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任何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不得從本網(wǎng)直接下載使用,如欲轉載請與原刊發(fā)媒體聯(lián)系。)
從1978年開始的恭王府府邸騰退(清理、遷出占用者)近日正式結束,共耗資數(shù)億元人民幣。王府原址將按清朝同治、光緒年間原貌復建為兩個院落。2008年春,那里將作為王府博物館開門迎客。
對于有著“一座清王府、半部清朝史”之譽的恭王府,府邸清理結束以及隨后的修繕、復建,無疑有著命運拐點意義,意味著這座規(guī)模宏偉并負載特殊歷史和人文信息的舊日王府,終于迎來煥發(fā)第二春的契機。而歷時28年的清理以及半個世紀以上的“混居雜陳”、身份屬性“模糊”,則表明這一“復興”的不易。
在一個千年古都,沒有什么比面對一處處具有文化和歷史地標價值的古老風景的褪色、凋零、淪落更讓人遺憾。太多的失誤與失憶,讓這一文化“拯救“與復興過程更具滄桑感和鏡鑒價值。
這是一個沉重的事實:由于在某個特定時間段人們的歷史視野、文化認知、人文情懷過于局促、短視和偏狹,而導致一些片面、武斷的決策出臺,在缺乏歷史和文化責任感的思維影響下,人們做了太多“自擺烏龍”式的決斷,以至于在近半個世紀后的今天,仍需用源源不斷的資金投入,來彌補文化“傷勢”。
這一景象不僅在恭王府,故宮、天壇、頤和園等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亦曾不同程度地有過類似遭遇。由于相關清理長時間缺乏法律依據(jù)和制度性保障,再加上資金嚴重匱乏,工程進展緩慢甚至一度陷入僵局;這也是為什么恭王府式的文物身份重新認定,時至今日才漸次有清晰輪廓的緣故。
循此回望數(shù)十年來中國的文物保護與文化認知之路,特別是聯(lián)想到半個世紀前那場著名的北京城市規(guī)劃方案之爭,以“梁陳方案”(建筑學家梁思成和陳占詳)為代表的保護思路被冷落,隨后老城墻、城樓集體消失,在今日耗資傾力的城樓復建與恭王府的復原工程映襯下,歷史與文化的況味流轉讓人深思。
這傳達著一個警示:在世易時移、變幻萬千的時代風云面前,人們永遠需要一顆理性、睿智的的大腦。但愿這數(shù)十年來的洄轉能讓人們更清醒地確立歷史與文化的時代座標。
在涉及具體的文物保護操作思路時,不僅應專注于歷史經(jīng)驗和教訓的吸取,文化氣息馥郁的法國的做法便值得參考。
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設立“文化遺產(chǎn)日”的國家,其細密的設計覆蓋了每一個文物保護領域,而有針對性的運作也激發(fā)了公眾的保護意識和參與熱情。致力于文物保護的民間組織已有兩萬多個,其每年用于各種文物保護的社會資金達100多億美元,相當于政府財政投入的總額。
在“文化中國”建構的時代命題下,恭王府的“復興”當然只是某種意義上的清音初啼,重要的是,這座城市、這個時代終于在歷史夢魘和現(xiàn)實利益掣肘的復雜糾結中作出決斷,讓人看到文物保護和文化建設的方向。
(摘自美國《僑報》;作者: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