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现辖17个市、139个县市区,陆地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长3024公里,总人口9125万。省会为泉城济南市,青岛是计划单列市。概括起来,山东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地理位置优越。山东是中国东部沿海的一个重要省份,地处北京、上海的中间地带,东临渤海、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西北与河北省接壤,西南与河南省交界,南部与安徽、江苏省毗邻。被称为中华民族母亲河的黄河,横穿山东北部流入渤海。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泰山,座落在山东中部。京沪铁路、京九铁路、京沪高速公路、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杭大运河,均从山东纵贯而过。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山东成为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结合部和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成为中国东部沿海最大的开放区域之一。
二、历史文化悠久。山东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山东境内,发现了中国著名的原始文化-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发现了中国最早的文字"大汶口陶文"和"龙山陶书",发掘出了中国最早的城邦"城子崖龙山古城",有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山东还是中国陶瓷和丝绸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山东的古圣先贤数不胜数,如诸子百家中的孔子、孟子、孙子、墨子、管子,还有农学家贾思勰,军事家孙膑、诸葛亮,文学家刘勰、辛弃疾、李清照、蒲松龄,书法家王羲之、颜真卿等,他们作为齐鲁文化的优秀代表,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孔子故里曲阜市,由孔庙、孔府、孔林组成的"三孔",1994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三、物产资源丰富。在山东境内,已发现矿藏150多种,有58种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黄金、石膏等储量居全国首位,黄金产量占全国的1/4以上。山东是中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棉花、油料、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产量均居全国前列。山东拥有3000多公里海岸线,约占全国的1/6,近海水域盛产鱼、虾、贝、藻等60多种海产品,其中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出口量居全国第一。山东还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境内的胜利油田是中国第二大石油生产基地,兖滕煤矿是全国十大煤炭基地之一。
四、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山东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享誉全国。到2003年底,全省公路通车里程达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3018公里,"三纵三横一环"高速公路网基本形成,实现了省会与各市驻地高速公路贯通。铁路已形成比较完备的网络,通车行程达3087公里。已建成济南、青岛、烟台三个国际机场,开通国际、国内航线300多条。全省沿海港口26处,港口密度居全国之首;年吞吐能力近2.5亿吨,其中青岛港年吞吐能力突破亿吨。全省发电装机容量达3000万千瓦。目前,全省固定电话用户达2425万,移动电话用户达1777万,互联网用户达627万,电信业整体实力和发展速度均居全国前列。
五、旅游业蓬勃发展。山东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重点开发建设的济南、泰安、曲阜"山水圣人"旅游线和青岛、烟台、威海"黄金海岸旅游线",还有齐国故都淄博、风筝都潍坊、江北水城聊城以及红色旅游区临沂、水浒故地梁山、太阳城日照、牡丹之乡菏泽等,倍受游客青睐;每年举办的40多项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吸引着众多海内外游客。山东旅游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六、社会事业不断发展。山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全省现有5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石油大学是全国重点高校。山东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亮点,加大措施,积极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产业化,每年都有大批发明和创新成果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山东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全省拥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20多个、艺术表演场所100多个。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文物;せ、档案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省各地定期举办文化艺术节、夏秋广场文化活动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全省已有25个全国文化先进县,25个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新闻出版事业不断发展,全省现有报纸105种,期刊285种,广播电台18座、电视台18座,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3.6%和92%。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
七、经济实力日益增强。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已持续十多年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3年,全省GDP达12430亿元,同比增长13.7%。今年上半年,实现全省生产总值6899.6亿元,同比增长15.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