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链接 中国户籍演变历史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有“登人”或“登众”,即临时征集兵员的记载!渡惺•多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可见当时已有了人头统计。这可以视为我国户籍登记制度的萌芽。
西周时创建了原始的人口登记办法。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敝艹延辛嘶Ъ羌侵贫鹊某。
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趋成熟,户籍登记制度也日趋完善,周知民数已成为立国之本。秦始皇十六年(前231年)规定男子不论成丁与否,一律登记年龄。
根据北朝西魏大统13年敦煌地区的计账文卡看,从黄(1-3岁)、小(4-9岁)到老(60岁以上)、侯(残疾、废疾、笃疾),从家庭成员到奴婢、养子都登记在册。这种户籍格式,一直延续到明清时代。
民国时期先后出台了《户籍法》(1931年)和《户口普查法》(1947年),推行国民身份证制度(1946年),建立了各级户政机构。
户籍制度改革需要深层试水
在农村,存在了几千年的农业税,现在没有了;
在农村,呼喊了几十年的义务教育,现在实现了;
但是,在农村的农民,在城市的农民,他们依旧因为被称为农民而背负着沉重的思想包袱。这个包袱中,最为沉重的正是“户籍”这个符号。
户籍造成了“农村人”与“城市人”这样一个精神上的鸿沟,造成了城乡分治下的两元化社会结构。
不仅仅是在农村,在城市,自由迁徙竟然也变得如此沉重。你是北京人?你是上海人?你还是一个小城市来的人?一种大城市人与小城市人的区分,也是因为户籍这样一种阻碍而形成。
5月15日,在重庆,历时9个多月,先后有100多位全国知名学者和200多位重庆本地专家参与的一项研究计划对外公布,《新阶段重庆发展战略综合研究报告》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按照规划,5年之后,重庆将没有农村户口和非农村户口之分,全重庆人将统一为一个“重庆市居民户口”。
这又是户籍制度改革史上一次破冰之举。自2001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掀起的城镇户口改革至今,已经先后有12个省市进行了类似改革。虽然这些地方的提法、做法各不相同,但根据专家分析,他们有一个共同之处:打破城乡二元化格局,消除城乡壁垒,而且这种进展正在加速。
然而,不管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省份有多少,这似乎还是在局部变化,人们正期待着全国性的户籍改革。因为有着浓重计划经济色彩的户籍制度,已经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现代化、城市化、市场化进程;也因为很多人有这样的共识:只要户籍制度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就不可能建立。
今年“两会”上,公安部承诺,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对《公安部关于进一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的若干意见(送审稿)》进行修改完善,加紧《户籍法》的立法调研工作,力促早日出台。
这无疑向人们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全国性的户籍制度改革即将拉开帷幕。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