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六月十九日电(记者 阮煜琳)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十九日在北京说,中国着力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设施建设,特别关注边偏远山区,以及学校、幼儿园等社会弱势群体,建立协同高效的联合响应机制,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及时发布预警信号信息,使其“无所不在”,减少居民生命财产损失。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台风、暴雨、干旱、大雾、高温、沙尘暴、雷电等气象灾害每年交替发生。近年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中国各类气象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强。据统计,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中国每年气象灾害造成经济损失超过千亿元人民币,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六,造成粮食减产一百至二百亿公斤,伤亡数千人。
据介绍,为完善灾害性天气的预警预报系统,全面提高气象灾害预警和信号发布能力,二00四年中国气象局发布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试行办法》,在台风、暴雨、大雾等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向公众发布预警信息。现在,中国气象部门已初步建成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每天接受气象服务的公众超过十亿人次。今年六月十二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正式施行。
郑国光提出,六月六日以来,江南南部、华南大部以及贵州出现了持续性强降雨,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四川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数百万亩良田受灾。今年汛期气象服务形势依然严峻。各地气象部门对防汛抗旱各项措施要有更加周全的安排部署。(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