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电 题:不要再把发掘乾陵当焦点
——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廷皓
中新社记者 李静
被记者问到一直争议不断的乾陵发掘问题,一头白发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张廷皓皱起来眉头,点了支烟,反问一句:“现在已出土的文物还抢救不过来,为什么要挖乾陵?”
地处陕西乾县的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两位帝王的合葬陵墓?碧奖砻,乾陵很有可能是目前唯一没有被盗掘过的唐代帝王陵墓,因此备受世人关注。作为陕西的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张廷皓明确反对在现阶段对像乾陵这样的帝王陵寝或者贵族墓葬进行主动的考古发掘。
张廷皓告诉记者,目前全国馆藏文物将近两万件。中国文物研究所此前作了一项馆藏文物腐蚀程度的调查,发现百分之八十的文物存在严重病害,少部分甚至已处濒危状态!跋裨缒瓿鐾恋乃恐、纸制品,都是极易损毁的,这些东西我们还没有足够的专业人员去维护、修补,哪有可能组织最好的力量去发掘乾陵?”
“无论是发掘还是不发掘,最根本的是看有无条件把所有的文物都完善地保存下来。如果没有条件,就没必要去挖。坦白地说,现在我们很多技术还没有发展到能够发掘的程度!
张廷皓认为,乾陵在地下一千多年,已经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在技术不过关的时候被打开,损失将无法预计。
“假设里面有顾恺之的真迹怎么办?现在没有人能回答怎么办!两帝都是喜欢书画的,乾陵里面的‘假设’太多了!
张廷皓说,文物研究的目标之一是将尽可能多的东西完整地保存下来,留给后人。 “对祖先留下来的东西,绝不能有万一!”
张廷皓指出,文化遗产具有稀缺性、唯一性、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如果不能保证出土文物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那就应该设法确保它的安全!岸晕幕挪紫仁恰;ぁ庠谑裁词焙蚨疾换嵊写。当你对文化遗产做不了决定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动它!
他说,一个乾陵不能引领中国旅游产业;科学研究也不欠缺一个乾陵。对从事文化遗产研究的科学家而言,目前最紧要的是抢救在各地建设施工中发现的文物古迹。
张廷皓说,科学是不讲急功近利的。他希望乾陵的发掘问题不再成为议论的焦点,希望文物专家们不要为了一时的“欲望”而酿成历史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