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2月10日电 美国《侨报》12月10日发表中国时评《中国车商慎出手》指出,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哪一个不是行业“恐龙”,中国车商有足够现金流或资金收购吗?何况,严格来说,它们被打倒的根本原因乃是积重难返的“大企业病”,金融;皇前缪萘舜呋痢>莨浪,三巨头欠债已超过1000亿美元。如此巨额成本,中国车商中恐怕很难找出一个能消化得了的。
原文摘录如下:
在华尔街金融;那质粗,江河日下的美国汽车业最近已逼近山穷水尽。当国会山的政治家们犹豫于是否提供政府救助时,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巨头也寻求其他国家的潜在拯救者。中国同行的身影开始频频在风口浪尖闪现。
从之前的中国最大汽车生产商上海汽车集团、第三大汽车生产商东风汽车集团,到眼下中国销量最大的自有品牌汽车生产商奇瑞、长安集团,越来越多的中国车商被卷入洽购美国同行的传闻;在大陆业界、学界和民间,也弥漫着一种情绪:赶快出手抄底,将美国汽车业这一昔日美国制造工业的象征和荣耀冠上中国标志。
理论上讲,眼下确是中国车商“走出去”的投资良机。全球汽车业整体步入寒冬,而庞大的中国汽车市场仍在增长;;蓖,国际被“甩货”资产的价值已显现,中国车商不致像此前“出!蹦茄靶楦摺弊什竦。但现实地看,国际金融市场越动荡,海外投资风险就越不可测,对“出海”能力的要求就越高。
通用、福特和克莱斯勒,哪一个不是行业“恐龙”,中国车商有足够现金流或资金收购吗?何况,严格来说,它们被打倒的根本原因乃是积重难返的“大企业病”,金融;皇前缪萘舜呋痢>莨浪,三巨头欠债已超过1000亿美元。如此巨额成本,中国车商中恐怕很难找出一个能消化得了的。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案例看,跨国并购本就是失败多成功少。宝马1994年以8亿英镑收购罗孚汽车,但到1998年底却为此蒙受亏损逾30亿美元,以致宝马2000年被迫拆分出售罗孚;实力强大的戴姆勒合并克莱斯勒,最终结果也是双方分道扬镳。
相比根深叶茂的国际巨头,包括中国车商在内的中国企业跨国运营的能力已屡屡被证明为笨拙。如上海汽车合并双龙后因承担员工福利并保留当地工厂,目前仍“凶多吉少”;南京汽车购下罗孚品牌3年迄今还难断言成功与否。即便美国政客不再以国家安全为由横加阻扰,加上中国政府拨资相助,中国车商将美国巨头纳入怀抱后,又能拯救谁呢?会不会在当了美国汽车巨头“救命草”的同时送了自家性命?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考量,几家受舆论期许的中国车商才多以“没有正式讨论”含混表态。毕竟,;型蹲,审慎比冲动要好。(钟海之)
图片报道 | 更多>> |
|
- [个唱]范范个唱 张韶涵助阵破不和传言
- [情感]男子街头菜刀劫持女友
- [电影]《非诚勿扰》片花
- [国际]乌克兰议员在国会比试拳脚
- [娱乐]庾澄庆说没与伊能静离婚
- [星光]小S台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语晨与周杰伦绯闻成焦点
- [科教]南极科考雪龙船遭遇强气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