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山东省团省委副书记张辉成了全国的名人,原因无他,只因为1980年出生的他,已官至副厅级。一般的同龄人要么博士研究生刚毕业,成为职场新人;要么还是一个忙于文牍的小科员。而张辉先生,大学毕业才六年,在仕途上达到了许多人穷其一生未必能达到的高度。
有意思的是,就此新闻发表意见的网友,大多数感兴趣的是他的家庭背景,即和哪位高层人士有血亲或者姻亲关系。他那份在网上能找到的干巴巴的履历,每个汉字都被好事者琢磨再三。
公众这样的猜测和议论,在当下中国社会背景下基于一种常识的判断。人们总认为,没有政治上的靠山,贫寒子弟怎么能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官场上有如此的成绩?这是一种合乎情理的想当然。
张辉真实的家庭背景笔者并不了解,但笔者知道,生活这么复杂,凭生活的经验并不能在所有问题上得到正确答案,也许张辉就是因为运气好能力出众。
其实在古代中国,这类官场上的青年才俊不少,明末曾有位16岁的县令,因为官帽太大,这位少年不得不在头上缠几圈布带才能戴帽,这可是治民官,其重要性远非一个机关的副厅级能比。但在那时候,因为主要凭科举选官,年少官场得志都被当成佳话传颂,因为科举,18岁的进士和50岁的进士起跑线是一样的。明代中叶有名的内阁大学士杨廷和19岁就中进士,另一位大学士费宏20岁点状元,这样骄人的科举成绩当然让他们比一般人在官场上占有了年龄上的优势。状元是铁定的正六品翰林修撰,其他翰林学士散馆后,一授官多是知府同知级别,如果一个人20岁出头就中进士选进翰林院,那么张辉这样的官场“奇!倍运愿舅悴涣耸裁。
在民选时代,只要达到公职的竞选年龄标准,理论上讲任何年轻人都有可能当选。前不久,密歇根州希尔斯代尔市一位18岁的高中生就当选为市长。
无论是科举选官还是选票选官,家世、社会关系同样会起作用。譬如清代的翁同和,父亲做过内阁大学士,长兄做过巡抚。张之洞父亲是知府,堂兄张之万状元及第,官至总督、军机大臣,这样的世家子弟在官场上自然比寒门子弟更具优势。美国的肯尼迪家族、布什家族和日本的河野家族都是有名的政治豪门。但是无论科举选官还是选票选官,凭借家族的优势一般不会遭到社会质疑和诟病,为什么呢?因为其程序是刚性而公开的,程序保证了最起码的公正。翁同和仕途初期,其父亲的社会关系对他作用很大,同样,张之洞也得益于其堂兄,但翁同和本人是进士第一名的状元,张之洞是进士第三名的探花,如果他们没有获得科举上相应的资格,父兄的官职再高也没有用。同样,在美国和日本,肯尼迪成为最年轻的总统,河野太郎年纪轻轻当选众议院议员,两人家族的优势不可小觑,但他们的当选,最终要靠选票来说话。古代的科举、现代的民选,能保证最起码的程序公正,在此前提下,家族、社会关系的优势是可以被公众接受的,因为世上不可能凡事都平等。
今天中国一些地方出现张辉这样的“政治明星”,公众之所以有种种猜测,因为人们看不到令人信服的程序。既不是考试比常人更胜一筹,也不是选民投他的票。而是通过不被外人所知的“组织程序”使其仕途顺利,那么仅仅以“能力超群”、“运气超好”是无法作出合理解释的,公众对此展开广泛的联想也就不足为怪了。(十年砍柴)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