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动机
奥运场馆赛后运营一直备受关注。“鸟巢每年的运营成本是四五千万,加上建设费,仅靠广告、门票、宾馆、餐厅等收入,是不足以抵消成本的!比涨,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恒利告诉记者,奥运会后国家体育场将出售冠名权。
作为一个国家级的体育场,承载了奥运会的光荣,被某个企业冠名,民众能否接受?4月4日,张恒利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详细介绍了国家体育场在2008年奥运会后的商业开发构想与规划。
对话人物
张恒利
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新闻发言人。该单位享有国家体育场奥运会后30年的经营权,张恒利主管赛后运营。从17年前参加工作至今,他曾在多家外企任职,说话干练,直截了当。
“承建鸟巢工程主体还是商业行为”
张恒利说,把鸟巢的盖子去掉后,建设成本省了1亿多元,维护的成本也会少一些,但需要重新设计,工期也因此延后10个月。
新京报:承接国家体育场工程,你认为是政治意义大,还是商业意义大?
张恒利(以下简称张):这个项目是“公私合营”。中信联合体作为私方出了总投资的42%,政府给予一次性58%的补偿,同时给予私方30年运营权,其间无论亏损还是盈利,都由私方承担。开始都是纯粹的商业运作,但项目在执行中,可能夹杂着政治性因素,这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奥运是全国人民的大事。不过,我们主体还是商业行为。
新京报:国家体育场在建设过程中,发生了很多变更,能具体介绍一下吗?
张:有些是因为举办奥运会的要求而引起的,是政府变更,比如:把“鸟巢”的盖子去掉,座位减少为91000个,把停车场从1500个车位减少到1000个,市政配套大停车场也取消了。
另一种是根据奥运会需求引起的变更,比如:媒体转播,奥运会时会将集散大厅做成隔间装上空调,成为媒体转播区,但是集散大厅在奥运后是用来分散人流的,所以这些在奥运会后都必须拆掉。
改的方面有很多,比如运动员入口的宽度加宽为11米;还有,针对开闭幕式的特殊要求,进行了一些场馆上的改变。这些都是超出运营需求的。现在算出有几万多平米,都需要改造。
新京报:这些变更对工程建设产生什么影响?
张:主要是我们多花了钱。虽然这种变更是有预算的,但是很多变更完全出乎意料。比如,拿掉盖子这样的改变,打破头我也想不到,跟八级地震差不多了。盖子的直接造价是1亿多,还有钢材,总体省了3个亿,维护的成本也会少一些,但就需要重新设计,工期延后10个月。如此一来,所有的合同都需要延期,这些都是要花钱的。
新京报:变更造成的成本开支有多少?
张:这种变更造成的开支,占盖子拿掉后的总投资10%至15%,但与盖子拿掉前的预算相比,成本还是降了。
新京报:按照合同,超出投资的由你们承担。那至现在,你认为接下这个项目还划不划算?
张:我个人认为,跟政府谈好了一些优惠政策,再有一些补偿,然后在成本上减少压力,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