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與葉劍英相識于延安。1943年11月,薄一波從敵后太岳根據(jù)地到延安,準(zhǔn)備出席黨的七大。這是他入黨以來第一次來到中央。由于七大推遲召開,不久,他就和羅瑞卿一起進了中央黨校學(xué)習(xí)。一天,薄一波和羅瑞卿去王家坪軍委總部,見到了時任軍委參謀長和八路軍參謀長的葉劍英。對于葉劍英,薄一波心儀已久。在軍委總部的窯洞里,兩個人緊緊地握手。初次見面,沒有深談,但葉劍英給薄一波留下了極佳的印象:談吐文雅,精明謙遜,和藹可親。
此后,他們不時見面,彼此漸漸熟悉。談到他們的友誼,葉劍英曾說:“我們雖然相識較晚,但見面一談,卻無陌生之感。古話說‘志同道合,易為良友’。”薄一波也說過:“我們這些人,不管相識早遲,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因而總是一見如故的!
出以公心顯純真
1949年10月,廣州解放后,葉劍英先后被任命為廣東省人民政府主席、廣州市市長兼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薄一波則留在北京,協(xié)助陳云主持中央財政經(jīng)濟工作。
1952年四五月間,薄一波受黨中央和毛澤東的派遣,先后到上海、廣州等地了解“三反”、“五反”運動的情況。當(dāng)時廣州對反對“地方主義”反映很大,并說葉劍英是“后臺”。薄一波在廣州期間,與葉劍英談過,但葉不愿多講,薄覺得其中似有難言之處,故未便深問。
薄一波離開廣州前,葉劍英要他向中央報告一下,希望中央派人調(diào)查,把事實弄清楚。
回到北京,薄一波向毛澤東作了匯報。
毛澤東問:“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薄一波:“葉劍英離開北京時,曾對主席說過,帶去的干部太少了,肯定安排不過來,就像南方的‘水尾田’,水流到那里就沒有了。當(dāng)時您說:‘水尾田’是‘水尾田’,但那里有一股清泉嘛;地方干部不就是源源而出的‘泉水’嗎?南下干部不夠用,當(dāng)然要使用一大批本地的干部,而且南下干部也要變成與本地干部相結(jié)合的‘本地干部’。因此,不能因為葉劍英是廣東人,使用了廣東干部,就說是搞地方主義!
毛澤東同意薄一波的看法。
回顧這段歷史,薄一波寫道:現(xiàn)在,事情已經(jīng)看得很清楚,當(dāng)時批評廣東一些同志的“地方主義錯誤”,存在著把問題簡單化、擴大化的傾向。1979年8月,廣東省委對這一問題進行了復(fù)查,并向中央寫了報告。10月,中央批復(fù),同意廣東省委的分析意見,對此事進行了糾正。
“呂端大事不糊涂”
1954年10月,葉劍英奉命調(diào)回北京,走上了中央領(lǐng)導(dǎo)崗位。薄一波與葉劍英見面的機會就更多了。50年代末,在北戴河召開的一次中央工作會議上,薄一波在發(fā)言中講到傳統(tǒng)戲中王佐斷臂“為國家盡忠心,晝夜奔忙”時,幾位同志紛紛插話,毛澤東就著葉劍英的插話說:我送你一句話,“諸葛一生惟謹(jǐn)慎,呂端大事不糊涂”。呂端是北宋人,當(dāng)過太宗朝的宰相,時人稱之“識大體,以清簡為務(wù)”。當(dāng)時薄一波聽了還不怎么理解,便和幾個同志議論,問其由來。后來才知道,毛澤東所說的這句話,是指葉劍英在長征途中獲悉張國燾要陳昌浩南下的電報,及時報告毛主席,保證了中央和中央紅軍按原定計劃北上。這是薄一波親耳聽到毛澤東表彰葉劍英在政治上的堅定性。薄一波認(rèn)為,這“呂端大事不糊涂”,葉劍英當(dāng)之無愧。
薄一波認(rèn)為葉劍英另一大貢獻,就是1976年一舉粉碎了“四人幫”,在這場斗爭中,他起了決定性作用。薄一波說:這很了不起,葉劍英一直到逝世,始終“大事不糊涂”。
“人生貴有胸中竹”
1966年,康生之流炮制了所謂“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借此打倒劉少奇,同時殘酷迫害老干部。薄一波因此被關(guān)押、管制長達12年之久。
1979年1月,薄一波平反出獄,不久,他就與安子文、劉瀾濤等人到西山看望葉劍英。葉劍英見到薄一波,不禁潸然淚下,第一句話就說:“想不到你們受這么多苦。 蹦且惶,大家都非常高興,談得很多,也談得很遠(yuǎn)。臨別時,葉劍英一直送到門口,直到汽車離開了,還佇立遠(yuǎn)望。
1982年,黨的十二大前夕,中央派薄一波向不在京的中常委同志匯報人事安排問題。當(dāng)時葉劍英在廣州休養(yǎng)。他誠心誠意地提出自己已經(jīng)年邁,要求退下來,并給中央常委寫了封信,進一步表達了這個意思。
1984年,葉劍英病危,薄一波再次到西山看望。聽說老友來了,葉劍英眼睛微睜,欲語不能。薄一波很難過,雖再不能交談了,但彼此心是相通的。薄一波緊緊握著葉帥的手,默默地望著,悠悠往事涌上心頭。走出病房,薄一波與葉帥的子女談了當(dāng)時的心情和感受。他們拿出紙筆,要他寫點什么。他想起并寫下了1927年高一涵寫的悼李大釗一文中的兩句話:他對人們,從渾厚中透出俠義氣;人們對他,從親愛中露出敬畏心。
(來源:特區(qū)青年報,作者:劉明鋼)