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双11”,迎来“双12”。各大电商平台为了冲业绩,在促销的刺激下,年末的这两个月网购市场显得格外热闹。今年电商在促销活动中依旧大打“价格牌”,面对各种规则的促销政策,你中招了吗?
今年“双11”各大电商的玩法十分花哨,定金翻倍、购物津贴、群战队红包、超级红包、店铺红包、加购抽奖……不少网友吐槽“数学和阅读理解不好,都没法购物了”。[更多]
“双12”年底前的最后一个购物“节”,不少网站平台打出了比“双11”更划算的口号。而真的会更划算吗?记者调查发现被曝光的商品“双12”仍然不便宜,比较之下,反倒是平时的销售价格更加优惠。[更多]
一年一度的“黑五”被称为“跨境版双11”。各类跨境电商已经纷纷打出洋货、折扣、潮流、囤货、血拼等促销旗号。[更多]
不少人吐槽电商双11优惠规则晦涩难懂,那都有哪些“坑”呢?中新网进行了梳理。首先,优惠券不自动使用,明明买了或领了优惠券,付款后才发现没优惠;第二,商家优惠限制人数,前**名购买才有优惠,手一慢……[更多]
海淘有多热?如何买得放心?
品牌商家借节涨价来“打脸”
网购狂欢前请先擦亮眼
说好的优惠价格咋就没了?
“双11”提前10天做“攻略”、半夜守在电脑旁边,可是你血拼回来的商品真的是“最低价”吗?日前,中消协发布的《2017年“双11”网络购物商品价格跟踪》显示,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的情况较为突出。539款非预售价格跟踪商品中,78.1%的促销商品并没有便宜,也就是说,这些商品不在11月11日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购买到。与2016年同期相比,这个比例有所增加。[更多]
欺骗消费者无异于玩火自焚
当电商在价格方面失信于消费者,不仅狠狠打了自己的脸,今后,如果电商不彻底改变价格猫腻的现状,恐怕狂热的消费者将会越来越少…… [更多]
别让“烧脑优惠”砸了“双11”牌子
近年,我国电商销售额快速增长,有的电商甚至一跃而为全球性企业,这既靠“双11”模式的推动,更有赖消费者的“神助攻”。虽说让利总有天花板,但商家只能靠挖潜和创新来突破,假如动起歪脑子,靠挖坑设套来引诱买家上钩,不仅自毁声誉,也是自断财路。 [更多]
“智商跟不上电商” 最终损失的是谁?
电商不需要多高的智商,消费者也不需要多高的智商,做生意不是算计,做生意应该是轻松的?克慵谱錾,恐怕是要做到尽头了。清除存在的毒瘤,让“双11”变得轻松,这是应该能达到的目标。 [更多]
专家谈电子商务立法:网购再火,也需法律护航
电子商务野蛮生长带来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重视。自2013年启动立法以来,电子商务法草案就一直备受各界关注。法律的制定能否跟上飞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现状?电子商务法究竟应该侧重;は颜呷ㄒ婊故谴俳缟谭⒄? [更多]
为何不能痛快全场五折?
为什么不能痛痛快快来个“全场五折”?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人士,揭秘“烧脑优惠”背后的“电商营销逻辑”。 [更多]
电商欺诈侵权缘何久医难治?
由于网络交易量大面广,打击不法经营行为更需要公众参与。然而,相较于线下购物,线上购物维权更为困难。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完善消费者权益;せ,畅通消费维权渠道,让维权简单易行,从而倒逼电商卖家规范经营。 [更多]
“双11近8成没便宜” 狠狠打了电商的脸
当电商在价格方面失信于消费者,不仅狠狠打了自己的脸,同时也让“双11”的价值不断贬值。今后,如果电商不彻底改变价格问题,恐怕没有多少消费者会再对“双11”感兴趣了,因为消费者并不傻。 [更多]
假货仍是跨境网购最大痛点 打击要以信用处罚为抓手
跨境电商在为大众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遇到了很多棘手的问题。其中,“假货”问题仍是跨境网购的最大痛点。业界呼吁,打击跨境网购售假要牢牢以信用处罚为抓手。 [更多]
先涨后降、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等这些电商“旧疾”若任由其发展,最后将是两败俱伤。在网购已经成为人们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电子商务迅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构建有效的电商治理体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考验着多方的智慧。我们期待下一个网购狂欢节欢乐多一些,吐槽少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