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对西方少数媒体歪曲报道中国的愤怒仍在继续,由“抵制家乐!笨嫉摹鞍形,也呈现出某种扩大化趋势。由于美国CNN电视台、德国画报等媒体的不实报道,一些中文论坛上开始出现呼吁网民抵制美国货、德国货的声音,尽管这些声音还处于零星状态。
但与此同时,公共舆论正悄然走向冷静与理性。4月20日,新华社、《人民日报》分别发表题为“建设好国家是表达爱国热情的最好方式”、“爱国主义如何更有力”的文章,陈情“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意愿,以做好本职工作和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维护一个有利于中国和平发展的环境”。
在一个表达自主的社会,民众有权利以抵制的方式表达愤怒。但失去理性的愤怒并不能天然地达致问题的解决,抵制更不是赢得敬重的路径,它们只能是双刃剑,令握它的人流血。面对纷杂世事,更需要直面自身最真挚的需求,因此,爱国行为最终能否为国家发展和个人权益赢得空间与时间,才是理性爱国的衡量标准。
理性不是对爱国精神的放弃,只表示有理有据有节的路径选择。最理智才最有力量,无理性则无前提。理性因此也成为中国应有的大国气度。正在崛起的中国,必然无可避免地置身于全世界关注并为一些势力所挑剔。从黄祸论到中国威胁论,从“中国制造”到毒饺子风波……尽管这些因素并非主流,却无不表明中国正越来越多地被置于“放大镜”下。
在全球化时代中,中国不可能脱离这个现实独谋发展。中国如何在这样一个利益纠葛、意识形态多元的世界中自处,如何在各种压力甚至是在“挑剔”中健康成长,如何更加理性和智慧地表达自身和平发展之良愿,如何在坚定地传达与捍卫自身基本价值、维护民族的尊严与利益的同时,也恰如其分地表达自身的诉求与立场,已是现实考验。
同时,在一个大国应有的价值体系中,国民理性精神的建构也不可缺失。这种理性精神,不仅需要在具化地落实爱国热情过程中,维护好国家的根本利益、核心利益,并充分认识到国家要在开放、包容、自信中发展,并以此为前提,保持独立、清醒的判断,不胁迫,不盲从,更不被利用与误导,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事情。只有拥有更为理性、笃定的国民,大国之气度才能确立,大国之价值才能坚定,大国之地位才不会被撼动。
西方少数媒体的歪曲报道所伤害的,也包括其自身的公信力。但能不能理性地对待这一切,仍是我们自己的事。我们不能不关注别人怎么说、怎么看,但我们仍要“走自己的路”。谁也不可能阻挡中国的大国崛起之路,但与此同时,中国更需要学会在别人的怀疑与挑剔中成长,这会使我们获得更大发展的动力。须知,“一个大国,绝不可能指望只在掌声中前进,它只能在别人的挑剔声中走自己的路”!跹罡(湖南 编辑)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