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9日至25日,中印两国军队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了代号为“携手—2007”的陆军联合反恐训练。这是演练结束后,中方观摩团团长检阅印方参训部队并颁赠纪念品。 中新社发 张雷 摄
|
2007年12月19日至25日,中印两国军队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了代号为“携手—2007”的陆军联合反恐训练。印度媒体用“手拉手”来形容这次联合反恐训练,称之为“跨越驼峰的握手”。这次训练对于增进中印两国的了解与互信,加强两军在反恐领域的交流,推动两国关系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人们也期望,印度总理辛格即将对中国进行的访问,能将中印关系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水到渠成的联合反恐训练
军事关系是国家关系中最敏感的领域,既可能成为影响双边关系的障碍,也可以成为增进友好关系的助推器。近年来,随着两国关系的逐渐升温,中印两军交流日益活跃,军方高层交往增多。特别是2005年双方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来,两军的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5月印度国防部长慕克吉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印国防部防务领域交流与合作谅解备忘录》,表明两国防务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已经机制化。
与此同时,中印两国军队之间的实质性交流也在不断增加。海上,2003年和2005年,两国海军分别在上海附近的东海海域和印度洋北部海域举行联合搜救演习;陆上,两国军队曾于2004年在中国境内举行联合登山训练。两军还彼此向对方打开了大门,互派观摩团观摩对方的军事演习,如印度曾邀请中国军人观摩他们的“沙漠打击”演习,而中国军队则邀请印度军人观摩了四次演习。此外,两军在人员培训和院校交流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进展。因此,在观察人士看来,中印陆军联合反恐训练也是自然而然、水到渠成的事情。
联合训练意义超出军事领域
中印两国都拥有久远的历史文化、强烈的民族自尊、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辽阔的国土面积。在许多有着“权力均势政治”思维的人看来,两国之间只能是“对手”,相互竞争不可避免,相互合作相当渺茫。
但是,中国和印度都没有陷入这种具有冷战色彩的思维模式。早在2003年,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在北大演讲时就指出,中印两国首先需要坦然地看待竞争,加强彼此协调,这样,竞争与合作就能共存。中国领导人也曾多次强调,中印关系史中99.9%的时间都是友好的,事实证明,中印之间互不构成威胁,两国的共同点远远超过分歧,中印有一千个理由相互合作,而没有一个理由彼此争斗。
近年来,中印双方不仅在政治、经济领域有越来越多的合作,而且在军事这个最为敏感的领域,合作交流也在不断地加强。在这个意义上,中印两国此次“跨越驼峰”的联合反恐训练,其意义也远远超出了军事领域。
“龙象共舞”值得期待
在当今世界,中印两国人口加起来超过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两国都肩负着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重任,都需要稳定的国际格局和安全的周边环境,在许多地区和国际问题有着相似的认识和立场。两国进行积极的战略对话,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对于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中印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上,曾经有过几次高潮:唐宋时期以佛教为主要载体的文化交流;20世纪上半期,两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和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患难之交;上世纪50年代,以两国共同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标志的友好合作。虽然两国关系上世纪60年代经过了一段低潮,但双方都认识到,只有和平共处,睦邻友好,才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毕竟,对于两个相邻的发展中大国而言,互信合作显然是更好的选择。而人们也期待,中印两国能够不断深化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迎来和谐的“龙象共舞”。 文/杨欢欢
图片报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