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21日电 《中国青年》杂志日前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研究军事作战理论问题的专家孟宪生阐述其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认识。孟宪生指出,当前世界主要大国受两种战略思维所支配。一种是以日益明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为基础,逐步实现政治管理的一体化。突出的事例是,持续冲突了几千年的欧洲,大部分地区成立了共同体,实现了统一,并引发了世界许多地区建立区域经济共同体的强烈呼声。另一种是,大国霸权战略思维的存在,依然延续着几千年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支配下的传统战略思维。而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正是人类文明的光明大道。
他在文章中指出,2006年5月18日,英国《金融时报》刊登作家理查德•科克和英国前文化大臣克里斯•史密斯合写的文章《西方文明面临严酷的选择》,文末说:“西方文明已经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沿着一条路走下去是愤世嫉俗、侵略、冷漠、新保守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另一条路是……建设一个个人通过自我完善、孜孜以求、乐观向上、理性、同情心、平等和相互认同而凝聚在一起的社会!闭饩浠俺浞炙得,前一条路已经证明不是人类文明的最好选择和唯一选择,这条道路恰恰是人类文明应该逐渐摈弃的。而后一条路,则是人类文明应该逐渐完善和追求的——这条道路正是中国正在探索实施的和平发展之路、和平崛起之路、和谐世界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作为一个古老文明的东方大国,中国作出这样的战略选择,将中国的发展之路,定位于“和平”,并与倡导建立“和谐”世界的理念相结合,是基于对战争与和平关系的理解和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脉搏的把握。
作者强调,中国和平崛起的战略思维是不称霸!昂推结绕稹痹诠噬弦丫晌泄奶厥夥藕捅昵。中国的和平崛起就是要发展、就是要实现现代化、就是要强盛。中国的真正崛起应该是各个领域的整体崛起或全方位崛起,既是中国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的整体崛起,也是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全面现代化。邓小平曾经讲过,我们这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发展生产力的社会主义,就是主张和平的社会主义。
回顾中国和平崛起发展道路所走过的近30年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崛起与强权国家崛起的本质区别在于,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战略思维是不称霸。这个“不称霸”,不仅仅包括中国自己不称霸,同时也包括中国反对任何人称霸。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不称霸,不仅在国际上争取到相当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而且还保持了近30年的国内稳定,促进了中国的初步崛起。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还需要若干代中国人的锲而不舍、努力奋斗。因此,中国要继续高举不称霸的旗帜,不妨碍任何人,不威胁任何人,不牺牲任何人,用发展的事实排除外界的疑虑和干扰,坚定地走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孟宪生说,和平崛起必须要有大国风范、大国气概和永远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中国的和平崛起,也应该包括国民心态的崛起。中国要和平崛起,就不能没有开放的、健康的、国际化的大国抱负、大国气概、大国意识、大国风范。具有大国抱负、大国气概、大国意识、大国风范,才能让中国虚怀若谷、有容乃大,从容直面当今世界各国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才能让中国处变不惊、举重若轻,以平常的心态,开放的心态,向前看的心态,去逐一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和剪不断、理还乱的国际纠纷。即使是对干扰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杂音、噪音,中国也要具体分析、区别对待。无论如何,都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孟宪生同时强调,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需要强化自己的主体文化和国家精神,守望好自己的文化疆域,并对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提纯,才能在融入世界中不迷失自己。2007年2月10日,军事科学院前副院长李际均将军在《瞭望新闻周刊》发表文章,对某些教科书大幅缩减或删除“毛泽东、红军长征、帝国主义侵略、南京大屠杀、狼牙山五壮士”等历史,增加和突出了“摩根大通、纽约股票交易所、日本子弹头火车、领带的流行”等内容,从而在历史教科书中弱化革命和战争表示批评,并提出要振兴国魂、军魂。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将军强烈的忧患意识以及对国家安全的特殊警醒和对民族未来的深重忧虑,李际均将军强烈反对“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单方面‘裁军’”。每一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儿女,都应该有这种忧患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无论在东方和西方国家都是必修课;国魂、军魂、民族魂、爱国志都是国民教育的永恒主题,世界虽然进入了全球化时代,但战争一直也未停止过。对中华民族来讲,要大力加强国魂、军魂教育,这是一个民族永远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灵魂。特别是作为军队来讲,更需要大力发扬和继承军队历史上的优良传统,突出战斗精神的培育。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军人的高昂的战斗精神,这本身就是国家和军队的重要软实力。因此,在中国走和平崛起发展道路的同时,强调中华民族永远保持高昂的战斗精神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