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饺中毒事件:中日处理方式的启示
2008年02月02日 08: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1月31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举行新闻发布会,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长王大宁就有关日本发生消费者因食用中国出口速冻水饺而引起食物中毒事件作出说明:经初步调查监测,涉及事件的两批出口日本的猪肉白菜馅水饺,出口前对生姜、白菜等原料进行甲胺磷等农药检测均合格。称经初步调查和检测,所涉及产品两批分别为2007年10月1日生产的13克规格、10月20日生产的14克规格猪肉白菜馅水饺,出口前已对生姜、大白菜等原料进行甲胺磷等农残检测,均合格。1月31日早晨,对留样水饺和正在使用的原辅料检测结果为甲胺磷未检出。企业生产加工记录齐全。质检总局表示,为确保出口食品的安全和对此事件的高度负责,已要求企业对在日本的产品和正在途中的产品立即召回,并请河北省公安部门介入调查。 中新社发 邹宪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
中新网2月2日电 香港《文汇报》2月2日发表文章说,这次冻饺事件中,中日双方处置得当,说明在中日关系柳暗花明的今天,两国政府均不希望这一事件酿成外交风波并影响两国关系。但有关经验对未来中日两国处理类似风波却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那就是:从中方来说,不推卸、不诿过,既与日方积极配合,又在国内展开严肃认真的调查工作;从日方来说,则不将有关事件刻意上升到政治高度。
文章摘录如下:
正当中外舆论将焦点放在中国境内的的特大雪灾上之际,在中日之间却发生了一起中国产冷冻饺子引发中毒事件。事件在中日两国政府和舆论界引发高度关注,但迄今并未酿成外交风波;相反,从两国处理这一事件的过程中,人们似乎可以摸索出一些未来处理类似事件的经验。
事件未酿成外交风波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千叶、兵库等三县先后有人在食用中国产冷冻饺子后出现呕吐、腹泻等食物中毒症状。日本厚生劳动省通过中国驻日大使馆向中国政府进行了通报。风波发生后,中日两国政府迅速进行沟通,并展开密切合作。在中国国内,质检总局高度关注这一事件,迅速与日本方面有关部门取得联系,以了解事件详细情况,并已着手开展相关调查。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及时对外发布相关调查结果。中国驻日大使馆称,警方正在协助国家质检总局进行调查,但也要求日方提供更多的信息。而涉及此事的厂家已经被要求停止生产和出口,并召回其产品。
同日下午,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参院预算委员会会议上表示,愿与中国合作,查明“毒饺子”事件的来龙去脉,防止再次发生此类事件。福田介绍了去年12月访华时他向中国总理温家宝建议,为确保食品安全实施残留农药检测技术的培训,表示“本次中毒事件也可以在此框架内进行磋商”。福田当天傍晚在首相官邸对记者表示,他认为有关部门在信息交流上存在问题,强调要进行改善。他说:“信息未有效传达,必须进行改善。为了防止问题扩大,立即进行调查很重要,有必要建立确实遵守危急管理原则的体制!
两国处理方法可圈可点
显然,在中日关系柳暗花明的今天,两国政府均不希望这一事件酿成外交风波并影响两国关系。这当然是积极和善意之举,但有关经验对未来中日两国处理类似风波却具有相当的启示意义,那就是:从中方来说,不推卸、不诿过,既与日方积极配合,又在国内展开严肃认真的调查工作;从日方来说,则不将有关事件刻意上升到政治高度。
必须看到,一方面食品安全问题不独中国有,在世界各国均屡有发生,本身不应该成为有关国家刻意上纲上线的理由;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包括食品安全在内的一系列安全机制上尚有完善空间,尤其是崛起期的中国面临道德重建的艰巨任务,因此风波发生后,不推卸、不诿过,宁信其有不信其无,应成为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基本态度。
对奥运也有启发
在这方面人们欣喜地看到,最近一年中国有关方面在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风波中,正逐渐培养出一种更为成熟、自信的态度。由于中日关系的特殊性以及福田访华、胡锦涛访日前,日方此次对冻饺中毒事件比较克制。但由于西方世界各个不同团体的不同目的,未来此类风波势将时有发生,其间必有“政治性标准”(即充满战略敌意)和“专业性标准”两种形态。
距离北京奥运会还有六个月,这两种形态必定会以各种外在形式表现出来,食品安全可能只是其中的一个很小的环节。如何在“专业性标准”上主动、开放,而在“政治性标准”上则有理、有利、有节地予以回应,将成为北京奥运面临的挑战之一。
【编辑:刘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