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国首个全国哀悼日。铁军官兵在汶川县三江乡救灾现场为地震遇难者默哀。 中新社发 曾宪平 摄
|
5月19日,中国首个全国哀悼日。铁军官兵在汶川县三江乡救灾现场为地震遇难者默哀。 中新社发 曾宪平 摄
|
中新网5月20日电 香港《文汇报》5月20日发表社评说,面对大地震灾难,中华大地充盈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无畏气概。中国呈现给世界的,是在灾难中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在困难和考验中更加团结,是在尊重生命和关爱不幸者中显示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亿万民众的表现,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社评摘录如下:
昨天是一连三日的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举国同悼,薄海同悲,整个香港也在呜咽声中定格。当时钟指向14时28分,撞击心扉的鸣笛声响彻中华大地,中国人民在默哀中凝聚爱国主义精神和汇聚战胜灾难的力量,世界也感受着中国人民在默哀中蕴含的人道力量与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中华民族曾历经沧桑,饱受磨难,但从来没有屈服于灾难和挫折。新中国成立后首次为重大灾害而举行的全国哀悼日,是发扬民族魂和重塑民族精神的悲壮日子。
昨天,是共和国以及13亿中国人的国殇,国旗为平民而降,鸣笛为死难百姓而响,生命的尊严冉冉升起,关爱不幸者的温馨弥漫大地,民族精神在众志成城中升华。任何一次重大的灾难,都是一次民族心灵的洗礼和震撼,都考验中华民族在危难时刻精诚团结的优良传统和意志。全国哀悼日不仅表达了国家对普通民众生命的尊重和以民为本的理念,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苦难的过程中,团结一致、相互扶助、共理创伤,坚韧不拔地迈向复兴的决心。
鲁迅说:“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是真的进步!泵娑源蟮卣鹪帜,中华大地充盈着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和衷共济的无畏气概。中国呈现给世界的,是在灾难中百折不挠的强大精神力量,是在困难和考验中更加团结,是在尊重生命和关爱不幸者中显示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中国亿万民众的表现,为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昨天,随着鸣笛在细雨中响起,在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立法会楼外、时代广场、金紫荆广场、各大中小学、闹市商场、证券交易所和出入境关口,香港无分官民,都肃立默哀,表情凝重,眼含泪水,祈愿遇难同胞得到安息,为受灾同胞祈福。这一刻,香港市民与祖国人民同此心、共此情,表现出血浓于水、守望相助、风雨同舟、共赴时艰的骨肉深情。
四川大地震发生后,一场声势浩大的赈灾行动在香港持续进行,其规模之大史无前例。值得指出的是,全国哀悼日也强化了港人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认同,港人真切地感受着两地血脉相连、休戚与共的感情。这是一次宝贵的国民教育,将进一步建立港人对内地同胞的关爱和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