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场公祭大典在全国许多地方鸣锣开场,从三皇五帝到三教九流,多个地方争相祭奠(5月23日《人民日报》)。
公祭风盛行按照前几年用俗了的话讲就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发展为中心的年代未尝不具积极意义:一方面能凝聚海内外对于中华文化的向心力,另方面还能吸纳海外投资。但是,在目前的语境下,若还以公祭的名义,在文化的外壳下唱着发展的大戏,恐怕最多算一出忽悠人的“空城计”而已。
现在,公祭的泛滥已经使得被祭的人物和事件失去了本身的文化意涵,而一些地区对历史文化名人的争相祭奠,反而凸显各地政府功利之争的泛文化心态,是一种精神上的虚荣和对现实执政能力缺乏自信的表现。拉死人给自己争光、做广告,除了自欺欺人,还会让外人笑话。不惟如此,由于形形色色的公祭动辄耗费百万乃至千万,煌煌乎图个热闹,繁华散尽,落下的只是烧钱后的空壳。而且,由于历史原因,现在抡起“公祭”大棒的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一场公祭仪式耗费掉的千万资金,能够解决多少民生难题呀!湖北省竹山县举办的女娲公祭大典,一次耗资1500多万元,而竹山县却是国家重点贫困县!这样的浪费不引起各界非议才怪。
更为困惑的是,除了强夺历史名人的公祭之风不减,耗费巨资的铺张浪费之势不弱外,有的地方政府还斥巨资去树一个可能跟当地文化八竿子打不着的“祖先”或“偶像”的牌位。而且,一些县市之间还相互攀比,“前赴后继”,竞相上马,你那里建“全国第一”,我这里就建个“亚洲第一”,甚至“世界第一”这种官方作风俨然让人想起前些年大兴土木的各类“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只不过这样的工程披上了“文化”的马甲而已。
文化融会于民族的精神中,若以形而上的物质功利去描摹和解读,则带有权力美学的讽刺意味;历史名人是中华民族的财富,若被如今的籍贯地政府部门所绑架,则是狭隘功利主义的坐井观天行为。说句老套却实在的话,与其公祭历史名人,不如体察现实民生。(李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