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番茄酱价格大幅上涨刺激,近两年来,我国番茄主产区之一的新疆,番茄酱加工企业和生产线快速增加,导致番茄原料争夺战此起彼伏,而今年更是愈演愈烈。
由于新疆番茄酱主要用于出口,随着需求国对我国番茄出口贸易壁垒逐渐增多,这种无序竞争必然影响番茄品牌声誉。一些人士为此呼吁,政府要利用市场手段合理调控番茄产业布局,以保障这一在国际上拥有一定“话语权”的“红色”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番茄企业风起云涌原料“争夺战”此起彼伏
受出口番茄酱价格持续上涨影响,近年来,新疆原有的番茄企业纷纷增加生产线,而一些番茄产地更是通过招商引资开始增建番茄酱厂,导致目前企业产能过剩,原料紧缺。
当前,新疆注册的大小番茄酱加工企业已有50多家,而且不断有新的加工企业进驻,仅新疆呼图壁县就有5家番茄收购加工企业。据统计,今年新疆各地还将新建20多条番茄酱生产线。
毫无疑问,在番茄产量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形下,产能的增加必然引发原料争抢,新老企业齐喊“吃不饱”便不足为怪。
多年来,中粮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粮屯河”)、新疆中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中基”)、新疆天业集团(以下简称“新疆天业”)三家公司占据着新疆番茄酱市场主体,三家也各有自己的原料地。而许多小企业的进驻,使三家原有的原料来源格局被打破,无序竞争开始出现。
据了解,今年新疆番茄原料只能满足现有加工量的一半。记者日前在呼图壁县红火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看到,收购旺季,偌大的办公楼几乎空无一人,值班人员告诉记者,由于原料紧张,单位负责人和员工大多出去找原料去了。
中粮屯河有关负责人说,由于番茄企业太多,番茄收购价格随之上升,刚开始收购时只有0.32元/公斤,不久便涨至0.50元/每公斤,而且随着原料越来越少,价格涨幅也越来越大。而去年同期收购价格只有0.30元/公斤,前年更低。
为了争抢原料,尽管原有的大企业在番茄种植时就与农民签订了合同,但在收购季节,随着番茄收购价格一路攀升,农民们纷纷违约,哪里价格高就卖到哪里。对于农民违约,企业表示也无可奈何。
价格刺激、政府调控缺失引来无序竞争
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新疆番茄因为品质好、出口效益高,几乎一夜之间天山南北便涌起数百家企业,随后各企业大肆争抢番茄原料,导致市场无序竞争,给新疆番茄产业形成了致命打击。后经企业整合,最终形成了中粮屯河、新中基、新疆天业三大企业,这三家企业因为实力强大,并借助于集团效应,很快使新疆番茄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了一定话语权。
孰料,时过20年,新疆番茄原料争抢战再次“升温”。记者调查发现,这与番茄酱价格上涨刺激和政府调控缺失密切相关。
番茄酱一直是西餐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之一,世界番茄制品的主要消费区域集中在欧洲、北美等地区,而且需求逐年增加;在亚非市场,番茄制品的消费份额近年来也在不断增加。因此,番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
然而,受天气变化影响,近年来世界番茄主产地美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番茄大幅减产,致使全球范围内番茄产品供不应求,国际市场价格一路攀升,而番茄主产地之一的新疆却保持稳产,加上有较低的生产成本,番茄出口竞争优势明显。
与之相应,近几年中,新疆番茄酱出口价格一直处于显著上升态势,今年上半年,新疆番茄酱出口月度均价自去年10月突破每吨600美元后,迅速上扬,今年6月份上升至746美元,同比上涨36.5%,目前价格仍在不断上升。其中,新疆番茄酱大包装出口价格目前已突破1000美元/吨,最高达到1300美元/每吨,而去年的平均价格只有650美元/吨。
与此同时,面对番茄酱企业和产能不断增加,政府部门对这一产业布局的调控却很滞后。记者调查发现,新疆一些番茄产地的地方政府为了当地经济发展,在招商引资中纷纷吸纳番茄加工企业进驻,而自治区级管理部门又缺乏对番茄产业的宏观调控。因此,面对产能过剩,争抢原料便成无奈之举。
三项举措;ぁ昂焐辈
新疆番茄企业的无序竞争,势必会影响出口番茄酱质量,经营风险也随之加大,可能影响贸易出口并损害在国际市场上的形象。
记者在新疆一些番茄收购厂看到了许多绿色番茄。面对不断上涨的番茄价格,许多农民将未成熟的绿番茄采摘后,混入成熟的果子,一块出售。尽管等级较低,但为了夺得原料,大多数企业依旧选择了收购!
新中基总经理文勇无奈地说,拥有较强加工技术的企业还可以将这些绿果实挑拣,从而保证番茄酱原有品质,但那些生产能力低的企业怎么办?新疆番茄酱大部分用于出口,这样势必影响番茄质量,从而损害中国番茄产业在国际上的整体声誉。
一些业内人士担忧:为了争夺国际销售市场,众多的番茄企业竞相压价,将使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经营风险增加,并增大了番茄需求国实施反倾销或贸易保障措施的可能。
欧盟、俄罗斯和日本既是我国番茄酱主要的出口市场,也是对番茄酱进口设置壁垒较多的国家。从去年开始,欧盟和日本等国纷纷抬高番茄制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门槛。置身国际舞台的新疆“红色”产业无疑将面对国际市场更加挑剔的“目光”。
为此,一些专家和番茄界人士建议,为使番茄“红色”产业免受损害,企业和政府必须采取三大举措积极应对。
首先,企业租赁土地建立自己的基地。他们认为,在农民违约而企业无可奈何的情形下,为保障产品品质,租赁土地是种不错的途径。近日,中粮屯河在新疆和内蒙古租赁了10多万亩土地,用于番茄种植,以便从源头保障质量。
其次,实力较强的企业要走差异化经营道路。新疆番茄企业现在多处于初级加工阶段,面对竞争,一些实力较强的企业要与世界高端客户合作,从而拉开经营价位。同时,加强科技攻关,培育和引进优良品种,解决番茄生长周期短、成熟太集中的问题,减少企业与农户之间违约机会。
第三,政府出面调控,提高准入门槛。政府部门应该确定产业发展宏观战略,不能任由各地不切实际的增加产能,从而损害整个产业发展。比如,招商引资时加工能力要高于500吨/日,80公里范围内允许有一家企业即可等,而且要对污染治理提出要求。(贺占军)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