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石门县残联在扶弱助残中,既增开“健康快车”,加快残疾人康复步伐,又疏畅“致富通道”,帮助残疾人脱贫致富,形成了“双轮并驱”的态势,使残疾人奔小康实现了“提速”。
石门县地处湘西北,70万人口中残疾人3.2万,其中1.2万属贫困人口。石门是一个“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山区贫困县,对于残疾人的扶贫工作,特别是残疾人的康复扶贫工作,难度大、任务重、资金少。为了支持和帮助这些贫困残疾人身体的康复,家庭尽快脱贫致富,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制定扶贫计划,县乡两级相应成立了残疾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为城乡贫困残疾人早日康复、解决温饱,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县残联千方百计,多管齐下做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帮助残疾人自强自立。近年来,通过康复扶贫全县17825名残疾人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建立健全基层网络
推动康复扶贫工作
为了适应残疾人工作的发展需要,特别是为了更好地开展残疾人康复扶贫工作,2000年石门县所有的行政村及村委会都指派了由村(居)委会主任担任的残疾人工作联络员,及时反映残疾人的需求,迅速准确宣传党和国家对残疾人的各项优惠政策,及时宣传县委县政府对残疾人的有关优惠待遇,现在每年为残疾人落实税费减免100万元。各乡镇还有部分残疾人自发组织成立志愿者助残扶贫联络站。联络员通过县残联在政府、残疾人及残疾人工作者之间搭起了一座畅通的连心桥。
积极筹措康复经费拓展康复扶贫项目
残疾人的康复扶贫工作最大的难题就是经费问题,县残联在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的同时,通过向社会募捐等方式筹措康复经费。石门县是贫困县,贫困人口中80%是残疾人,为了让残疾人甩掉贫穷的帽子,县残联在大力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的同时,千方百计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对残疾人的同情和支持,让残疾人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照顾,各项权利得到最充分的保障。为了使这些贫困残疾人早日脱贫致富,县残联制定了白内障复明、安装假肢、佩戴助听器、配备盲杖、聋哑儿童语训等康复扶贫计划,通过康复扶贫贷款和组织的社会募集资金实施康复扶贫项目,近年来,他们利用向国家争取到的100万元康复扶助贷款和每年向社会筹措,募捐资金近10万元,使全县8000多名各类残疾人脱贫,其中800多人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开展康复扶贫
帮扶残疾人脱贫致富
从1994年起,石门县连续4年组织开展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白内障复明手术活动,县人民医院被指定为白内障复明中心。随后6年,县残联每年输送一批白内障患者到常德接受治疗,至今累计接受检查和减免治疗的白内障患者达4000多人次,为400多名特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使1258名符合手术条件的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复明率达100%。石门县易家渡镇长青山村特困残疾人贺红珍母子三人都是白内障,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县残联给予他们免费治疗复明后,通过社会的帮助,顺利地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办起了高产柑桔园,如今她家已由原来两间低矮旧平房变成了两层楼房,两个孩子也重返校园,这个家庭开始走上了致富之路。
1997年以来,石门县残联为46名肢残者资助安装了假肢,解决了他们行走的困难,摆脱了家庭的贫困,开始迈上致富之路,在省五届、六届残运会上勇夺三枚金牌的肢残青年晏新华,住在白云乡一个山脚下,母亲患有精神病,母子两人相依为命。小晏18岁那年被砖机齐膝盖下吃掉双腿后,县残联就一直关心支持他,1997年秋,县残联的同志多方求援,三下长沙,为他安装了假肢,又筹集资金5000元支持他在山下的集市边盖起了小商店。小晏吃苦耐劳,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2001年县残联又帮扶他建起了制煤厂,还穿针引线为他找到了如意伴侣,如今,小晏盖起了楼房,夫妻恩爱幸福,生意越做越大,他还被县政府评为先进个人和自强模范。
1999年,县残联争取到了100万元康复扶贫贷款,以小额信贷的方式投放给贫困残疾人户,通过实施种、养、加工、服务为主的康复扶贫项目,加上技术指导和培训,到目前为止,已有200多个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300元以上,基本上解决了温饱和脱贫问题,有的还致了富。如新关镇清河村肢残人余厚民通过残联的扶持,自己办起了洗衣粉加工厂,安排了两名康复对象,第二年就创纯收入近万元,并修起了一栋楼房,两名扶持对象年纯收入也分别增加了2000多元。
(来源:《华夏时报》,记者:太阳星城爱心之旅特派记者 宋体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