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从本网直接下载使用,如欲转载请与原刊发媒体联系。)
日本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法案最近在该国的参议院过关,这意味着在法律上的最后一道障碍已被扫清;明年1月9日,性质和权限都发生了很大改变的日本防卫省(国防部)将正式亮相,随之而来的是自卫队变自卫军(国防军)。由于日本是二战三元凶之一,战后又未彻底反省侵略历史,日本此举还是引起了舆论的广泛争议和担忧,人们会问:这是否军国主义复活的前奏?
12月15日,日本参议院表决通过法案,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在较早时的11月30日,日本众议院已经通过该法案。日本参众两院既已通过法案,法律上的障碍已被扫清。日本为升格防卫厅吵吵嚷嚷了多少年,此次终于梦想成真;外界早已预料到这个结果并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防卫厅升格防卫省法案》不单单是由“防卫厅”到“防卫省”字面上的变动,它涉及到两项重要法律《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的修订。
原《防卫厅设置法》规定,防卫厅为内阁府的一个局级单位,其首长防卫厅长官虽为内阁成员,但非国防主管大臣,无重大防卫问题决定权,不能直接提出防卫预算和要求拨款,无权要求召开与防卫问题有关的内阁会议等。修法后,防卫厅长官成为防卫大臣(防卫相,防相),其职能和权限大增,原来的诸多束缚不复存在,地位与各省大臣平起平坐甚而更显赫;另一个与防卫有关的厅“防卫设施厅”并入防卫省。
目前安倍内阁的防卫厅长官为久间章生,如果不出意外,他将很快成为日本战后首任防卫相(国防部长)。久间章生现年65岁,毕业于东京大学,先后9次当选众议员,曾于1996年11月至1998年7月担任过防卫厅长官,致力于更新日美同盟的方针;今年9月下旬“再度出山”。
原《自卫队法》把自卫队的行动分为“基本任务”和“附加任务”!盎救挝瘛毕抻诠,包括治安出动、海上警备行动等,自卫队可自作主张、擅自行动!案郊尤挝瘛痹蛑饕攵院M,如国际紧急援助、联合国维和行动、周边事态的后方支援、反恐行动等,自卫队一般要有国会通过的相关法案才可展开行动,如根据《周边事态法》向美军提供后方支援;根据《反恐特别措施法》、《伊拉克重建支援特别法》,才有了日本向阿富汗派兵及在伊拉克驻军。
日本在向海外派兵上步履维艰。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日本海外派兵取得突破性进展,海上自卫队抵达海湾执行扫(水)雷等任务;2001年10月,为支援美国反恐战争,日本国会通过《反恐特别措施法》,自卫队从此可以在“反恐战争”时开赴外国领土。自卫队觊觎海外,每每以“维和”“人道”“反恐”“非作战”为幌子,由于有《自卫队法》等法律的限制,派兵很不便利,往往要临时制订并通过一些相关法案。相关法案经常在国会引起长时间的激烈争论及舆论的质疑。
修改后的《自卫队法》将上述“附加任务”划归“基本任务”,为自卫队的海外行动松绑。若再配合一些相关法律,以后自卫队出兵海外就畅通无阻了,这正是有着强大军事实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本自卫队梦寐以求的。日本“军事大国”渐渐从水下浮出水面。
日本防卫厅成立于1954年。自诞生时起,防卫厅就一直谋求升格为防卫省。1964年池田内阁曾批准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因遭各界反对,最后未提交国会。2001年,旧保守党提出“防卫省设置法案”,欲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该法案因2003年秋天众议院解散而变成“废案”。2002年防卫厅出台白皮书,再次提出将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2006年6月,小泉内阁通过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的法案。随着众参两院相继通过该法案,日本防卫厅的升格之路终于走到了终点。
日本希望设防卫省和自卫军由来已久,“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随着“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的确立,日本此心愈发膨胀。安倍政府继承了小泉政府的改革、富国、强军政策,安倍本是小泉看好的“接班人”,必定会不遗余力地完成小泉的“未竟事业”。因此,内部的争论也好,外界的反对也好,最多只能延缓其进程,都不能最终阻挡日本的这条既定之路。朝鲜核问题日益恶化,无疑刺激了日本,加快了其进程。
在朝鲜核问题的刺激下,日本还不断冒出要研发核武器的声音,幸亏遭到大多数日本国民的反对,安倍内阁也多次重申:日本将继续恪守“无核三原则”。拥有核武与建防卫省、自卫军有本质区别,难度极大,不仅在国内会遭到强烈抗议,包括美国、欧盟等国际社会都会坚决反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日本不至于走上这条危险道路。
日本防卫厅升格为防卫省与复活军国主义并无必然联系。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刘江永指出,防卫厅升级目前对亚洲的安全影响并不很大;受到国内外的压力和国际大环境的影响,日本很难再像二战时期那样去侵略其他国家,它的军国主义难以在短期内复活。二战元凶德国、意大利早就存在国防部、国防军,到目前为止,纳粹、法西斯均未复活。
日本在历史上多次入侵别国,且是二战的发动国,给许多亚洲国家造成深重的战争灾难,战后又未彻底反省。对于日本变防卫厅为防卫省和下一步升格自卫队为自卫军及修宪,外界有必要保持警惕。(摘自香港亚洲时报在线中文版;文/空戒僧;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