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人身体力行提倡汉服。
华人多爱汉衣装
“我第一次穿汉服,是在陪妻子回大陆探亲时。我穿了一套汉服到天安门广场去玩,还上了正阳门城楼!
新加坡华裔张从兴清晰地记得自己初穿汉服时的兴奋。从业于《联合早报》的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成为第一个报道汉服复兴现象的平面媒体记者。那是在2003年底,他在名为“汉网”的中文网站上偶然看到,河南郑州电力工人王乐天身着汉服走上街头,于是据此写成一篇报道。
不但如此,他还通过网络和提倡汉服的网友们打上交道,逐渐也成为海外较早提倡汉服的华人。
“我觉得,接受汉服的人越来越多了,媒体乃至社会各阶层的重视也越来越多了!倍源怂钣刑寤。
马来西亚的赵里昱开创了海外华人身穿汉服走上街头的先例。在美国大学读书的他兴致勃勃地穿着交领、右衽、系带和隐扣的汉服,行走在美国当地城市的大街小巷,富于民族特色的服饰引来了当地人好奇的目光。2006年6月,作为第一个穿着汉服回家的海外华人,他从美国来到上海。
而澳大利亚华人王育良早在2001年时就开始关注汉服,在“汉网”成立后,他第一个自制汉服,并把相关图片上传网络供网友观摩。王育良和赵里昱一样,两人都在异国他乡穿着汉服身体力行地去提倡,所以有人称他们为海外华人社会中的汉服复兴活动先驱。
近几年,穿汉服不只是海外华人的个别现象,而是逐渐在日本、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和华人圈中流行开来。在日本,有中国留学生把汉服穿到毕业典礼上;在加拿大,华人成立了多伦多汉服复兴会。
网络连起海内外
不但在海外华人社群中,在中国大陆汉服复兴热也是日渐高涨。北京、上海、天津、郑州、杭州、武汉、重庆、成都、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和汉服有关的主题活动越来越多,每次活动的参与者,从最初的几个人发展到几十人、上百人甚至几百人。汉服活动从被误解到被理解,从被排斥到被接受,从少数人的“个人秀”发展为有一定支持者的集体项目。
从中国大陆到海外华社,汉服提倡者遥相呼应。湖北武汉有一个专门制作汉服的“采薇作坊”,在其售出的汉服中,有一大部分是海外人士购买的。因为囿于材料做工等种种限制,海外华人的汉服大多是在国内定制的。而他们提倡汉服的种种努力,也得到了国内志同道合者的配合和支持。
赵里昱身穿汉服出现在美国公共场合的网络视频直播,传到了不少大陆爱好汉服的网友那里!拔业牡缒杂捎谔,直播那天没有收到画面!币桓雒疤煅脑谛÷ァ钡耐巡晃抟藕兜厮,她也是汉服运动不遗余力的提倡者。
虽然喜爱汉服的华人星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但时空的阻隔并没有妨碍他们的交流。他们通过网络聚集到了一起。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比较有名的汉服中文网站就有十几家,如“汉网”、“汉未央汉服网”、“华服论坛”、“爱汉服网”等,聚集了一大批比较固定的汉服爱好者。此外,一些网友还建有固定的QQ群,方便定期联系、组织活动。
服装背后的文化根
4月初,“天涯社区”、“汉网”等20余家知名网站联合发布倡议书,建议采用传统的汉服作为北京奥运会礼仪服饰。在该倡议书上签名的呼吁者中,有来自加拿大多伦多汉服复兴会的海外人士。
一石激起千层浪。其实针对汉服现象,一直存在着或褒或贬的不同声音。即使现在,对于汉服的制作并没有认定的统一标准。所以人们见仁见智,各抒己见。
“汉服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现象,涉及服装、民族、文化等好几个方面!倍源苏糯有擞凶约旱目捶,“汉服只是个载体,其背后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华文化的复兴,才是我比较关注的!
赵里昱也认为,中国人开始重视传统服装和经济繁荣、生活富裕有关,同时也是中华文艺复兴的一个迹象,因为“欧洲文艺复兴其中一项内容就是民族服装复兴”。
在全球化步伐越来越快的时代,透过对汉服的提倡,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海外华人同样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民族文化认同。海外的汉服热以及与此近似的读经热、龙文化热等,或许都是这种现象的反映。
出生在新加坡的童纬强在回答为何要穿汉服时,如此表示:“汉服是华人优美且深具文化意义的传统服饰,在现代社会,尤其是西化的新加坡,几乎绝迹。因此,我们希望能够推广汉服,让华人也能在重大节日骄傲地穿上汉服!(任成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