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911”恐怖袭击事件3周年纪念日,3年前,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在飞机撞击下灰飞烟灭的惊心动魄场景,仍历历在目,无法遗忘。对“911”的主要响应,是美国发动了一场“反恐战争”,对外挥军阿富汗与伊拉克,推翻塔利班与萨达姆政权;对内则采取了前所未有的反恐措施。3年过去了,国际上恐怖活动依然猖獗,美国国内仍笼罩在恐怖威胁阴影之下。
在“911”3周年前夕,不但在俄罗斯北奥塞梯学校发生了车臣武装分子胁持杀害人质惨剧。9日,与拉登“基地”组织有密切关系的伊斯兰祈祷团,涉嫌在印尼的澳大利亚使馆前制造了新的爆炸袭击,造成重大伤亡。这些事件决非偶然,恐怖组织旨在向人们展示他们的存在与实力。在“911”后一直处于橙色警戒级别的纽约市及美国其它城市,将因新发生的恐袭事件而格外留神。
美国布什政府向伊拉克发动战争,打的是“反恐”旗号,用的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借口。但至今,美国无法找出萨达姆政权直接支持拉登“基地”组织的确凿证据,也没有发现伊拉克发展大杀伤武器的证据,这场仗的“反恐”招牌受到举世质疑。
自伊战爆发以来,至7日为止,美军的死亡人数已经超过千人,这被布什的总统竞选对手克里讥讽为“不幸的里程碑”;因为在战争中无辜丧生的伊拉克平民也达1万人。这场仗,不但令许多美国军人毫无意义地牺牲,也在滥杀无辜、涂炭生灵中制造了更多仇恨,成为诱发新的和更多恐怖袭击的因素。美国一家传媒发表的对巴基斯坦、土耳其、约旦、摩洛哥等进行的民调称,这四个国家的民意共识是,伊拉克战争其实损害了而不是帮助了反恐战;对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进行的民调亦显示,大部分人也认为伊战损害了反恐战,他们主张欧洲人在外交和军事上与美国划清界线。显然,在反恐问题的认知上,国际社会同布什政府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这使美国的“反恐战”更形孤立。
国际社会一直怀疑布什政府发动伊拉克战争的真正动机。美国对通过战争控制石油资源和驻军中亚地区,其兴趣比“反恐”更浓厚,反恐已成为服从于美国全球战略的借口和手段,以便将触角伸到以前到不了的地方,藉以巩固全球主导地位。但恶果是,美国的这种意图扩大了与俄罗斯之间的不信任,也引起许多国家的不满,从而削弱了国际反恐联盟。美国从军事行动中取得的战略利益,可能抵偿不了在“反恐战”中所付出的代价。这场偏离反恐目标的战争,不但未能给美国内带来安全,反而增加了威胁。伊拉克战争对反恐不是贡献,而是负累,只是泥足深陷的布什不肯承认这个事实。往时的美国总统选举,经济议题常是角逐者的卖点;今届选举明显变了,布什不但没有也无法拿出高分数的经济成绩表见选民,反而要靠宣扬“反恐政绩”来推销自己,突显他比对手更有能力;す衩馐芸植老。选民当前迫切追求的,已非各种福利,而是有效的安全保障。今届总统竞选的这一巨大变化,实在是悲哀和讽刺。
布什日前在电视台的节目中谈到反恐问题,他说,“反恐战争是一场持久的战争,要赢得这场战争是不可能的……”也许事后他发觉这句话说得不妥而改口。但这句“说错了”的话似乎更能表达布什内心的眞实感觉,也更能反映当前美国反恐的严峻形势。
来源:澳门日报9月10日社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