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12月9日《青年报》报道,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草案原则通过,“五一”黄金周将被取消。记者12月8日从上海多家旅行社获悉,由于假日方案调整,明年,大量原本准备在“五一”出境旅游的市民都改在春节提早出行,春节期间的旅游产品较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两成左右。
假日方案调整的影响,旋即产生。不仅在上海,北京、成都等很多地方都传来春节出游扎堆、价格见涨的消息。京城的旅行社透露,假日方案调整后的首个春节黄金周将迎来出游高峰,出游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普遍价格上涨一成到两成,最高的是澳新线路,涨幅将达到七八千元。
也难怪,以前一年有三个黄金周,春节假期大多用于走亲访友,“五一”、“十一”才出游。现在如果只剩下“十一”和春节两个黄金周,春节出游,势必会“风起云涌”。那么,面对这种新变化,有关部门是否已经在谋划相关预案了呢?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价格问题,春节黄金周将迎来出游高峰,出游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似乎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但其中会不会存在趁机乱涨价、乱宰客的现象呢?从以往的教训来看,这种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在水涨船高的局面下,无良经营者恐怕会浑水摸鱼、借机大赚黑心钱。这就需要相关监管部门及早出手,加强管理,盯紧这个问题。
毫无疑问的是,黄金周实施以来,集中消费、集体休假所导致的公共资源配置失衡、服务供求矛盾突出等问题已越来越多。随着黄金周的火爆,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一些景区过度开发自然生态、“掠夺”式的经营使不少负有盛名的生态旅游演变成“生态劫”。许多生态景区重开发、轻管理,使景区自然生态环境在高负荷的人流压力下遭遇“灭顶之灾”。巨大的人流和景区有限的接待、服务能力之间的矛盾,使“黄金周”旅游成为“花钱买罪受”的“鸡肋”,游客付出比平时更多的钞票,获取的却是质量打折的服务,有的还惹来一肚子的懊恼。
于是我担忧,三个黄金周缩减为两个,如果没有得力措施应对,这些问题或许会更集中爆发、凸显,“人满”将更加“为患”,服务质量将更加打折,花钱买的“罪”将更加明显,使交通运输、旅游设施、风景区的生态环境都处于更加危险的“临界状态”。
百姓扎堆春节出游,这是摆在有关部门面前的一张新考卷。时间紧迫,有关部门该未雨绸缪,以应对这个假日方案调整后的新问题。
作者: 吴杭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