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1.0时期成长起来的网站,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盈利模式,而Web 2.0则代表着新人气的聚集。这两者的结合,就意味着,还没有找到稳定盈利道路的Web 2.0网站有机会借助Web1.0赚钱的传统模式打下基础,而Web1.0的网站则可以依靠Web 2.0的新鲜感吸引更多眼球。无论是1.0还是2.0,盈利是最根本的标准。目前看来,这也是中国的Web 2.0是否已经成长起来的惟一标准
昨天大家还在就Web2.0侃侃而谈,今天就已经开始高谈阔论Web3.0了。似乎谁还要纠缠于Web2.0的概念,就显得落伍。必须承认,即使是在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互联网界,Web2.0也早已不是一个新鲜的概念。对于年轻一代来说,Web2.0的相关应用逐渐渗透进网络日常使用中,甚至开始影响一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在记者的身边,不少同事每天都会在视频、SNS等形式的网站上消耗大量时间。
然而,问题是,全球乃至中国的Web2.0发展真的已经成熟了吗?互联网走到了迎接Web3.0的恰当时机了吗?
对于Web3.0,互联网业内有人开玩笑:“Web3.0,就是替代Web2.0,再被Web4.0替代!笔虑橄匀徊换嵴饷醇虻。Web1.0没有退出互联网生活,Web2.0自然也不会。更何况,中国的Web2.0发展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
Web3.0,不会是一个替代者或者一个被替代者,而应该是互联网发展过程中又一个承前启后的集大成者。
2.0受困“盈利门”
Web2.0的出现,得到掌声欢呼声无数。以最先发展的美国为例,Youtube、维基百科和Myspace让所有人看到了Web2.0的力量和美好前景。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持积极态度。
回想当初Web2.0几大网站初露锋芒,比尔·盖茨就发表了一番消极言论。他说:“所有这些名词都有点赶时髦和感情用事的意味,什么是Web1.0,什么是Web2.0,你知道,现在网上已经有了上百个像Youtube那样的网站!
无论比尔·盖茨这番话是在什么情景下说的,是否有过于情绪化的成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Youtube容易被成堆复制。目前看来,Youtube的各种变形已经在中国以视频网站的形式发展起来。在今年监管层抬高进入门槛、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以前,几百个类似Youtube的网站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中国的互联网上。
比尔·盖茨的话言犹在耳,无论是Youtube还是Myspace,最终都没有逃脱被收购的命运。而在中国,视频网站经历了今年的“牌照门”之后,虽然总体数量大大减少,并形成了行业领先者,但是,这些领先者都还没有达到稳定盈利的阶段,仍然存在变数。
在谈及Web2.0时,有评论家直言,Web2.0不过是互联网公司制造的一个用以骗取风险投资的新概念,它的最后结局只能是又一堆泡沫。面对这个过激言论,中国Web2.0确实还没有足以拿得出的成绩来反驳。
网络无界限
比尔·盖茨的那番消极言论中,清楚地表达出一个观点,在他看来,所谓的Web2.0乃至Web3.0的分割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在很大程度上,互联网就是互联网,而不是由哪一个时髦的新名词来界定的。
虽然业内未必承认他的看法,但是,在中国的互联网界,已经有不少人在尝试融合Web1.0和Web2.0。就视频网站而言,中国的视频行业内部产生了两种趋势,一种是沿袭Youtube用户视频博客属性的发展方向,另一种则是走视频门户道路。作为第二条路的代表之一,酷6网CEO李善友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他就是要以Web2.0的形式做Web1.0的内容。当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开始打出“门户”牌,视频这个最具Web2.0特色的形式,却在回归那看似过时的旧潮流。
实际上,除了Web2.0的产物在回归Web1.0外,Web1.0也在追求形式上与Web2.0接轨。当搜狐、腾讯打着社区为基础的旗号做大门户网站时,就注定了社区这个Web2.0概念将在未来越来越多地应用到Web1.0时代诞生的网络产品中。
究竟是什么促成了Web1.0和Web2.0相互之间的融合?
其实答案很简单——赚钱是根本。
Web1.0时期成长起来的网站,已经建立了稳定的盈利模式,而Web 2.0则代表着新人气的聚集。这两者的结合,就意味着,还没有找到稳定盈利道路的Web 2.0网站有机会借助Web1.0赚钱的传统模式打下基础,而Web1.0的网站则可以依靠Web 2.0的新鲜感吸引更多眼球。无论是1.0还是2.0,盈利是最根本的标准。目前看来,这也是中国的Web 2.0是否已经成长起来的惟一标准。(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