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大概没有一起案件像“万里大造林”这样引人注目。涉及3万余名客户,涉案金额将近13亿元,涉及到了明星代言,涉及到了政府作不作为,涉及到了媒体广告的依法审核,涉及到了有关部门的荣誉评选……而且,在案发以后,还有不少客户在为犯罪嫌疑人陈相贵和万里大造林公司鸣不平。这些都使得本起案件更加扑朔迷离。
案件虽然已经侦查终结,但有罪与否要等法院的最后裁决,一切猜度显然都为时尚早。然而,由此案引发的一些问题却不能不令人思考。
内蒙古自治区公安厅经侦总队有关负责人今天(4月28日)透露,内蒙古万里大造林有限公司涉嫌经济犯罪一案经过公安机关7个多月的侦查,取得了充分确实的证据,案件事实已经查清,于4月28日侦查终结,陈相贵、刘艳英、陈奇等10名犯罪嫌疑人正式被移送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万里大造林为什么这么火
作为内蒙古通辽市最大的托管造林公司,万里大造林有限责任公司的名头不可谓不大。记者曾在2006年赴通辽市采访,当时万里大造林公司是作为地方引进的一个成功项目而向记者推荐的。那份介绍情况的材料称,通辽市合作(托管)造林面积已达三十多万亩。这种新的造林机制,缓解了通辽市林业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的难题,加快了科尔沁沙地的治理建设步伐。
记者在通辽市林业局2006年《万里大造林公司在我市造林及运营情况》中看到这样的表述:由于该公司采取了生态建设产业化运作模式,部分林地当年造林当年流转,这种经营机制改变了传统林业必须到林木采伐时才能“变现”的历史,使林业的远期经济效益在近期得到了直接的显现,使广大林农认识到,投身林业生态建设,不仅能改善生存环境,也能获取一定的经济收入,从而有力地带动了商品林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
这也正是当万里大造林公司涉嫌经济犯罪案件发生以后,一些购林客户认识上出现混乱的主要原因。内蒙古公安厅经侦总队副总队长乌日图告诉记者,万里大造林公司董事长陈相贵这个人很“高明”,他在为客户构建盈利梦之前,首先构建的是一个绿色的梦,一个道德的梦,他在给万里大造林罩上一个道德光环的同时,也给每一个投资造林的人披上了一件道德的外衣,这也是一些为陈相贵鸣不平的人所热衷讲的“种树无罪,绿化无罪,改善祖国生态无罪”的来由。陈相贵的这一招很厉害,他给客户追求高额回报的目的披上了道德的神圣外衣,打破了客户对投资风险心存的顾虑。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一招被陈相贵用到了极致。他通过各种手段将“万里大造林,利国又利民”的口号叫得响彻云霄。遍布一些地区的巨幅广告牌,主流媒体的广告宣传,各种各样的荣誉等等,都把陈相贵包装成一个道德完人,商人逐利的一面没有了。
据乌日图透露,陈相贵为了道德包装花了6000多万元。
万里大造林公司的一位知情者告诉记者,陈相贵很注意借助电视剧来树立自己的道德形象,他先后在电视剧《刘老根》中饰演马书记、《圣水湖畔》中饰演陈书记。而随着这两部电视剧的热播,陈相贵在戏剧中的形象确实帮了他很大忙。这位知情人讲,就在此案案发以前,一部以陈相贵为主角的描写大造林内容的电视剧已经在酝酿。
道德上的包装也使一些名人参与了万里大造林的造势。陈相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万里大造林的许多活动都要请名人出席,到底有多少名人他一下也说不清。内蒙古公安厅经侦总队总队长范新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对于像做形象代言人这样的,并不止知名小品演员何庆魁一个人,还有其他人,下一步我们在查清事实,在固定证据的基础上也同样要依法追缴。
客户为什么相信万里大造林
在万里大造林案发以后,一些客户对记者说,钱不要了,就当给国家做贡献了。就连陈相贵自己至今还讲,到后来赚不赚钱对他已经不重要了,他就是想给祖国建造一条绿色的万里长城。
但有关人士指出,收益———其实是包括陈相贵在内的所有投资人的根本目的。
关于万里大造林的收益版本很多,且随着形势的变化也在发生着调整,如2004年的媒体质疑风波应该是给了万里大造林公司许多启示的。根据警方公布的信息,截至2007年8月,万里大造林公司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就公开向购买人承诺林地8年后每亩林木蓄积量可以达到12立方米,10年后达到15立方米等。
这正是众多客户最为关注的焦点,也是最受媒体质疑的地方。陈相贵在这个收益的设计上显然是下了许多功夫的。首先这个目标林木蓄积量从何而来?记者注意到,客户反映曾经有个专家顾问团在2004年万里大造林公司大面积造林之前,作了《在内蒙古沙地造林的依据报告》,其中预计了速生林的亩蓄积量可在8至10年内达到15至20立方米。
这种预测显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内蒙古林业厅组织专家对万里大造林在通辽市开鲁县、扎鲁特旗营造的部分杨树林生长情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万里大造林公司的林地绝大多数在干旱缺水的沙地,立地条件较差,其合同承诺的8年后达到12立方米、10年后达到15立方米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内蒙古林业厅的一位官员在接待客户代表时也讲,万里大造林公司所做的承诺,在内蒙古以前是没有过的。计算林木蓄积量采用的是倒推法,也就是把生长年龄到砍伐期的林木,选择标准林地和标准林木砍伐后,依其材积量、年轮推算出每年大致的蓄积量,在没有这样的参照标准下就断定林木蓄积量是多少显然不是科学的。
为了堵塞存在的收益设计漏洞,应对公众和媒体的质疑,陈相贵又作了一些相应的补充措施———多重保险,即购买保险,达不到蓄积量标准延长管护期等等,这也确实迷惑了一些客户。但就连陈相贵自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说,把保险理解为保收益是客户的能力水平问题。而延长管护期更是一个巨大的陷阱,乌日图说,当你找他追讨责任时他会告诉你,现在没长成,我给你无限期管护下去呀,等到长成了再给你。什么时候长成?8到10年的承诺期巧妙地变成了无期。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