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抱“黑色GDP”与“绿色GDP”难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不追究“黑色GDP”,经济增长就掩盖了牺牲环境的巨大代价,且后患无穷;如果落实“绿色GDP”,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就要改变。在发展和环保之间,我们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和平衡
国家环保总局最近对11个省区的126个工业园区进行检查,发现占检查总数87%的110个园区存在违规审批、越权审批、降低环保等级和“三同时”不落实等环境违法问题。新华社就此报道说,“一些工业园区死抱‘黑色GDP’,一项项节能减排令在当地企业、政府的‘软执行’之下变成了纸上谈兵。”
“黑色GDP”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创造出来的经济“增长”,吃的是祖宗“遗产”,断的是子孙生路,其危害和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为什么有人死抱不放呢?关键在于“抱”的人———某些为一己仕途不顾民生的官员,普通百姓是不会去“抱”的。以目前的科普水平,若说那些官员不懂得环保的重要,很难令人相信,起码他们知道自己和家人应该远离污染。但为官一任一方,就免不了政绩冲动,而有了GDP就有了“面子”,有了“政绩”,就可以坐稳“交椅”乃至升迁。这是死抱“黑色GDP”的要害所在。
由此想到难产的“绿色GDP”。去年,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家统计局曾联合发布了“2004年度绿色GDP核算报告”。当时的数据表明,2004年全国因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为5118亿元,占当年GDP的3.05%。而公众期待的2005年度报告却遭遇阻力,被无限期推迟发布了。原因何在?因为“有些地方政府对公布本省的核算数据比较敏感”。有的地方甚至“谈绿色变”,更有省市向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正式发函,要求不公布核算结果。说到底,还是一个事关“面子”和“政绩”的问题。
死抱“黑色GDP”与“绿色GDP”难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如果不追究“黑色GDP”,经济增长就掩盖了牺牲环境的巨大代价,且后患无穷;如果落实“绿色GDP”,经济增长的内涵和衡量标准就要改变。在发展和环保之间,我们需要作出艰难的选择和平衡。
上世纪90年代,世界银行把我国每年因环境问题造成的损失评估为GDP的5%~7%,去年则已经到了10%。据环境专家估算,如果把环境恶化的因素考虑在内,我国GDP的实际增长要减少2~3个百分点,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最新的专家评估是,有些省份以高能耗高污染为发展模式,其环境污染治理成本最高可达10%,扣除治污成本,实际GDP很可能就是零增长,甚至负增长(见8月3日《上海证券报》)。果真如此,实在令人痛心,也发人警醒。
环境与发展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发展观和执政理念问题。中央一再强调科学发展观,死抱“黑色GDP”者不仅不讲科学,而且近乎愚昧;中央一再强调以人为本,死抱“黑色GDP”者却以“官本”损害“民本”,不仅损害当世,而且祸及子孙,这样的人何以为官?“绿色GDP”能否公布可以暂且不论,是否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也可以再议,但“黑色GDP”必须尽快治理。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没有讨论、研究余地的。按照百姓的说法,先拿掉死抱“黑色GDP”者的乌纱,是个立竿见影的办法。(评论员 张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