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3日电 随着6月28日山东省第九次党代会落幕,全国31个省市区党代会已全部结束。本周的《瞭望》新闻周刊撰文指出,观察地方党代会的报告可以发现,在各地发展观的完善与提升中,“创造财富”的思路引人注目。各地均提出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人民生活美好等一系列新标尺。这表明,为社会创造财富的观念,逐渐取代了以GDP、财政收入为惟一指标的落后发展观。
“创造财富”观增加人民幸福感
文章指出,纵观各地党代会报告,无论东部地区还是中西部地区,对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均提出远大目标,而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中,包含以“创造财富”观增加人民幸福感的重要转变。
从各地党代会报告中可以看出,各地党委均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但GDP、财政收入等以往最受重视的“硬指标”并未占据绝对位置,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节能降耗、改进党的作风、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却成为各地更迫切的目标。
在各地党代会报告中,“富�!被颉案幻瘛笔浅鱿制德首罡叩拇视镏�,对于“富”的新解读,江苏党代会报告提出,是“引导各地努力建设不含水分、人民群众得实惠、老百姓认可的全面小康”,直接针对上述“负财富”、“伪财富”、“失衡财富”的发展模式。
在“创富”指标上,各地普遍淡化了数字概念,更注重群众的切身感受。在小康标准上,江苏提出“三不“原则:“不能以市域总体达标代替县县全部达标,不能以平均数代替大多数,不能以统计数据代替直观感受�!辈⑶康鳎骸扒惺堤岣呷嗣袢褐诘男腋8泻吐舛��!鄙轿鞯炒岜ǜ嬉蔡岢觥扒惺倒刈⑷说纳钪柿�、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丁元竹说,现代国家发展经济,推动社会进步,创造财富的目的就是让个人获得更多的福祉。福祉是一个综合概念,以心理满足为主,同时考虑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提高人民福祉意味着提高个人和社区的生活满意度,促进自我发展。
共创共富明确群众主体地位
文章指出,“以人为本”、“富民优先”的新创富观,还表现在各地党代会提倡全民创业、共享财富的取向,明确了人民群众在科学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山东、四川、湖南把“富民强省”写进了党代会报告的主标题,浙江则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核心发展理念,江苏把“富民优先”作为发展的第一导向,广东、安徽则提出了“全民创业”新目标。
一些专家指出,把“富民”置于“强省”之前,词序的变化意味着“藏富于民”,由“物质化”发展转向“人本化”发展;由政府推动发展转向民众创业发展,这是“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落实。
在推进更高层面的创富进程中,各地普遍重视公平合理分配财富、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关注民生等财富“共享”机制的建设。
从各省党代会报告的相关部署来看,农民社保问题是未来5年各省区完善社会保障的重要着力点。刚刚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强调,稳步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探索建立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险制度,全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做到应保尽保;江苏提出“四个确�!保骸叭繁=彰扛龀窍缇用穸加蟹钩�、有衣穿、有房住,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子女都有受义务教育的机会,确保每个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失学,确保每个困难家庭的患病者得到基本医疗救助�!�
在收入和分配问题上,各地普遍采取“提低扩中限高”的办法,努力解决城乡、地区、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问题。
专家指出,与经济建设相比,中国社会建设进展相对缓慢,存在着“跛足”现象。因此,不少地方注重加快推进社会建设,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积极探索。有利于体现全体社会成员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是全社会创富的体制保障。
以创新提高创富效率
在各地的党代会报告中,对改革创新,均有浓墨重彩的表述。从各地党代会报告看,创新已不单指技术创新,还包括理论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政府管理创新,而推进全方位创新的目的,则是为了提高创富效率。
在发展模式创新中,出现两个新特点:一是在优化产业结构中,有取有舍,腾笼换鸟,二是开始注重区域联动和区域协调发展。
北京、上海不约而同地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放在了提升第三产业比重方面,体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新思路。未来5年,北京市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72%以上,上海要达到55%左右。北京提出,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发展方向,构建立足首都、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服务业体系。
与以往强调率先发展,争当第一的“赛跑式”发展理念相比,各地在新一轮发展模式创新中,开始强调区域联动和区域协调。上海提出:“更好地服务长江三角洲地区、服务长江流域、服务全国,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地区联动发展�!备=ㄌ岢觥凹涌於越映そ侵�、珠江三角洲,促进连片发展�!闭憬蛱岢觥疤稣憬⒄拐憬笨诤�。
转变政府职能,给全民创业提供良好环境是各地“创富”突破口。四川提出:“创新政府管理制度和方式,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专家指出,政府改革既联接经济体制改革,又联接社会体制改革,政府改革处于整个改革的中心环节,虽然是块“硬骨头”,但只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使多数人在改革中不断获益,改革就能取得更大成效。(林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