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4月22日电 据新华网报道,国家统计局负责人日前在回答关于宏观调控方面的问题时说,我们不主张用过热与否来判断当前中国经济的总体态势,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针对性地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这位负责人说,中国正处于体制转轨和经济加速发展时期,经济发展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用西方经济理论和发展模式来衡量和判断中国的经济发展。
这位负责人说,就拿当前来看,中国经济增长虽然较快,但农业和服务业增长还偏慢,财政支出也基本合理,资本市场基本平稳,消费增长和物价上涨基本是正常的,而部分地区和部分行业的投资确实增长过快,带动了重要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多和某些重工业行业增长过快。大家不必把主要精力放到中国经济是否过热这一概念的争论上,而应当更多地研究具体问题,为经济发展提出好的建议。但也确实需要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控,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预见性,加强宏观调控。
党中央、国务院从下半年开始陆续就加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清理整顿开发区,加强土地管理,控制信贷过快增长,制止钢铁、电解铝、水泥等行业盲目投资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的已经初见成效,例如:农民种粮积极性明显提高,粮食播种面积有所增加,粮食市场平稳;清理整顿开发区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土地供给的约束力有所增强;几个投资过多行业的新开工项目初步得到控制;货币信贷政策的调控作用已见到一些成效。
负责人指出,从目前实际情况看,宏观调控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基本宏观政策不变的前提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还有较大的回旋余地。另外,我们有强有力的法律手段,还可以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和组织措施。当前,从宏观调控政策层面看,为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改变投资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最重要的措施是管紧土地,看好信贷。同时,要着力整顿好市场经济秩序。对于今年经济发展的前景,负责人说,由于经济运行有着巨大惯性,而且去年二季度因非典影响,经济增长只有6.7%,基数较低,预计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还会比较高。随着中央各项措施的逐步到位,下半年经济运行将会趋向平稳,投资行为也可能更加理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