,执行过程中,怎么执行的比较有力一点,像贷款,在运费在其他戳方面,省里面还是有工作可以做的,为企业排忧解难,从两个大的方面解决。这跟经济形势有关。这两年出台了一些政策,对企业可能会有一些压力,或者是影响,可能过两年形势变化以后,形势又好一些了。如果注意前面那两个方面,企业努力,政府也努力,应当还是可以解决的,不知道回答是不是符合你的需要。
提问:WTO以后更多的企业会进来,民营资本中小企业的力量都比较弱,如果把相对比较大的MBO,不管想什么方法,交易流失也好,或者是怎么样,进来以后能够进入企业里面去,否则国外大的企业进来以后(不清楚)有意的流失,代表这种资源,如果光靠这种自然资源,在这儿我想问一下老师,民营企业如何制定呢?
卢进勇:谢谢你的提问,现在国有资产竞争的很厉害,总体来讲我们的感觉就是,在这个过程当中,难免会有资产流失,但是改革有风险,不改革的风险更大,至于你原来讲的原来走私现在变成国有资产流失,可能潜在的表达人类的愿望对暴力的一种追求,从全民的资产管理的角度讲,允许这样的人群还是通过产权加以钰泰市场越来越规范,通过评估因为价格只有在交易当中才能浮现出来,到那时候不能说是流失,我觉得现在民营企业它象样一点的民营企业,像浙江的民营企业,未必靠侵吞国有资产发展自己,也可以借助国有改制也发展自己,也可以通过别的渠道来发展自己,而且应当看到像浙江这样的地方,我们都是看统计数字都是令人吃惊的,民营近来发展的非常有获利,而国有资产总量在全国位居第三第四,凡是民营经济发展好的地方,还有国有资产发展的很好,都是沿海的省份,反过来我们觉得东三省,实际上它们的国有资产优良的角度讲,不是优良资产不是在全国领先,所以实际上就是从资产分布的角度来讲,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国有经济和非国有经济都应该共同为国民经济负责,你刚才讲是不是切一块给国有企业。你国有企业除了一块地还有什么,都不是那么简单,如果真的要介入国企改制,按规范来进入产权交易市场,出一个价谢谢你的提问!
提问:请教你一个问题,刚才你讲话中的一汽、二汽、上汽不能够创造名牌,你能具体阐述一下难度在哪里?与其来讲,中小且大的公司或大的长期名牌,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信心从哪一方面体现?
卢进勇:实际和经验的观察,我们又有名牌,北京的当年比上海大众,还要好17万辆车一年都订完了,现在找不到这个品牌。北京当时五星啤酒是凭票来买,现在也不见了,双灵手表、长城照相机,你可以说几乎在北京都不存在了,所以当我说上汽、一汽、二汽的车,实际上隐含着我们今天的汽车市场,TCL、长虹替代北京的市场,我不希望这样的情况出现。去年初的时候,一辆(不清楚)本田雅格在市场最便宜19万块钱,最贵25万块钱,在美国便宜的是1.7万,最贵2.2万,现在交了现金半年我才能拿到车,换句话说类似于这样的车,政府不给他,给美国同样的汽车增产成本要低,所以它已经有一个超额的在里面我分八万给日本企业,自己留一部分,我可以创新吗?没有,原因何在?某种意义上,是我们的市场构造有问题,我们认为我们是;っ褡宀,;ぞ赫,其实我们在;じ霰鹌笠档氖焙,把我们的市场构造毁了,这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
一汽、二汽上汽应该怎么走?我想恐怕要怎么样?我们跟一汽二汽上汽不是创造市场福相,不是在创新上给一些福相的外部性,什么意思?不创造反而有活力的这种东西要拿掉。比如说现在举一个不合适的例子,你说你是河南人,因此现在河南人少部分河南人败坏了河南人的声誉,有的同学找工作的时候一说是河南人就不要,少数人破坏了河南人的信誉,给良性河南人创造了坏信誉。我们的某种市场机制给上汽一汽创造了某种负效益,我个人想,不在市场的构造中想问题,你们要降低市场的成本,你们要生产名牌,要提高竞争力,是不成的。市场构造在提高,在出名牌上,是市场的纵向资源,不重视这点是不成的。
提问:提问范文议先生,你刚才演讲的主旨就我个人的理解,就是作秀就是生产力或者是作秀就是竞争力,有一个问题请问你,企业在生产中的任何行为或者是作为,它都必须有资本,像大企业潘石屹、张宝全首先是成功人士,一举一动都有资本,不管是作秀还是怎么样。我们知道中国的中小企业本身比较弱,本身发展就比较吃力,他拿什么资本作秀,或者他怎么作秀,谢谢您!
范文议:谢谢你的提问。因为时间很短,我讲的内容也很短,我要表达的是事实上,作秀并不是唯一让企业成长的生产力而已。我个人在经营事业方面已经30年左右了,在28岁走过世界30几个国家,所看到的企业真的能够欣欣向荣的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个很活泼的企业。我手上有一本书,这也是企业作秀的一个单元之一。我相信这家企业或者是这个地方的领导肯定也了解到这点。在台湾早期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是政府的企业,后来慢慢政府的企业移转到民营这块;旧险钠笠德频矫裼笠瞪侠,民营企业之所以能在市场上日夜不停的跟企业竞争,台湾当时是一个很小的岛,我们发现一个企业不必要太保守,人家会不知道你在市场上展现的实力是什么,这是我要表达的。谢谢你的提问。
曹和平:我非常统一范文议董事长的观点,但是一点要商榷,表演改变生产力,那在美国是一种文化,中国人一出生就是含蓄、包容。我得出一个印象,你是批评中国民族的文化,我要说明的是这种文化也是一个好的文化,内敛也是好的。如果非常张扬个性的我可能会喜欢他,但是内在的东西,比如说齐白石的几只虾我也喜欢,我觉得民族的内敛也是一种美我们赞同他。其实在商业上内敛也可以带来魅力,比如说丰田和本田,在英文的发音里面是非常难听的两个名字,如果说是表现魅力,这是非常臭的名字,但是人家多年的产品质量使消费者就喜欢这两个臭名字。内敛也能给企业带来长期的收益。比如说孔府佳酒在广告上张扬的过分,我们并不拿起来,所以中华民族要学习东西,但是千万不要忘了自己的一点东西。
王忠明:任何企业存在,作秀只是一个名词而已,一定要作秀,无论是非常张扬的方式还是相对比较内敛的方式,没有一个企业不作秀,怎么可能不作秀?天天都在作秀,无非不登广告,不大庭广众演说而已,这也是一种作秀,也是一种态度,只是你能不能有一种成本支付方式,因为你登广告做演讲等等,你是一种交易,所以刚才讲的品牌作为一种竞争力的综合表现,事实上品牌是打造成本的必然产物。这种成本包括制度成本,为什么曹院长刚才讲的一汽、二汽、上汽许多名牌,因为制度成本没有打够。一个国有企业,国家巨额资本投入以后,没有对名牌建设有一个内在冲动。国家给了你这么大一个企业,就视同企业了,怎么的名牌凭什么要打造?即使有了也可能消亡或者是萎缩。另外就是管理成本、经营成本、交易成本。作秀不作秀涉及到交易成本,恐怕我们思考这些问题应该有更加宽广的问题。像我的浙江老乡不作秀吗?他这么做就是作秀。一个企业的态度是通过老板通过员工每时每刻举手抬足间都在渗透出来。形态有多种多样,但是本质上,只要作为社会存在,摆在那里,这个企业一定会这么做。
卢进勇:企业作秀不作秀,企业分类,有一类企业爱作秀,有一类企业不作秀,这跟企业的领导人风格有关,另外跟企业的发展阶段有关,有的企业领导人个性张扬一点,喜欢做一些秀做一些宣传、公关和广告,有些企业领导人比较内敛一点,还有的跟企业发展阶段有关。有的企业想急于销售服务,这阶段可能作秀,像索尼很多年也不做广告,他的产品牌子已经创出来了,市场已经有了。
王忠明:这也叫作秀,他做的很聪明。
卢进勇:作秀要从另外的角度考虑,和企业的领导人风格和企业发展阶段有关。第二点就是现在是搞市场经济,搞市场经济要卖产品和服务,还有技术。企业要让大家知道,品牌要让大家知道,现在一定意义上讲,应当提倡适当的作秀。所谓适当就是要考虑成本和收益。现在由于环境的变化,相对于过去来讲,我觉得现在更需要考虑这个。但是我一直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在作秀的时候如果能做到5就告诉大家我能做到5,千万不要告诉大家,我估计能做到5,但是现在我告诉大家我普遍做到10,那中可能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我一致认为你做到几就说几,稍微往上跨越一点,如果没有做到就不要说,如果不可能就不要说,如果经过努力也做不到也不要说。
第三个观点如果是国有企业,现在还没有完全改制完成,还带有一点官方和行政色彩。行政不太强调作秀,我的观点反而是那种行政跟商业有一套不一样的东西。现在事业单位也企业化了,带有行政的一点味道,属于他们作秀的时候要特别小心。过去中国人讲出头的椽子先烂,什么猪怕胖,马怕壮;嵊龅教乇鸲嗟睦,这是行政领域特别适合的。到经济领域适合,但这里面领导人的任免、升迁尽量少作秀,踏踏实实作秀,否则没有机会做了,都免了。做什么做?
范文议:各位看到没有,我抛砖引玉了吧!谢谢领导专家学者的指导,也谢谢各位给予很多的掌声。
提问:请问曹院长和王主任,我主要关注房地产这方面,8月31号之前国家在宏观层面上进行了一系列宏观调控,一个是紧缩信贷,然后是土地可能要公开交易。8.31是针对土地大县这块来说的,我想两位都有所耳闻,京城的房地产8.31土地被称为8.31大牌,商认为国家把土地卡死以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一次洗牌,好多企业可能会死掉。房地产这块还是以中小企业为主的,虽然有几个企业做的比较大,但是他们在全国的市场份额中不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中小企业在市场当中占有绝对的比例,大家把8.31看作一个坎,是不是可以这样认为,这些企业在市场中还是比较弱的,或者他根本不具有竞争力,所以他才害怕这个东西。
王忠明:你问的这个问题我不回答土地,回答宏观调控,信贷规模紧缩的这个。去年固定资产投资是27.8%,一年实行下来的结果固定资产总投资增加速度超过21%经济就过热了。今年两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53%,比去年过热以后的数字还超过了将近100%。所以总理问,经济这样的高速发展能不能持续下去,我们几个部门的回答是不能的。这是紧缩的一个原因。不
举一个例子。我们从1958—1989年形成了5千万吨钢的生产能力,去年一年就形成了5千万吨的生产能力。今年如果政府不进行宏观调控能够再增加8千万吨的生产能力,能够再造一个美国整个钢铁生产能力。宏观调控这样调控下来对房地产的效应是什么,房地产的资本产业构成,绝大部分是靠银行贷款来的。房地产通过上市融资的企业不过几家,经过宏观信贷总额的调控,去年总共贷出去1万亿,今年六月份贷出去了三百亿。结果是什么?使投资和回报率在当月允许的情况下,他们的资金链条崩断以后就跨下去了。信贷的调整本来就是对固定资产总额的担心。现在看来,今年的房价反而长了50.3%,当房价上升的时候,说明存货不多,市场需求不大,我希望房地产商能够通过其他的融资渠道,通过欲售的方式能够维持循环。我同意把处在边际的房地产商给淘汰下去。谢谢!
王忠明:宏观调控对地产商来说一定程度会催生一些强势企业,假如说宏观趋紧会给他们造成一定的困境,假如没有宏观调控也一定会有9.11或者是SARS或者别的问题,包括正常的竞争,企业的生生死死越来越作为一种正常状态,正在习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可能也意味着一些好事,会加速兼并、破产、重组、联合,一个优强的大企业的诞生,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越来越以相当一部分弱势企业的消亡为代表。这也恰恰是市场经济的魅力所在,这种魅力对个别的企业来讲,不仅仅是个别的,相当一部分弱势企业来讲,只要活不下来,无法发展,可能就是一种灾难性的,甚至是灭顶之灾。比如说加入WTO对有些企业来讲可能是加快发展,有的企业可能就是加快消亡。宏观调控并不意味着对所有的企业不一定就是困难,重要的是在于你到底有多少竞争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有这个条件,像迅驰,他就没有觉得宏观调控给他带来了困难,反而恰恰利用这个机会大大的吞并,这是很典型的例子,谢谢!
主持人:今天下午的第一次浪潮,按照原定程序早就应该结束了,由于大家的热情,延误了几分钟,现在我提议我们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四位嘉宾的演讲。
主持人:首先请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
魏杰:评价一个企业的竞争力是指四个竞争力,四种竞争力就是两个评价标准,第一个标准叫产品差别标准,什么叫产品差别标准,关键看这个企业能不能生产别人不能生产的产品,如果你能生产别人生产不出来的产品你就有差别竞争力,这是产品差别能力。
第二个标准是成本差别标准,就是你能生产出比别人更便宜的产品,你就有竞争力。谁能在更低的成本下生产出同样的产品,谁的竞争能力就更强。实际上评价标准就这两条,一个叫产品差别,一个是成本差别。如果这两条你能做到的话,这个企业就有市场竞争力。这个标准可以细化很多,但最关键的是产品差别和成本差别。
现在研究的问题,就是决定产品差别和成本差别本背后的力量是什么?一个企业能够生产出别人生产不出来的产品,同时能够生产比别人更便宜的产品,背後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第一、体制方面的原因,如果这个企业很好的话,才能生产比别人更好的产品,比别人便宜的产品,首先是体制原因。
第二、技术的原因。因为技术原因你能生产比别人生产出更好或者是更便宜的产品。
实际上一个企业拥有竞争力,也就是我们说的两种标准:产品差别和成本差别,关键是这两个影响原因,一个是体制问题,一个是技术问题。
在座的知道,这两个问题是靠两个方式解决:一个是体制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
一个企业要拥有竞争力,就必须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没有这两个创新的话,可能很难有竞争力。现在这是大家共识的问题。问题是怎么推动体制创新?怎么样推动技术创新?体制创新现在讲来讲去主要是企业讲企业三种制度创新:一个是企业产权制度、第二是企业治理结构,第三是企业管理制度。再讲体制创新都逃不出这三条:产权制度、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主要是这三个制度的创新。这三个制度创新的落脚点落在人身上,无论是产权制度、企业治理结构还是管理制度,最关键的是这三种制度能不能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如果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个制度就是好的,当然就有竞争力,最终是三种制度能否调动人的积极性。
这些大家都共知,关键是问题下面,大家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三种制度调动人的积极性,调动哪些人的积极性?这是我们要研究的。什么意思呢?现在的所有人,当你进入企业之后,人就成为两种生产要素,都是人,但是一到这个企业就业之后,就会给这个企业内部分为两种生产要素,为什么?因为在国外企业参观知道,国外企业把内部的岗位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劳动性的岗位,竞争岗位上去了,称之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泛指普通员工,普通员工就是我们讲的人力资源。研究人力资源的人主要是管理人在研究。研究的结果就是组织行为学,认为这些人作为劳动因素,主要设计他的行为和组织方式。我设计好了你干就完了,最终研究结果是组织行为。这是第一种要素,劳动性质的单位,竞争力上去的就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源。
企业还有另外的单位,这些单位是由资本形成。凡是竞争上岗到资本性质岗位的人,就被称之为人力资本。能进入到资本性质的岗位的人主要是两种人:一个是技术创新者,一个是职业经理人。所以人力资本主要指技术创新人和职业经理人。研究人力资本德人主要是经济学家,研究最佳成果就是公司治理。就资本性质的人,不是管理的问题,是治理的问题。治理的研究结果认为,一个企业充满活力的关键,是建立两种机制,一个是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一个叫人力资本的约束机制认为这两大机制建立起来了,人力资本的积极性会充分的调动起来,而且可以充分约束。在这里提醒大家,人进入企业今后成为了两种要素,一个是人力资本,一个是人力资源,都是人。人进入企业之后,成为两种要素存在。一个是人力资源一个是人力资本,都是人,但是进入企业以后已经成为两种不同的生产要素,一个是具有劳动性质的生产要素,一个是具有资本性质的生产要素。所以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不是一回事,大家一定要分开,千万不要混为一谈。所以请外国的人力资源讲课,他讲了一天讲的是普通员工怎么管理,他从来不涉及到董事会任命的人,因为这些是资本要素,不归他管。所以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两个根本不同性质的要素,这两个要素表现都是人,但是实际上已经成为两种要素存在了。在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中间,决定企业兴衰存亡、决定竞争力的是哪类?是人力资本。人力资源有失业问题,供给无限,关键是人力资本。因此现在所有的企业创新,最终都是如何调动和约束人力资本问题,人力资源很重要,但是人力资源主要是组织行为的问题,关键是对人力资本的积极性调动或能约束住他们。
所以看到国际上所谓企业制度的创新,最要点、核心就是这个,如何调动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约束住人力资本的约束机制,主要这两个问题。制度创新讲了一大堆,最后都落实到这个领域上。
中国企业竞争力,在制度创新上,最终也落实到对人力资本的问题上。现在企业竞争的活力为什么不强?国有企业是激励机制不够,民营是约束机制不够,对人力资本这种关键性要素,国有企业约束性机制不够、激励机制不够,民营企业约束机制不够,因此我们的竞争力很差。所以我们要认真思考一些问题,要看到未来而不是过去的所谓经验。
既然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不一样,因此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根本不是改革后完善工资制度,这个误区我们一定要走出来,我们一谈到激励就是谈到了改善和完善工资激励问题,对人力资本、人力激励机制根本不是改革和完善工资制度,为什么?因为劳动的价值是因素,劳动的要素方式是工资制度,而人力资本是资本要素,不是劳动要素,因此不能用劳动激励的方式激励人力资本。因此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利益激励根本不是改革后完善工资制度,是什么?国际让认为对人力资本激励的方式就是薪酬制度。所谓薪酬制度和工资制度根本不是一回事,我们一定要区分开来。你们到国外企业参观,发现国外企业有两种分配制度,一个工资制度,一个是薪酬制度。管理的机构都不一样,工资制度是企业的劳动人事部门管,薪酬制度是董事会管,董事会里面的机构叫薪酬委员会,薪酬委员会不是给所有的人设计薪酬的,主要是给人力资本设计薪酬的,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制度。因此国有企业讨论,管理层到底是普通员工的多少倍?老板就理解不了,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根本没有可比性,而我们很为一谈了,所以我们的制度是严重滞后。
再比如对人力资本的激励,有一项是权利和机会的激励,让人力资本有更高权利和地位。这个激励国外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负责人,这个新的负责人英文的缩写叫CEO,我们国家翻译过来叫首席执行官。许多同志问我,CEO到底是董事长还是总经理,我无法回答,我讲它既不是董事长也不是总经理,是一个怪物,为什么?因为它的权利构成非常有意思,他拥有全部的总经理权利。CEO产生之后,董事会退出经营决策,原来董事会有两个权,一个是管人,一个是管事。人力资本登上历史舞台之后,董事会退出了经营决策,董事会只干一件事,选择、考评、监督,决定代表人力资本的薪酬制度,已经不管事了,管事与他没有关系。所以你们注意国外的委员会有三个机构,一个是提名委员会,一个是薪酬委员会,一个是审计委员会,别的事不管。所以CEO的权利非常大。但是CEO的纲是给人力资本设计的,全世界的80%CEO都是人力资本,只有个别的出资人本身也是人力资本,主要是给人力资本设计。实际上是滞后变成的结果。我们国家把它当作是称呼的变化,一看老外叫CEO,我们也叫做CEO,我们没有这种制度安排,凡是给我名牌写CEO的中国企业,我多看他两眼,我知道他不了解CEO的意义,根据不是一回事,根据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安排,我们现在没有这个权利和范畴,谈不到。不过讲这个问题有点麻烦,上次讲完了以后,一个记者写报告,他说中国的CEO都是假的,这不是让我得罪人吗?据网上统计我们国家统计,有两万多人宣布自己是CEO。后来我找记者算帐,他们瞎写,结果记者回答我叫我哭笑不得,虽然你没有说他们是假的,但是我发现他们是假的。实际上我们根本不这种制度。
所以我想,我们企业竞争力提升第一个方面就是体制创新,怎么创新?要看到世界潮流,也坐在家里自己琢磨了。再琢磨还琢磨不出我们的困境,要研究它,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体制这块的问题会影响竞争力要进行体制创新,怎么创新?看起来是三大制度,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管理机构,背后的三个制度落实到人的上,当落实到人的身上,发现人分两种人,成为两种不同的要素,因此两种设计要按照两种不同的要素来设计。
影响企业竞争力背後的第二个原因是技术问题,我们叫做技术创新。
现在技术创新不行,因此企业竞争力也不行。我们为什么技术创新不行?因为我们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我们国家非常缺乏把知识很快转化为技术所谓的孵化器。知识在现在不值钱,互联网时代一上网什么都查到了,关键是知识变成技术就值钱了,怎么把知识变成技术?就是孵化器的问题知识变成技术的孵化器是什么?美国人叫做实验室经济。就是一定有大量的现代化实验室,而且实验室的运作是企业运作,所以叫实验室经济。因为任何人都只有在实验室才能把知识变成技术。实验室经济是使知识变成技术的孵化器,这是美国人一直强调的问题。我们国家把开发当成孵化器了,到处办开发区。孵化器是现代化的实验室,是实验室经济,只有在实验室经济中间才能尽快把知识变成技术,才有企业的自主创新,我们国家没有这种孵化器,所以有就两种东西,要么偷别人东西,是知识产权的问题,要么骗人,我们非常缺乏孵化器。中国现在技术创新最关键的问题是实验室经济的构造问题。实验室经济是我们现在最大的瓶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本科教育还不错,国外排名还可以,我们最关键是研究生教育不行。所以我不太赞同高中生到国外上大学,因为我们的本科教育和国外差不多,主要是研究生教育不行,为什么?研究生上课都在实验室上课,我们国家这个很差,因此我们研究生教育不如人家。我们的最大瓶颈是实验室经济不发达,包括中关村现在就是依靠清华、北大,我们的实验室经济非常不发达。今年高考之前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他的孩子肯定能上清华了,考试没问题了,问我上哪个专业好,我说别问我,问你,你能上孩子上哪个专业,现在是双向选择,我说如果家里穷的话,想让孩子尽早赚钱,就让孩子上我这个系把,四年以后肯定能赚钱了。他说生物学院很好,我说当然很好,这是贵族学院,你能不能花那么多钱,那上四年大学刚刚入门,有人讲这才刚跨进一步,而且还要继续深造,要出国留学,一个是美国一个是英国。美国不太好去,美国是一种社会福利,美国不愿意他们创造GDP,让你享受GDP,英国好去,但是英国是产业化社会,像这种专业,我调查知道,学生一年加生活费一天30万,你能上孩子上多少年?我们的实验室经济很差,所以我们下一步的关键推动实验室形成最终带动经济的形成,最终带动企业的技术创新,最后企业才能有竞争力。我想竞争学告诉大家,评价竞争力就两条标准,一个是产品差别,谁决定这个能力?一个是体制创新,一个是技术创新。体制问题依赖技术创新,技术问题依赖技术创新,怎么创新?大致上思路就这些思路。给我15分钟时间,我已经超了5分钟,把大致的框架告诉大家,我想我们讨论就是讨论这些问题,谢谢大家!
提问:魏教授你好,我想提一个可能与今天的话题有点远的话题,你作为权威经济学家,对郎先生和郭先生之间的争论怎么看待?
魏杰:郎先生关于那个企业的报告我一直没有看到,我一直在找他的报告,但是我一直没有找到郎贤平先生的报道,所以我也不能讲郎先生不对,也不能讲顾先生不对。因为我没有看到关键的报道,没有看到原文,所以我没法讲他们两个谁对谁错的问题,也没有看到争论的焦点,关于那三个企业的报道,所以我很难讲你这个问题。
提问:我现在补充一下,如果说你做这个事,遇到这样的事,你该怎么分析这样的问题。魏杰:我肯定找到所有的资料,因为无法评价一个企业,只有拿到他原始资料才能回答,不然无法评价他,怎么评价他,而且资料还必须是真实可靠的资料才能评价它。
提问:现在国有企业改革,有一个经济学家提出产权改革是唯一的出路,你怎么看待的?
魏杰:我现在没有看到哪个经济学家把产权改革作为唯一问题讨论,现在我们看到是国有企业改革,唯一是产权制度的问题,实际上我还建议大家,产权制度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国际上产权制度包括五个内容:
第一个就是产权清晰,产权必须清晰,怎么清晰?有一套机制的问题;
第二产权具有流动性,产权必须流动起来,流动不起来就没有意义。
第三产权结构合理化。
第四产权组织方式合理化,产权组织是不合理也不行。
第五产权是纯粹经营型产权。产权是纯粹的经营型产权,现在国有企业不是,他身上背了一大堆东西,过去体制一大堆的东西背在他的身上,比如债务的问题,还有退休金的问题,等等问题要解决才可以,涉及到如何解决国有企业身上背的这些问题。就我知道的经济学家很少讲国有企业改革就仅仅是产权问题,按照我刚才的解释,竞争力是三个制度,产权制度、公司治理结构、管理制度,三个方面才能解决体制创新,恐怕仅仅讲产权制度的人,我想这样的人不是太多,因此我的看法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经理20几年,总体的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在这里可能有一些人对国有企业改革有看法,就是国有资产丢失的问题。现在什么叫资产丢失?得研究才行。现在的投资银行比例,全世界的惯例是一样的,认为任何一个资产有两个价值,一个是资产管理价值,要管资产就是管理价值,资产的管理价值怎么决定?由投资数量决定,投了多少钱帐面就多少钱,投了50亿帐面就是50亿,谁决定资产的管理价值?是投资数量决定,国际上叫投资成本化。同时还有另外的价值叫资产的交易价值,资产要卖的价值怎么定?资产交易价值怎么决定?由资产的盈利能力决定,你的盈利能力越高,卖的越高,盈利能力越低卖的越低,因为买资产的人不是买资产价格是买资产的交易能力,国际上叫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决定资产的所谓交易价格,叫资产价值。现在国企改革中,涉及到的是资产的交易价格,资产价格是盈利能力决定的,赔的很厉害就不赚钱,因此价钱就不高,就卖不到好价钱,所以价钱就低。最近我去山东,住在一个宾馆里,县级市,人家告诉我,老板知道我去了,就到饭桌敬酒,我说这是你建的吗?他说不是,是政府卖给我的。我说你为什么买这个宾馆,多少钱?他告诉我3500万,政府告诉说他投资了8000万,现在3500万卖给我,这叫不叫流失?我告诉老板,我根本不会买,你是傻瓜一个,我住的那个晚上,一个晚上四个人住店,亏的一塌糊涂,为什么卖?我不想买,但是政府非要我买,但是一看帐面是流失,8000千万盖的宾馆卖了3500卖,所以交易价格和管理价格不是一个问题,我们现在一看卖的不到原来的数量就是流失了。我觉得要分析一些问题,不能笼统讲。因此我认为中国的改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尤其涉及到很多问题,尤其是国际惯例,像这种投资压力不研究的话都认为流失,问题就出来了。所以我想国企改革的问题,我们搞了20几年,总体来讲,我们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想超前推进。我想国企改革不会停止,产权改革也不会停止,道理很简单,前提是原来政府就搞不好,如果搞好了我们改什么,就是因为搞不好我们才改,没有办法的事,最后结论是实践回答,也不是哪个学派来回答的问题,任何一个学派的检验标准就是实践,最后都是实践决定理论,没有一个理论评价实践,恰恰相反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不知道我的回答对不对。谢谢大家!
主持人:现在请中国管理科学院副院长孙钱章教授演讲,大家欢迎!
孙钱章:在当今世界政治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和高新科技技术化的今天,深入探讨中国竞争力的问题,尤其是集中探讨中小企业经营力的问题,我认为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要形成企业的竞争力,显然要从相关方面创造条件、配套通过才能解决好。以上发言的各位专家都从相关的角度探讨了这个问题,比如说刚才就从人力资本与技术创新还有制度创新发表了演讲。根据我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此我想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那就是中小企业领导者的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当中讲到管理定人心,他说一个乐队要有乐队指挥,乐队的指挥首先要具备指挥者的素质,要会指挥。根据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我们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现在称为企业家或者是企业管理者,有相当一部分指挥的能力是有问题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分工协作的劳动必然产生管理职能,科学的管理这才是根本。在这个问题中,朋友们,“关注者则企业领导者”这又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在前几年,在评选中国管理英才的过程中,我给管理学家或者说企业届的领导同志们做过多次接触。他们都给我留了相当深的印象,有相当的管理能力或者说驾驭才能。比如说像张锐敏同志,我在跟他们接触的过程中,我没有想到,他们跟我们谈什么?谈经营哲学。研究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我确实感到这里非常集中的一个问题,就是企业领导者的综合素质问题。早在80年代初,我在写社会主义经济管理思想史的时候,翻看了一些史料,列宁当时一度想在六国创造()制,但是他对“长”的要求是非常高的,其中讲了三个精通,比如要精通生产力一切条件。我想在我们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的领导者,现在是否做到了精通生产的一切条件?要提高或者是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我想关键的关键在于提高中小企业管理者、领导者的综合素质。关于综合素质问题,我想起码涉及到五个方面:
1、政治理论素质。
朋友们,我是在北京大学教书期间,1974年我转入了管理领域,后来从北大回到党校。这么多年来,我在研究管理科学的过程中,我形成了一个观点:任何一个国家和任何一个社会,没有单独倡导经济学的,都是倡导政治经济学。前几年我到北欧参加世界第七届世界大会,在这届大会分配的就是这个题目,但是对这个问题形成了共识,没有单独的就企业谈企业,必须纳入到整个格局中看企业,这样的话很多问题才能谈明白。
为什么讲曹德望同志?他是一个农民,刚开始是生产手表的玻璃,后来能生产各种汽车的很复杂玻璃。他在跟我谈的过程中,谈了三个小时的哲学,如何看待市场、看待形势、看待管理。我们相当一部分的中小企业家,我在调查的过程中发展拍脑袋、跟形势,不仅是中小企业,很多大企业不也是这样吗?为什么造成重复建设?还有地方的一些领导同志,又是怎么做的?还不就是这个问题吗!没有从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看待事、实事求是的看待人。我分析过程的过程中,我给企业,真正作为一个企业一个要素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的分析市场,分析别人,分析自己,能这样才行。再一个就是,辩证的看待问题,曹德望还有张锐敏同志,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们都说在经营企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辩证,处在一个好的环境中的时候要注意分析,处在坏的环境中的时候要注意分析,注意转化,这些很重要。然而有的一些企业届的同志,中小的一些领导同志,有的人遇到好的形势的时候得意忘形,遇到不利的形势的时候显得毫无办法,很不注意转化,很不注意形势。我在研究这个方面的过程中,有意一种看法。当企业处在一个好的态势的时候,一般来说禁得起风浪,当遇到不利的态势时候,就不注意转化。那么中小企业的同志,你们在经营管理的过程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所以在许多情况下不要怨天尤人。同志们,这一点很重要,还有拿“认识论”也是一样的。当别人的一些企业搞好的时候,你怎么考察?我想不仅是看现在的一些成果,关键是当初他是怎么设计、创新的,怎么创业的,这样再纳入到过程中,才能向人家学到新的东西。我记得1979年我作为中国青年团到日本考察日本的中小企业,他们在向我介绍的时候有一个专家就讲这个观点,作为企业家来说要学习别人的东西,不要光看结果,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发觉当时他是怎么想的,当时他是怎么创新的。
第二个思想是文化思想,我在1984参加一个世界管理大会的时候有两个概念引起了我的注意,一个是经济全球化,一个是知识经济。我们研究了很多年,到97年产生了经济成果,一个是知识经济概论,我在研究过程当中感慨良多,现在许多企业家主观上想把企业搞好,但是你的知识储备怎么样?
第三个方面专业知识。
我接触到几个中小企业的同志,我问他,你搞这个东西你熟悉吗?有一部分同志讲,他们说不熟悉,我问他不熟悉为什么干这个?他说我有钱,我有资本,当然有的比较明智,说我请了内行人帮助我,这是一条路,这是一种。因为时间关系不展开了。
第四个方面管理能力怎么样。
一个企业不管有多少人,有没有把员工有效的组织起来,你有没有把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有没有形成机制。我出了一个题目叫什么叫管理机制,或者领导机制,一个老同志问我,他说你放过枪吗?我说打过枪,他问我说能从枪口你能扣出子弹吗?我说不行,他说怎么办?我说按扳机。为什么按扳机?这就是实现运作机制。这个老同志给我讲,这是什么机制?!这对我很有启发。你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有没有造成机制?我在这个企业给他当参谋。
前不久,我到广东去,那是一个相当规模的企业,搞的方面比较多,后来我说不行,关键的问题在于领导班子问题,我说这个问题不理顺,想有大的发展我说非常困难,但是怎么理顺,关键是机制的问题,当然道理远远不止这些。再一个心理素养,我接触到很多的中小企业届同志,禁得起胜利,禁不起失败。一到胜利的时候,有几个资本金了,就投项目,很有盲目性,没有经过很好的论证,结果投进去了就压进去了。所以同志们,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禁不起失败。有的一旦百万千万的资本金,一下子处在非常紧张的状态的时候,同志们,你们往往先在心里上败下来了,这种时候你能不能再坚持一下,往往都不能坚持。所以同志们,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或者是中小企业家来说,既然搞企业,就应该有心理准备,要争取盈利,取得成绩,但是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问题在于不怕失败,在于你怎么对待失败,所以很多人重新振奋起来了。
因为时间关系,那么多的案例不可能在这里讲了,但是我强调一点,竞争力,谁给谁?这个“力”怎么形成的?核心部分在哪里?不在别人,首先在于企业家自己。你有没有一个适合当前竞争和有效运作企业的综合素质!我想就这个问题,先讲这么多。谢谢!
提问:你自我感觉管理者在每一个企业GDP当中,或者是在附加值当(听众太远听不清楚)。
孙钱章:最近两年多来,我帮助国家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在制定现代经理职业标准,从初级到中级、高级,其中最挠头的就是量化问题,这个问题尚在探讨之中。据我了解,国家行政学院也在探讨量化问题,至于全重我是这样想的,企业家的作用恰恰在于发挥别人的作用,别人的作用通人更好的整合自己,包括资源。这样就能发展起来了。要说建立一个权重和量化标准的问题现在正在研究,据我了解,现在不仅是国家行政学院,也不仅是中国职业经理人研究中心,据有了解还有以外的一些组织,我们早在80年代中期,我就跟清华大学的一个老教授,我们当时试图做一些量化分析。我们搞了一个以后没有成熟,在这个问题上也恰恰是管理学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提问:我是中国改革报的记者,我很赞成你的观点,一个企业观念,国有企业这种现象出现的比较普遍,我想问题的问题就是说,现在在采访的时候,很多企业家不是培养而是发现的,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回答:这里涉及怎么看待“家”的问题,在管理企业这个问题上他有他的长处,也就是说能达到专家的层面,所以是企业家。在这个过程中,现在是发现与培养的问题,我认为二者不可忽略。因为我们国家的现状是我们没有储备这么多的职业经理人。尤其是高级职业经理人,没有储备起来。因此在目前的情况下才能发现,或者说这里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发现。当然有一个问题,前提是什么?已经经过了培养才有发现的基础,他存在,你去找到他。但前奏显然不管是咨询也好,还是实践也好,还是其他提供条件也好,他已经是经过一番培养,或者是具备了作为企业家的基础。
提问:你刚才说中国的企业家是专家还是什么,我的观点是,特别是中小企业家,不是专家而是专制家,中国的中央一个体制是法人说了算,一言堂的现象非常严重。想向你请教一下什么样的企业家还是好的企业家,什么的管理者在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谢谢。
孙钱章:关于企业家的问题,我就说,他对经营和管理一个企业,确实能达到一种专家的程度。比如说,张锐敏,还有我们国家企业的一些成功领导者,他们对企业的熟悉程度,比我们这些教书的熟悉多了,这么多年来我研究了微观经济管理,研究领导科学,研究区域经济管理,实在讲,我还发现一个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学家,让他到实际运作企业的时候,据我现在了解没有一个成功的。这涉及到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问题。我们国家企业届出现了很多多年来能有效的、优秀的运作企业,说生产管理,还是说经营管理,还是其他方面,这说实在的,有的知道的比我们多,他们知道的比我们更鲜活。这个叫做企业家。但是有一个看法,我们的企业家用的太碎了,用的太俗了。包括一个人搞一个企业,搞一两年一样是企业家,但是在交谈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别的不说,拿科学决策的过程中,从程序到方法到技术,学术的跟他探讨起来他说不出一个一二三,但是社会上总称,你是企业家,尤其是大家,或者是面子上的事,你是企业家,但是实在讲我认为他不能叫企业家,或者说我们界定,刚才不是说CEO,打这个界定的时候,这确实要慎重,否则的话,这个“家”也太多了,这个“家”这么多怎么把这个企业搞成这么样?我组织了一套现代企业人事制度典范,我调查了60个企业,调查的过程中,有的企业负责同志可以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当初他是怎么设计的,怎么想的,但是也有一些企业领导同志,我听谁谁谁帮我制定,这样的话很难成为企业家。
主持人:现在请北京理实佳讯管理顾问公司董事长、清华大学总裁研修班客座教授王颖先生演讲。大家欢迎!
王颖教授:大家好!
当今中国的企业各领风骚三五年,据统计中国的企业寿命只有2.7年的时候,我们现在来探讨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问题,显得非常有意义。提到竞争力肯定是有对手,有对手才能谈的上竞争力,自己孤掌难鸣。以前给我说的是25分钟,现在是15分钟,所以我尽量在短的时间里把我的观点讲述完毕。我在原来的准备里集中说明三个问题:
第一个到底企业的竞争力是怎么体现的。
第二是对中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建设自己竞争力的主要障碍在哪里。
第三是建设竞争力主要的关键点是什么。
既然是跟对手相比,又是在国际现代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进行竞争,所以一定放在国际的环境下,需要看一下国际的游戏规则。一直以来中国的企业衡量竞争力发展的时候,第一类的指标,举例来讲像销售收入,实际上反应的是规模,规模反应的是资源的占有和你的派头,但是实际上延伸到了企业的盈利,也就是你的资源到底赚钱了没有,近而发展到赚的钱占用了多少资源,能不能占的少一点,能不能赚的快一点,这是反应的资产的盈利效率和以现金回报股东的能力。背后隐含的是,企业是以追求规模转向追求效益,更重要的是慢慢由追求效益转变成追求效益的效益,不光要赚钱还要赚的快。在这种衡量企业价值的情况下,可以看的出来真正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是取决于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衡量不是今年创造了多少利润,而是明年、后年你乃至更长久的你能创造多少价值,企业价值的就是追求价值的最大化,价值是什么?是一个企业持续的盈利能力,你要赚一时的钱还是一世的钱?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是建立持续竞争能力,解决之道是以战略为导向,建立实施操作的系统,核心对企业家来讲解决三大问题:
第一个是企业要做什么,这是发展战略问题。
第二是如何做,是运营管理问题。
第三是谁去做,是企业家和经理人的职业化程度问题。
也就是说关键点在于企业的竞争力体现是持续的盈利能力。我们看一下,对企业盈利的障碍和竞争力的障碍主要在哪里?从中国的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整个发展从一次创业来看,是国家的政策导致的机会,它的战略乃至关系是创造的机会。但是我们看得出来,在企业的原始积累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暴力时代,暴力时代空间盈利很大,所以决策的潜在机会成本比较小,也就是说有10个机会有5个可以盈利,现在进入了二次创业阶段,现在是微利时代,激烈的竞争导致利润摊薄,这种情况下,决策的潜在性大,有10个决策有8个成功才有盈利的可能,一个决策失败甚至可以遭到灭顶之灾。这是从起步的角度看,从经营管理的运作层次看,中国大多数的企业问题主要集中在战略和运营,而不是在策略,企业的运营层面可以分为战略、策略和运行,主要问题在战略和运营,为什么这么讲?因为这两个问题都需要企业家有系统性的思考能力。举例来讲,中国的企业小企业缺乏有远见的战略方向,经营决策主要以机会为导向,缺乏可持续的成长方式,盲目贪求大而全,缺乏独到性的核心能力建设,竞争性的是消耗,缺乏战略性思维和共识,主要靠强权领导而不是战略领导。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以贸易或者代工起家的大部分企业,工厂的组织形态远远胜于公司组织形态,条块分割,反应速度降低,没有形成职业化的系统,从战略要运行到经济反馈都是断裂的,价值链也形不成闭环,难以实行大企业的发展,因此众多的场合,号召企业做强做大,但我认为中国的企业具备做大做强的愿望,但是根本没有掌握做大做强的方法。从运营的角度来看,我们企业在建设“两力”,是领导力和执行力,但是领导力的建设是强化个人威信,执行力的建设主要是强化个人的威信,而这两者都是不具备可持续性的,这是最大的误区之一。领导力建设为什么要加强战略和文化管理能力,我们的执行力真正要建设,对于企业而言的执行力是加强他的执行系统,而不是单个经理人。刚才大家看到的图片相当于耍龙灯,龙头由于以机会为导向,缺乏战略的引导,龙头摆动非常随意,但是耍龙灯,龙头一摆龙尾被甩的很远,但是龙身子又缺乏这跟筋,是一段一段割裂的,所以龙尾巴一甩动龙头都不知道到哪里去了。因此我们探讨企业的执行力,决不要探讨仅仅实现经理人员的行政力,而是一套执行系统。
造成企业竞争力最大的障碍,刚才听两位专家谈到,我非常赞同,主要威胁是领导层的威胁。因为中国主要的经营者多数是从行政长官或者生意人的身份开始的,经营管理主要靠经验和家族的力量,缺乏专业知识和管理培训,而我们的竞争对手却是一批职业经理人,拥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和熟悉经营管理的战略方法,因此这实质上是一场职业选手和业余手的比赛,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因此这种情况下真正可怕的对手是我们自己和领导人,这是造成竞争力最主要的障碍极限。当然站在企业的组织者角度里看,我们尽快实现的是个人能力向组织能力的转变,个人能力向组织能力的转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管理技术,一个是管理团队,我们原来的起步主要靠个人,主要是能人打天下,赶上一个好的能人,企业就起来了,赶上一个平庸的领导者这个企业可能是一蹶不振。
刚才简要的说了一下障碍,两个方面:一个是领导者,一个是管理系统。
概括一下,我认为中国企业的成功大多数一个产品或者是一个项目或者是老板个人的成功,而不是一个真正企业的成功,我们知道脑白金,我在多个场合做过调查,没有人不知道,但是知道脑白金知道是哪个企业生产的,知道的人不会超过1/10。我们房地产楼盘的知名度远远高于一个房地产公司的知名度,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不是一个真正的企业成功,而是产品项目或者是老板个人的成功,这种东西关键缺乏可延续性。另外中国95%的公司是在做买卖而不是在做企业,甚至95%的公司不是真正的企业,对于国有企业来讲主要是工厂,对中小的民营企业来讲,它的状态基本还是作坊,对外国企业在中国主要是办事处,中国的问题是转型期结构性问题,是能否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不是今天赚不赚钱的问题。
如何建设企业的竞争力?我们需要回顾一个最基本的商业逻辑,企业的竞争来源,企业竞争需要两个优势,一个是比较竟争优势,一个是核心竞争优势。比较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借助转移,渠道严格或者是广告的拉动获得,而核心竞争优势的来源只能来自制度与文化。我们需要了解一个事实,当我们需要做百年老店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世界上存在历史超过百年的组织只有两种,一个是教会,一个是学校,这两组织的共同特点,都有深入人心的信仰和传统,而这两者是超于商业目的的,也就是制度与文化的问题。从商业逻辑的背面来看,制度文化长久来说将获得持续竞争优势。但并不是企业想获得短期的比较竞争优势就不需要制度与文化,因为制度与文化是战略与竞争的基础。一个企业选择什么样的战略,受到制度与文化的左右,能不能将这个战略执行下去更需要制度与文化,为什么这么讲?三个方面:第一战略决定方向,决定我们一起做什么,而制度决定大家一起怎么做,第三是文化,是一个共同信仰,它要回答为什么大家都愿意这么做。在这个问题的时候,我特别提示一个这个现象,我在很多场合谈到,我们完全没有对(英文)如此狂热,到中国拿走几百万美金非常不值得,原因何在?是因为大家忙于研究通用公司电子商务、缺陷管理、无边界管理等经营战略,认真研究韦尔奇领导艺术的时候,千万不要忘掉三个事实,通用公司科学严密的治理结构和强大的董事会,这是制度安排,只有这样的情况下才能安排采用会产生韦尔奇。如果我们有这样的制度环境,我们也会产生韦尔奇,如果没有这样的制度环境,韦尔奇也玩儿不转。这是真正我们要学的东西。
第二,我们同时还要了解到通用公司深入人心的3C文化,渴望变革,注重业绩,这样才能使韦尔奇一呼百应而且才能平稳的过渡到新的接班人(英文)身上,大家看到(英文)他上台以后,大大的改变了韦尔奇的文化,但是没有指责他,他如果不变反而会受到指责,原因是什么?原因是通用公司有真正不变的整体,就是渴望变革本身是不变的,而策略完全是可以变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规划发展文化,制定制度,不断持续打造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这在是真正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真正企业的管理循环是由战略制定绩效考核,管理报告,但是我们企业驱动是靠人为地人盯人的办法实现的,这种东西不具有可实施性。国外的优秀是怎么管的?1—6月份是战略思考与分析,6—9月份战略颁布与召开战略执行会,9—12月份是制定年度经营计划与财务预算,并且召开战略的财务预算大会,签署一些合同,第二年又开始战略目标制定,这是完整的战略目标管理循环,我们的企业几乎100%没有建立起来这样的循环。因此在这样的转变情况下,既然是领导人是最大的障碍,我们要知道,中国的企业领导人要逐步的实现由一个角色的转变,从战术领导者变为战略领导者,核心要做好三件事,第一个是战略决策,第二是资源整合,人财物资源的整合,第三是关键结构与程序,像基业长青一样。在这样的职业化管理体系下,各级经理是要稳定的完成规定的管理工作,就像跳水一下,我们需要一个规定的跳水动作,我们现在我们的职业经理人80%以上的动作都是自选动作。
我认为,企业的竞争力的体现在于持续盈利能力,而持续盈利能力取决于制度与文化,因此对中国的企业来讲,一定要回归到契约关系下经营管理的本源,开展经营价值的经营,进行经济业绩的管理,而公司需要在战略的引导下,在一个管理框架内有序、高效的循环,而经理需要在绩效的驱动下,在一个职业的体系内,准确无误的完成规定任务,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出现百年的企业,否则还会是各领风骚两三年。
提问:你可能比较推崇国外的一个模式,但是我想请问,中国的环境和市场跟体制跟国外有相当大的区别。我个人的观点就是可能国外的模式也不是放之四海皆准国外的模式,国外的模式哪几点值得借鉴。
王颖:可能我在谈的时候引用了很多国外的例子,使大家有一个误解,说这是国外的模式,这不是国外的模式,第一个是管理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第二是我们确实需要研究和学习国外很多企业,但是这个问题不是国外,而是因为我们研究大企业和优秀的企业成功规律和经验,因此这个模式,如果我讲的思路,思路不能叫模式,他是大企业的或者优秀企业或者做强做大的成长性的思路,而不是国外的模式。中国的传统文化谈到了道法术,道就是观念和规律,法就是一套体系,术就是技巧。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在道者的层面里肯定是东西方文化相互交融,东方有东方的东西,西方有西方的东西。法制的层面我指,还是认为老老实实向西方学习,技术的层面是技巧,熟能生巧,不同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所以在法制的层面为什么向西方老老实实学习?原因我是这样看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到今天为止,没有真正的形成社会化大生产和商业竞争,从明朝开始出现了萌芽,后来清军入关以后闭关锁国没有经历这样一个时代。整个两百多年的文化是农工文化做起来的,但是这个时候西方在干什么,他们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化大生产的革命,是而我们现在用二三十年代走人家二三两年的历史,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承袭了很多是农工文化的特点,而这种东西不适合不支持社会化大生产。这种方法要改变或者适当优化一直以来形成伦理文化,而更多的要建立契约文化,而逐步的建立体系性的管理,制度文化的管理支撑大企业的发展,而不是把企业的发展完全嫁接在一个人的身上,这种很难延续。这里面当然有方法问题,也有文化问题,所以我并不是强调这是西方的完成照搬西方。这个我非常不主张完全照搬西方。
提问:(观众远听不清)领导导致企业的衰败,这是领导的责任还是员工的责任?王颖:领导的作用肯定是非常大的,但是我这个我是这么看的,企业的问题是,领导是在一个制度框架里发挥作用还是制度围着领导转,问题在这里。刚才举了通用公司的例子也在这里,我们丝毫不否认韦尔奇重要,没有韦尔奇通用不会有今天,但是我们要看到是因为有了通用才有了韦尔奇,而不是先因为韦尔奇才有了通用。在这个问题是人制与法制的差别,领导一个生产要素,哪怕是人力资本,但是也是在一个制度框架和文化环境下发挥作用,而不是全国的幸运嫁接在一个领导人的身上,这是非常危险的!关键它是不可延续,所以这也是我刚才提出学习韦尔奇学习什么,应该学习背后通用的方法和制度,而不是学习韦尔奇的本身。韦尔奇实际上只是一个一个演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他身上很多东西无法复制。通过他这个例子来做一个说明。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颖先生,现在请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郝润昌教授。
郝润昌:我的题目是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与企业战略,也与企业家相同。刚才王总已经就企业战略问题发表了很好的见解,我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要靠三点:
第一,要靠企业发展战略。
第二,它要靠企业管理。
第三它要靠企业文化。
如果今天我们的企业少了某一个方面,那就等于少了一条自己可以快速走路的腿。这两天大家和经济学家进行了碰撞,也和管理学家进行了碰撞。刚才那位宋教授给我的印象,他似乎更多的讲,从社会制度来探讨自己的观点。我今天讲从战略学和战略制度应用跟大家谈谈。
我总觉得一个人的智慧,当他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人们想象不到的力量,所以我和朋友们、同志们或者概括的叫企业家们在交流,就是制度在现在的条件下,在中国发展当中,我们用智慧的力量把自己的企业搞上去。一个外国的学者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说:“企业家的永恒追求是财富!焙罄此财笠导矣凶约旱淖婀,我想企业家只有能够创造自己本身大量的永恒财富,他才能为自己的祖国做出贡献。
我在这个地方和大家谈企业战略问题,就是想把企业家的创造,和国家财富的积累结合起来,如果说市场竞争靠的是产品的话,那么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靠是产业。我本人研究的范畴是研究国际关系的,是研究大国竞争的。大概在十几年前,一份外国的刊物说的具体点是法兰西的刊物,他讲在和平条件下,国际间的竞争是企业之间的竞争,拿我们法国来讲,我们的各个企业就是竞争战场上的战士。受这句话的启发我看,我说未来10—15年,究竟企业发展与国际关系的影响,他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正是有这样的好奇心或者是在学术中的追求、满足,我研究了十多年的企业问题。今天回过头看,当时法兰西的人的见解是正确的。所以我今天坐下来和大家谈企业战略问题,而我谈企业战略,不同于有些专门研究企业发展战略的教授们那种切入点。我是从把大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一些思维方式,用到我们企业家当中来,看看能不能够启发他们的智慧。
下面为了我讲题的方便,我想讲这么几个观点:
1、什么是企业竞争力与核心竞争力。
在有战争的年代,军事竞争成为国家和民族生存的基本手段和唯一手段,在现在的条件下,企业经济竞争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和方面,如果我们的国家没有企业的高速发展,在关键竞争中取得成就,那么我们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是没有胜利可言的。
所以我讲竞争是两方的,是多方的,凡是有竞争,要取得胜利,就要体现竞争力。什么叫企业的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做了这样的定义。我认为从企业的角度讲,我的产品在市场上能够卖出去,能够卖出去就应该说具有一定的竞争力。但进一步细化,这个竞争力有一般的竞争力,具有主导性的竞争力,还应该有代表垄断性的竞争力。微软在软件上是具有垄断力量的竞争力,像IBM或是像诺基亚他在手机市场和电脑市场上,在一定意义上有阻断市场的竞争力。像农家的小贩,背着萝卜到市场上销售,他也可以卖出去,他也有竞争力。每一个行业都有每一个行业的竞争力,如果不这样的话,我们怎么搞大的、搞良的、搞尖的,卖馒头的有卖馒头的竞争力,卖白菜的也有卖白菜的竞争力,所以各位要想到,你如何在你那个行业获得竞争力,这恰恰是最关键的。
什么叫核心竞争力?能够做到本企业在市场上不倒闭的,能够做到我刚才说的主导性的地位,就应该是他的产业或者是产品就有了竞争力。手机行业同样也是一样,不仅仅是轿车行业。
既然获得这样的竞争力,你怎么才能够做到这一点呢?那就是企业要搞自己的战略,一个企业的总管他就应该有把握本行业企业发展的前景的能力、驾驭企业走向的才干。如果你近期没有,你就应该向这样方向努力发展,任何财产任何的智慧,都是在实践当中创造出来的。如果在以前已经有这个智慧,你一开始就可以(不清楚)假如你是在长期发展企业,在竞争当中磨炼自己,随时不要忘记我应该随时总结经验,在智慧上如何突破,来磨炼自己。所以国家也比较,也和企业一样有很多相似之处,一个大国它可以变成一个弱国,同样一个弱国一个小国它可以变成一个大国,回过头来,一个小企业可以变成一个大企业,一个大企业再过几年工夫,它可以经过几年不知不觉的破产了。包括今天还有很大的企业破产,民营企业想他发展起来,每个企业成长或者它的衰败,都是有各自内在的原因和具体的原因。经济学家可以归纳为某一个原因,我认为管理学家,企业将本身缺乏智谋是相当关键的。这是我觉得应该看到企业战略对于企业发展的成败关键作用。
什么叫企业战略?企业家或者研究企业战略的专家是这样决定:研究企业宏观发展方向的、目标的专门学问叫企业发展战略。我给它概括一下,战略是来自群众的,把群众的智慧用到发展企业方面,这样的战略就叫竞争战略,一个企业家、一个战略学家,不排除人类发展一切有用的智慧。
具体讲成功的战略,它对于一个国家来讲,它该是多么的重要。举一个例子,在中国的东汉末年,在关键性的时刻,就是刘官正嫁了诸葛亮,如果没有刘官正,诸葛亮在战略思想,就没有后来刘邦叔变成死亡。所以我们看到我们在关键时刻,在一个国际大形势转变这个时刻,一个智谋者、一个勇敢者、一个善于左右形势的人出来,他可以影响国家历史的发展。所以我建议同志们回去好好琢磨他是怎么对待的。上次在深圳讲过,我特别给在座的企业家讲了这样一篇文章,好好读一读。我在法国学校讲中国战略问题的时候,我特别推荐看你懂不懂,这是我们中国智慧发展,在那个时期的一个高度,希望大家借鉴吸收、吸纳我们民族文化、智慧,经过创造,改为己有。
在这样的情况下从发展来讲,企业战略要给自己明确一个战略化的发展方向和定位,怎么定位的呢?”我要自己干,这就是最大的竞争力,也就是说曹操也好,别人也好,继承天下的惟有刘皇叔也,战略目标非常明确。企业的战略文化是什么?刘皇叔和刘汉章结成了铁哥们,今天来是群体关系,如果我们企业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在今后的竞争中,就可能把握发展方向,主动起来,由一个小企业成为一个大企业,不信你们回去试试。
怎么制定战略?首先企业家要有企业家的勇气。有些企业家平时并没有战略,但是他发展起来了,那个企业家琢磨琢磨他,他肯定有别人不一般的地方,他的优势,他虽然没有文字的东西,但是他肯定有自己的超人的某些理念。他已经给自己搞了一个不成文的发展目标。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在过去学术讨论会和我们圈子里,我特别推崇吕布韦的战略思想,我起了一个名字叫吕氏定律,核心问题是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大家可以看看吕布韦他是怎么成功的,有目标。我的朋友说,你不要讲吕布韦,他为了战略目标不择手段。我说对,吕布韦他在实施自己战略的过程中,采取了非理性的、非道德的手段,我们可以剔去它,不要它,但是他会选择一个战略的发展目标,这一点仍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一朵鲜艳的红花,不知道同志们…我们对古文化采取吸收和批判的问题,对吕布韦最初的效益最大化,我觉得企业家尤其需要这点。吕布韦提出的是从政治家的角度出发的,你要有目标,要奋斗。
举一个例子讲。在东北,现在我们那边有一个卖小土豆的食品公司,开饭店的。老口子开饭店的时候开不下去了,觉得这个饭店越开越赔钱,是卖面条的。后来这个企业家走到路上,这个企业家看到小土豆不错,他在东北,于是他开起了小土豆,很快把企业做大,而且做到了北京,他夸下?谝晌泄穆蟮崩,他能从别人的一句话中启发他的勇气。我们躺在苹果树下掉下,苹果掉下来都不会想到牛顿定律,但是牛顿想到了。我们有人在苹果树下意识到,或者是搞拔丝苹果不也是有卖点吗?所以我们需要勇气,需要开发智慧。在这点我想我们企业家要特别在这一方面要做更多的努力,这是我讲的第二点。
第三,企业家怎么才能取得成功,有了战略并不一定会实施战略,有几个值得注意的地方,我想概括讲几点:
1、把你的资金用到最该用的地方,不能分开。就战略的话来讲,拿破仑曾经讲过这样的话,我打仗战争的,整个艺术就是在决胜点的兵力要超过敌人,我怎么大赢他,就是我和他较量的过程中,在那个地方一定要把最大的兵力胜过别人,我要保证战事的胜利。同志们这军事家的制度经验之谈。再说,共和国的历史上,也不就是靠大决战赢得胜利吗?假如你们有战略的时候,你们的战术可以改变,假如你用战略的话说,你战略性的思维是战略性的部署,但是是导致量的分别。
今天如果我们企业家把企业做大,要想使自己发生质的变化,在竞争中由过去一般的竞争,由过去一般的竞争进入指导地位,我认为就要采取战略性。有些时候卖股票,最近股票涨了,我的一个朋友他突然拿到一个什么点,他发了一个小财,这是搞股票的风险性造成的。因此我想我们把主要的兵力,用在关键性的战略上。
2、在战略选择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双方较量,影响到你前途命运的那个点上。诺基亚的老总说,我在进行决策过程中,要保证自己的成功而又不赔钱,我必须保证自己在本行业中进入到前三名。你研究诺基亚如何成功的,很有战略意义的。本来想给大家讲讲过程的,但是因为时间问题,免了。
他选择的时候,恰恰选了一个在信息条件下,最有市场的手机行业,诺基亚的成功不仅使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打了一个翻身仗,而且使一个非常困难的国家变成了一个最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当然这并不是诺基亚一家公司的功劳,但是可以看出选好一个点,对于我们企业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都会带来无穷的好处。
最后一点是综合的考虑企业的发展。刚才讲了企业发展靠三大制度,如果少了哪一个制度,就要堵住哪一个制度。因为时间的关系,可能超过了。
给大家利用这段时间谈了几个观点,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我们的企业家把自己的企业做好,做好我们的企业不仅仅是本企业的问题,是影响到我们国家整体社会发展的问题,是影响我们国家在今天和未来从事国际竞争的问题,也影响到我们国家的世界地位和国际安全的问题。因此大家要从这样的全局考察问题,可能搞好企业过程中就更有信心,勇气更足。谢谢大家。
主持人:由于我执行时间的规定,一直心太软,所以整个时间严重的超时,现在不太提问,现在请张庆斌先生演讲。
张庆斌:我是来自河南的一位民办企业代表。现在把我们的村办企业情况给各位代表汇报一下。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朋友们、大家好!今天非常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这里,参加本届中国竞争力论坛暨中小企业竞争力高峰论坛。
作为村办企业的代表,我将与诸位一起以新乡县造纸厂为例,共同探讨一下承担企业发展的问题。
我们新乡县造纸厂东临107国道,西临北广铁路,交通便利,地质位置十分优越。我们新乡县造纸厂创办于1976年,不仅是豫北新乡早也行业发展最早的企业,也是我们周边企业造纸企业立足,但是由于我们村发展安于现状,没有及时扩大集体经济规模,逐渐落后了我们周边几个临近村。为了谋求发展,村里于2002年5月份改选新一届村委会,作为新人,村委会的负责人,我也感到担子很重,也及时着手于进行村办企业的改革,促使企业加快发展步伐。90年代中后期,我们国家大力调整了产业正确,对于那些污染严重,规模小的造纸厂进行了全面关、停、并、转,并要求2002年年底产量要达到3万吨规模,2005年底必须达到5万吨以上的生产规模,我们新任村委会班子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通过科学的市场调研,决定疏通融资渠道,走规;,将企业做大、做强。
2003年元月,河南省经贸委与河南省环保局,批准我厂上马年产十万吨生产技改项目,在将大量造纸厂关停,新的造纸厂继续增加的情况下,该项项目的实施非常有利于我们村资源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也有利于实现所有不同领域的最大化。对于年产10万吨高项目低(不清楚)项目的扩建,我将从两个大的方面介绍给大家。
第一就该项目的前景而言,目前造纸行业可以说与钢铁、汽车、建材等工业同处高速增长的产业,是为数不多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的行业之一,据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的资源市场将出现1千万吨左右的缺口,美国国家咨询首席执行官说中国正在成为第二大消费市场,任何企业要想在全球竞争中获胜,就一定要重视这个新兴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市场,针对我们心在新乡县的造纸现实,我们造纸厂的优势更加明显,原料上,河南作为农业大省,造纸需要的秸秆和原材料非常丰富,有利于降低成本。在技术方面新乡县造纸厂作为我省最早发展起来的造纸企业,已积累了28年的生产经验,培养了大量的技术人才。在生产规模和营销网络上,我们现在有8条生产线,年产五万吨高质量纸,生产的产品目到前供不应求?砍谇篮退耐ò舜锏耐缦鞯。03年我们新乡县造纸厂,年销售收入7866万,净利润1876万,先进单位和上交利税超标企业,被上海市外贸包装系统评为餐厅质量一等奖,2002年被新执行委员评为信用企业15期间中点企业一等奖。在管理方面,我村以村民字治为依托,通过对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全村一千多户,有180多户均投资入股企业的发展,所以企业的发展和群众的基础比较厚,生产的积极性比较高,营造了建筑监督机制,实现了集体集体经济的科学经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的管理系统,为村办企业向现代企业转变建立了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为项目融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介绍一下本项目的投资基金和目前项目的进度等情况。年产10万吨项目,目前计划分两期工程完成。为什么分两期工程?大家都知道,特别是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非常困难,何况一个村办企业,所以分两期工程完成,一期工程上马五万吨,需要投资6600万元,计划到04年年底,准备建成,二期工程还是五万吨,继续投资5千万元,两期工程总投资超过1个亿。项目完成后,第一年产量按照75%计算,第二年按照达到80%计算,以后均为100%,销售价格目前是2600亿吨,成本是2000亿。每吨成品纯利润五百块钱左右。10万吨上去以后每年可以盈利五千万,考虑到设备折旧,平均按14年计算,项目投产后十年基本收回成本。目前此项目的第一期工程已建成高11米,高45米,宽450米,总面积7千多平方比的漂亮厂房,已经建成了。部分设备已经到位,正在安装,目前一期工程已经投入了两千多万,资金缺口还需要四千多万。希望有眼光的创业投资家,将目光投向广阔的农村,也希望各位代表和专家,与我们共同探讨中小企业融资谈的问题,以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张先生,现在我们的论坛进入最高潮,有请中国新闻社总编辑郭招金致闭幕词。
郭招金:各位嘉宾、各位朋友,第二届中国竞争力论坛历时两天,已经完成所有的议程,现在就要结束。竞争力研究是一个很乐观的话题,也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是我们把复杂问题简单化。两句话:中国的竞争力核心企业竞争力,企业的竞争力就是企业家的竞争能力。我想企业家的知识要不断丰富,企业家的眼光要不断的开拓,企业家的悟性要不断被开发,我想搞企业的人每天都在想如何把企业搞好。这两天论坛里头我们一共请了23位的专家、学者还有企业家给我们做了很精彩的讲。我想我们每一个大牌的企业家,假如那么多的专家学者,那么多的讲话,假如有一段话跟你的想法相碰撞了,你记住了,你长时间或者终身受益的话,我想你们就不虚此行了,我们主办单位也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在论坛宣布闭幕之际,我代表主办单位,谢谢这两天来,各位专家、学者精彩的演讲,感谢出席本次论坛的会议代表们的热情的参与,感谢三位主持人的主持,要感谢所雇新闻单位记者们的热情的报道,我们也感谢会晤度的工作人员和宾馆工作人员对我们的周到服务。明天就是中秋佳节,我在这里代表组委会祝愿大家身体健康,事业发达,家庭幸;独,现在我宣布第二届中国竞争力论坛闭幕,谢谢大家,明年再会。
主持人:我们相约明年,现在请朋友们凭代表证,领取全体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