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武汉九月九日电 (记者 全安华 )今日在此间举行的“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专题论坛上,中国水利专家表示:三峡库区的自然灾害不能完全归咎于三峡工程的影响,三峡工程的建设反而改善了长江流域总体生态环境。
湖北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说,三峡工程建成后,在防洪错峰方面发挥了显著效应,成为控制川江洪水进入长江中下游的咽喉,有效控制了上游三分之一的洪水,大量减少荆江、洞庭湖的洪水、淤积威胁,降低荆江河段发生毁灭性灾害的可能,把中游六千万人口从防洪的消耗战中解脱了出来。在一般年份,汛期可降低长江中下游水位,有利于两岸及其支流排涝,枯水季节则增加干流流量。在调节长江洪水上,三峡工程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韩其为说,三峡工程在改善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是需要肯定的,它发挥了巨大的社会和生态效应,维护了中下游的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流域总体生态环境,使长江中下游广大区域免遭水灾威胁。三峡工程没有建设前,汛期洪水直接进入洞庭湖,将大量淤泥沉积在湖底。三峡工程建成后,江水进入洞庭湖流速加快,减缓了洞庭湖的淤积。
韩其为院士认为,长江流域出现的生态问题早已有之,比如白鳍豚功能性灭绝的问题,三峡工程建以前就已经出现,这是整个流域生态失衡后引起的恶果,不能归咎于三峡工程。
韩其为院士说,在发挥重大防洪效应的同时,三峡工程也造成了部分地方长江河岸崩塌,诱发了一些没有人居住地方的区域性地质灾害。但这都是一些局部的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解决。
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蔡其华教授也认为,三峡地区及荆江的自然灾害由来已久,不完全是三峡工程引起。
王忠法厅长说,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发挥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工程对维系中下游居民、社会稳定和防洪安全,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