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20日,地震后的四川绵阳北川擂鼓镇初中安置点前的白牵;。 中新社发 薛斌 摄
|
中新社北川五月二十九日电 题:为灾难默哀 向希望出发
——《中国新闻周刊》抗震救灾报道一线记者编辑祭别北川
作者 黄永莉
风未止,大地寂静无声。
来自《中国新闻周刊》的十三位同仁身着白色上衣,站在已是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之上,俯瞰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献上白菊,点燃蜡烛,静默哀悼。
山谷里,湔江一衣带水,宛如从前般秀丽。而曾经安居乐业的城市眼下正深埋于山体滑坡的土层之中,未被掩埋的部分也在滚石的袭击下支离破碎。
风渐渐大起来,隐约中仿佛在声声呜咽……
五月二十八日,那场山崩地裂的灾难已过去了十六天。从忙碌工作中好不容易凑到一块儿的《中国新闻周刊》的编辑记者十三人,终于成行,带着衣服、食品和学习用品等物资专程前往绵阳市长虹培训中心,看望安置在这里的北川中学的孩子们。
孩子们老远就大叫着周刊记者们的名字:“秦轩哥哥!时旸哥哥!孙冉姐姐!晓舒姐姐!”原来多次来采访,同学们早就记得大家的名字,围绕在这些大人们周围,就像见到亲人一样。众人的心情本是沉重的,在孩子们的感染下,却渐渐放松了。
孩子们告诉周刊的哥哥姐姐,羌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他们现在都只会说一些简单的问候语,只有少数人还会唱羌语歌曲。他们教众人用羌族话互相问好:“乌南!”(你好!)“乌具月你家跟头吧!”(认识你很高兴)。所有人都同声唱起《明天会更好》,同学们在哥哥姐姐的白色上衣上写下自己的祝福,同时跟哥哥姐姐们的交换了联系办法。
下午两点,周刊记者编辑们决定离开学校,到北川县城祭奠死难者。孩子们却依依不舍,不愿他们离去。当记者的车发动,回头去看他们,还有好些孩子站在帐篷外,不住的挥着手。
在往北川县城进发的路上,王唯博扯着左袖给记者看,那上面写着:叔叔阿姨,谢谢你们来看我们,祝你们都平安幸福!他激动的说:“你看,现在的孩子们多懂事啊!”
摄影记者甄宏戈的胸前,不知是哪个调皮的小姑娘写下几个大字:“北川乐一个!”让一行人都忍俊不已。
北川县城越来越近,路上毁坏的发房屋和滚落的巨石越来越多,众人逐渐沉默。由于北川上游的唐家山堰塞湖有溃坝危险,北川县城已经封锁不准进入。一行人在任家坪收费站下,捧着一束雪白的菊花,沿着盘山公路走到了北川县城的上方。
风声呜咽,一行人站在已是一片废墟的北川县城之上,俯瞰这片灾难深重的土地。短短的十六天中,这里经历了繁华、摧毁、救援、防疫和尘封。此刻,展现在这群曾战斗其间的记者们面前的城市了无生气,承载着无数冤魂的呻吟消散了,惟留下生者的缅怀与祝福。
不久的将来,北川县将另觅址重建,而这里将被建成一座地质博物馆,以纪念发生在二OO八年五月十二日十四点二十八分的这场令全世界震惊的巨大灾难。
静默中,有人放声痛哭。
秦轩,这个二十九岁,来自江苏却长得如北方汉子一样健壮的青年同行跌坐在山崖边,哭得如幼子般肆无忌惮。
“那里,就在那堆瓦砾之上,我睡了三天!彼种冈洞Χ约钦咚,“你无法想象当时的情景。虽然有余震、堰塞湖的威胁,志愿者们坚持深夜下山到充满尸体的县城里,从细微的呼救或者敲击声中,千方百计寻找缝隙中的生还者。”
一向老成持重,又不乏风趣幽默的方玄昌没有哭,他告诉记者,他只是把这些日子以来所见闻的种种回想了一遍,“我总是被感动着。我看到幸存者强忍住丧亲之痛,将家里的物资全部发放给其他灾民,这样的事情很多,他们在巨大灾难面前的坚韧和大义令人动容!
第一天进入北川县城就写下《与君同行——北川六小时》的老方说,当时,震后的惨象让他震惊,在采访中常常忍不住泪流满面,这时死难者的家属们都反过来安慰他,更令他情难自持。
闻者纷纷掉泪。
众人将带来的几期刊载有大地震封面故事的《中国新闻周刊》一页一页撕下、点燃,告慰九泉下的亡灵:“放心走好,你们的亲人都还活着!
接下来,众人一言不发,循着来时路,从掉满巨石的盘山公路鱼贯下山。徒步走到位于曲山镇的北川中学老校址,记者看到,学校的操场上到处是裂缝和残垣断壁,只有数棵老树还依旧挺拔。
在副主编陈海的提议下,众人向着倒塌的五层教学楼,深深三鞠躬,祈祷在这里殉难的老师和孩子们安息。
老方在正对废墟的地方发现两棵不同品种的老树,根部已经明显的长在一起。他兴奋的呼唤大家围观,大声的说:“这两棵树多像北川和安县!这棵原本已经枯死的树就象北川,在跟这棵象征安县的树结合在一起以后,竟然又发出新芽了,多么神奇呀!”
记者知道日前北川县政府已经在安县安昌镇设立临时办事处,许多北川灾民都闻声而去。现在被老方这么一形容,大家都明白了。众人苍白肃穆的脸上微微泛出喜色,一直不爱说话的丁尘馨说:“但愿在灾难中流离失所的北川人民早日重建家园。我希望,所有在这场灾难中饱受痛苦的人们都平安幸福!
今天,我们为了灾难默哀。
明天,我们向着希望出发。(完)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