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建设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社会建设,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大力发展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事业,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
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发展,关键是搞好党的自身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加强思想理论建设,继续推动全党深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要继续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水平;要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继续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坚持党员主体地位,增强党内民主意识,完善党内民主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创造活力。我们党是处于执政地位的大党,党内民主生活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民主状况。如果党内民主生活不正常,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就无从谈起。面对新的历史任务,全党同志一定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戒骄戒躁,勤奋工作,加强团结,做到思想上始终清醒,政治上始终坚定,作风上始终务实。
三
判断一个国家的发展是否成功,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它是否经过长期探索找到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行之有效的发展道路,这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共识。如前所述,我国是在经过长期艰辛探索,付出巨大代价,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中华大地发生巨变,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求我们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所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坚持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哲学思想,在实事求是前面加上“解放思想”四个字,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完整表述。邓小平所以特别强调解放思想,是因为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而人们的认识往往落后于实践,处于僵化、半僵化状态,跟不上变化了的客观形势。只有解放思想,才能摆脱这种状态,实现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一致,达到实事求是的彼岸。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为全面纠正“左”的错误,正确总结社会主义历史经验,重新探索和开拓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在新时期我们党的词汇中,有两个词最能启发人们解放思想:一个是“中国特色”,一个是“初级阶段”。但是,无论是“中国特色”还是“初级阶段”,又都是以社会主义为基础和出发点的。胡锦涛同志在讲话中强调继续解放思想,是因为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面临的机遇和面对的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特别是我国经过29年跨越式的大发展,在取得历史性伟大成就的同时,存在着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西方国家几百年中分阶段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在我国几乎同时一次性地出现了。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形成新思路,拿出新办法,去解决这些新问题。胡锦涛同志指出,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坚持。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中国的改革不是那种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但是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深刻变化、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的角度看,它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其实质和目标,就是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与改革同时进行的是对外开放,它是我国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对外开放的实质和目的是大胆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特别是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拿来为我所用、发展自己,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在几百年中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远远超过了以往世纪的总和,不借鉴和吸收是愚蠢的。胡锦涛同志说,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创新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的必然要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坚定不移地落实科学发展、社会和谐。这是党中央在新世纪新阶段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决策。发展是硬道理,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已经取得重大成果。但是,发展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只有科学发展才能持久。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蒲Х⒄剐枰缁岷托,社会和谐才能促进科学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践提出的迫切要求。我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阶段性特征,一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出现了许多新问题:一是社会建设滞后。主要是与老百姓生活有关的教育、住房、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比较滞后,不能满足人民的要求,由此提出要加强社会建设。二是发展不平衡。这20多年发展很快,但又很不平衡。主要是经济社会之间、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差距越来越大,由此提出要和谐发展。三是利益矛盾日益显露。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以及后来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他们从改革中得到的实惠有多有少,相互之间的利益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贫富差距拉大,导致一部分人心理上的不平衡,由此提出要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四是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我国人口多,就业永远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均资源少,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能源紧缺;由于在发展中不注意治理,一些地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令人发指,大气污染、水污染、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草原沙化等现象日趋严重,由此提出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党为实现社会和谐所做的努力,又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现实可能性。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立足现实,面向长远,为实现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大战略。胡锦涛同志说,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必须坚定不移地加以落实。
——坚定不移地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而奋斗!靶】怠币淮始恢泄剩丛从谥泄窦浜痛澄幕械娜寮宜枷,在群众中具有广泛影响。邓小平将其古为今用,并赋予它以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含义。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到2000年我们已实现了总体小康。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再奋斗30年,到本世纪中叶基本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胡锦涛同志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
综上所述,解放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先导,改革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途径,全面小康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阶段性目标。这“四个坚定不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要沿着这“四个坚定不移”所指明的方向前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广。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个很长的历程。在已经走过的路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风平浪静的。社会上总有那么一些人,一有机会就想改变航向,把中国引向别的道路。干扰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二是走民主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已经证明,资本主义不能救中国,同样,民主社会主义也不能救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振兴中国。这条道路的正确性,已被我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所证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将会沿着这条道路一代一代走下去,绝不会轻信某些人的说教而离开这一康庄大道。(执笔:赵曜)
[上一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